摘要:不只是头一次将举办地设在美国夏威夷、中国北京的双会场,而且在峰会的第一天,高通总裁兼CEO安蒙的整场发言,不是发布新品,而是个性化体验的未来发展图。
作者 | 周雅
今年的骁龙峰会,与往年有些不同。
不只是头一次将举办地设在美国夏威夷、中国北京的双会场,而且在峰会的第一天,高通总裁兼CEO安蒙的整场发言,不是发布新品,而是个性化体验的未来发展图。
之所以这么设计,是这次峰会所处的特殊节点——十周年里程碑。
十年前,高通在纽约的第一届骁龙峰上发布骁龙835,并雄心勃勃地宣告骁龙开启一个新阶段。十年后的今天,安蒙再次宣告,骁龙正在迎来又一个全新的阶段。
骁龙是如何诞生的
骁龙的历史,从高通设计一款能支持做更多事情的手机芯片开始:从将手机带入数字时代,到将消费电子技术和互联网集成进口袋,再到如今将骁龙技术扩展至可穿戴设备、PC乃至汽车等所有设备,开启“骁龙无处不在”旅程。
而现在安蒙宣告,一个全新的旅程即将开启:就是“骁龙将把AI带到无处不在”,并明确指出,高通是“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将AI带到无处不在”。
为了让AI愿景照进现实,高通必须成为“前瞻性”的公司,而过去几年高通早已打好了地基,比如:
2011年骁龙峰会,高通就判断“边缘计算将是AI未来的核心”,并做出相应布局。
2022年,高通首次展示AI如何赋能实时体验,包括语义分割和始终感知能力,那场演示只能够,摄像头能通过AI理解能力支持多模态输入。
2023年,高通提出观点“AI是新的UI”,同年基于手机端运行Stable Diffusion大模型,不到1秒在本地生成图像。
2024年,高通演示了多模态助手,以及在安卓手机上运行的多模态大模型,展示了跨视频、音频和文本的AI体验。
这种前瞻性,在今年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安蒙说,高通今年的重点是为AI的规模化落地做好准备,包括在终端侧进行特定领域的模型开发、情境学习、以及利用应用数据进行个性化处理等。
“我们看到了AI的六大趋势”
为了让AI规模化愿景更好落地,安蒙阐述了六个环环相扣的技术趋势。他表示,即使只相信其中一个,最终的结论都是:“AI将演进至边缘AI”。
趋势一:AI即新的UI(AI is the New UI)。
这是所有变革的起点。安蒙指出,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使用电脑”。而现在情况相反,“电脑正在学习如何与我们互动”。因为AI能理解我们所说、所见、所写以及我们所处的情境,这一切都成为了输入给模型的“提示词(Prompt)”。
这使得用户界面(UI)变得“以人为中心”,并且能够适应你。所以结论是:“边缘,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UI位于人类所在的地方。”骁龙作为端侧AI芯片的代表,目标就是“永远在你所在的地方”。
趋势二:从"以智能手机为中心"到"以智能体为中心" (Smartphone-centric to agent-centric)。
基于“AI是新UI”的前提,安蒙提出对当前个人计算设备发展的断言——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环境正在发生转变。
他说,过去我们用的终端设备,主要功能是“延伸手机的功能”(extending functionality of the phone),比如手表接收手机的通知,耳机通过手机接电话和听音乐。手机是绝对的核心,是所有应用的存储库和交互中枢。
但安蒙认为,这一时代即将结束,当AI成为新的UI,AI能够理解人类的意图,那么用户体验的核心,就不再是那个装满App的物理设备,而是能统一调度且无处不在的“Agent(智能体)”。
这个智能体,将成为所有个人设备交互的核心,打破了过去以手机App为核心的孤岛体验。
新的交互范式必然带来应用形态的变革。安蒙解释说,用户仍然可以选择使用现有的App,但这些App自身将会进化,它们不再只是手机的延展,而是可以直接与AI智能体交互,它们将“预测你的需求”,并“能够为你做事”。
他举了个例子:过去,你收到一张名片,需要手动扫描、存入联系人、再打开日历看是否有空闲时间安排会议。以后,你可以让AI看到这张名片,然后直接说“把它加入我的联系人”,或者AI会主动提示你“你的日历有冲突,我能帮你处理吗?”,甚至直接帮你付账单。这种无缝、主动的体验,就是“智能体体验”。
这个论断引出了两个直接的推论:
1、手机不会消失,但角色会改变。安蒙明确表示,手机作为一个“相当不错的设备”,并不会消失,就像PC在手机出现后没有消失一样。手机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为智能体提供关键的“处理能力”和“连接性能”。
2、“你的生态系统”(Ecosystem of You)将诞生。 随着所有设备围绕智能体协同工作,技术将成为“有史以来最个人化的技术”。
在此,安蒙提出了一个他称之为“挑衅”的观点:“水平平台将会优于垂直平台”。他解释说,因为用户会自己选择想要戴什么眼镜、手表或珠宝,所以一个能兼容不同品牌设备的“水平平台”会比“垂直平台”更有优势。
趋势三:计算架构的变革 (Changes in computing architectures)。
要支撑上述体验,从操作系统、软件到芯片的整个计算架构都需要被“完全重新设计”。安蒙展示了一个新的计算架构图,它不再是传统的“处理器-操作系统-应用”三层模型,而是以“智能体”为核心,包含大量的情境信息(如记忆、屏幕所见内容)的新模型。
为了实现这一点,高通明确了它在芯片层面的工作重点:
首先,打造智能体式的调制解调器(Agentic Modems): 因为语音交互将变得至关重要,连接性能也必须为AI优化。
其次,打造全新的内存架构:以解决AI应用中常见的内存瓶颈问题。
接下来,是打造超低功耗、高性能的AI处理器:确保AI可以“永不下线”,随时理解用户意图。
最后,是打造情境感知能力:芯片必须能够处理和理解来自周围环境的大量情境信息。
安蒙最后总结说:“这就是骁龙下一阶段开始的地方。”
趋势四:模型向混合模型演进(Models are evolving to hybrid)。
对于云侧与边缘侧的争论,安蒙重申了高通的观点——两者兼备,即云+端的“混合AI”。
云端负责模型的创造、训练和微调;而边缘侧作为补充,提供即时、个性化和充满情境的响应。他指出,一些AI公司已经开始设计这种混合架构的模型,它们由云端的大模型和一系列在边缘侧运行的小模型组成,协同工作。
趋势五:边缘侧数据的重要性 (Edge data is relevant)。
接下来,安蒙抛出了一个极具价值的观点:“边缘侧数据的重要性是巨大的,这是AI世界里保守得最好的秘密。”
他进一步说,未来由于边缘侧设备能够理解我们所说、所见、所写的一切,它产生的数据量将“使现有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量相形见绌”,这些高质量的边缘侧数据将持续优化模型,使模型变得更智能、更强大,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的、自适应的智能网络”。
趋势六:连接为AI而进化(Connectivity is evolving for AI)。
作为连接云端与边缘侧的桥梁,连接技术本身也必须进化。安蒙表示,下一代连接技术——6G,正被设计为“AI原生”的6G。它与5G最大的区别,除了速度提升外,更在于它是一个“具备感知能力的智能网络”。
传感器数据在AI时代变得至关重要,而6G的设计目标就是成为云端和边缘侧设备之间的智能连接,融合物理与数字世界。
安蒙给出明确的时间表:“我们准备好最早在2028年就拥有预商用的6G设备。”
智能最终要服务于用户体验
为了证明这6个趋势不是空中楼阁,安蒙请上了Google设备与服务高级副总裁Rick Osterloh,来了一场“暴露年龄”的对谈。
高通和Google的友谊始于2006年,始于安卓的蛮荒时代,当时Rick Osterloh还在摩托罗拉,内部同时在开发8个不同的操作系统,而Android是他们引入的“第9个系统”,没想到最后押对宝了。
谈到Gemini怎么重新定义安卓体验,Rick的答案是“混合AI”。他说,Google的Gemini大模型被设计在Android的内核,且已经用了混合架构。在终端侧运行的Gemini Nano V3模型,在骁龙平台上进行了深度优化,以实现电话诈骗实时检测、Gboard智能输入等本地AI功能。他强调:“我们每次制作一个新模型时,都会和高通合作,在骁龙上对它进行优化。”说到这部分,他用的词是“Agentic Experience”,足以说明,智能最终要服务于体验。
当然,就像用户体验不局限于手机,高通和Google的合作也不局限于手机。在XR领域,双方与三星合作,打造一系列基于Android XR的设备。在汽车领域,Android Automotive操作系统与骁龙数字座舱结合,并且双方已宣布将Gemini集成到数字座舱中,汽车的摄像头将能与智能体联动,理解车内外环境。
此外在PC领域,双方已启动一个新项目,为PC和桌面系统“构建一个通用的技术基础”,将Gemini模型、Android系统和开发者社区带入PC领域。
这场对话也说明,高通讲的“以智能体为中心”的趋势,并非一家之词,而是与Android生态的掌控者——谷歌,共同规划并在演进的战略。
一场围绕智能体的预演
为了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安蒙现场演示了两个智能体——一个是负责规划的Pulse,另一个是负责设计的Vella,两者协同工作。
在演示中,安蒙提出想为峰会十周年办一个派对。Pulse迅速找到了合适的嘉宾和场地,但发现安蒙的日程极满,于是大胆建议“要不现在就把派对带到这里”。随后,Vella根据指令,即时生成了派对的装饰图形,并显示在平板电脑上。同时,Pulse还解释了它根据社交渠道信息和兴趣偏好挑选嘉宾的过程,而Vella则为嘉宾和安蒙本人创作了个性化的气球和饮品。最后,Pulse根据指令,通过活动App向现场所有观众发送了领取特别款待的通知。
这个演示直观地展示了安蒙所描述的未来:一个能够理解意图、主动规划、跨设备协作、并高度个性化的智能体体验。
总之,2025年的骁龙峰会第一天所传递的信息,远比发布一款新芯片要深远。它在告诉行业,个人计算的规则正在改变,体验的中心正在转移,而高通已经准备好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引擎。安蒙这次的演讲,就是一份详尽的行动纲领。
来源:科技行者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