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又有一位玉友吃了“大药”,找到和玉大叔诉苦,原来在直播间花了将近三万块钱“抢”到的“米达料羊脂白玉”手镯,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捡了漏,没想到给多个渠道和玉商看过,大家都认为只是普通的青海料,市场价不会超过6000块。翻看这位“冤大头”玉友发来的聊天记录、交
这几天又有一位玉友吃了“大药”,找到和玉大叔诉苦,原来在直播间花了将近三万块钱“抢”到的“米达料羊脂白玉”手镯,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捡了漏,没想到给多个渠道和玉商看过,大家都认为只是普通的青海料,市场价不会超过6000块。翻看这位“冤大头”玉友发来的聊天记录、交易记录截图,大叔心里涌现的是玉石行业的最残酷一面——越老实越难活。那些靠忽悠赚快钱的,反而风生水起。这话听着心酸,却是实情。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毁掉的是整个行业的信誉。那些熟悉的话术套路屡试不爽,和玉大叔见过太多朋友在这条路上交了不少学费。今天大叔就以几个最经典的话术来解析一下,希望能让更多玉友少走弯路,别再当冤大头。
和田玉的白度确实来源于透闪石含量,透闪石含量高玉石才能看起来越白净。但问题来了,光有透闪石可不行啊!就像做饭,只有米没有菜,能好吃到哪里去?和田玉是复合矿物,不是100%的透闪石,只有微量元素来帮忙,配比就像炒菜放盐,多一分太咸,少一分没味。
羊脂玉其实不是新疆玉,而是新疆地方标准里的一个称呼,在国标里压根没有羊脂白玉的说法(只有白玉)。按照新疆的地方标准羊脂玉还细分两种:羊脂白玉和糖羊脂玉。区别就在于带不带糖色,糖色占30%到85%的就叫糖羊脂白玉。
为啥新疆标准会有糖羊脂玉这个分类?新疆白玉的主产地在且末和若羌,这两个产地因为特殊的地质环境,出产的料子不管白不白,很多原料自带着弥漫的糖色。多年前玉商只把白肉部分切出来做东西,那剩下的料子就浪费了。如今更理想的操作是糖色运用得当做俏色雕刻,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地方标准就专门把带糖的羊脂玉单独分类。
玩白玉宁要“白里见润”,也不要“白里发干”。灯下观察白玉,掌心见油,打侧光看结构,这三步先做了,再谈价格。咱们刚入门的新手容易把“白度”当第一标准,在奸商的P图下忽略油性、细度、结构、胶感(这一点对白玉很重要)等综合指标。
如果是女性女友,仅仅选择装饰属性较强的手镯、手链,白得耀眼倒也合适;可要谈收藏,单一追白很容易陷坑。为什么和玉大叔比较推荐糖羊脂玉,虽然不是纯白,但肉质往往特别油润,不用盘玩就很漂亮。其实很多俄料和青海料纯白的玉石,实物肉质结构松散,看着白净,摸着却没什么手感,盘很多年都不会“出油”,就像卸了妆的女主播,榜一大哥见了都得连夜打车跑路。
这句话在业内最常见,原理是半真半假,最容易让人上当。先说真的一面,籽料确实稀有,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产量也在下降,这都是事实。但和玉大叔要给大家泼盆冷水:稀有不等于都值钱!
市场上存在着海量的垃圾籽,我们业内称之为“公斤料”,这类玩意品质低劣,上百块就能买到一堆。也都是天然籽料,但仔细一瞧,要么有大裂,要么肉质稀烂,裂纹密布,要么棉点、杂质遍布全身,就算是皮色也是异常脏乱,甚至伴着各种用不了的石礓。这种下脚料全无赌性,切开十有八九要垮。好料子都是五、六位数,哪来那么多让主播们天天卖?
打开和田的直播间,很多流量很高的主播都把漂亮料子在屏幕前扔来扔去,一副看不起的样子,似乎自己很有实力,我们真正的玉商去和田当地谈料子,都是好料几个人一起在争抢,为了一块心仪的料子(比如手串籽),甚至要找好几年。一旦入手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玩玉的人都懂。圈内谁买到好东西,小范围炫耀一下很正常,哪会像原石主播一样随便看,没事就给家人“把价格打到地下室”,这强烈的反差明显违背常识。
圈内有句老话:“工料对半劈”,意思是成品玉器成本里,原料和工艺费用甚至可以差不多。虽然不能教条理解,但确实反映了一个规律:好料子往往默认配好工艺。在业内优质籽料会第一时间送到最适合它们的玉雕师那里,通过精湛技艺能最大程度提升玉石价值。
假如您看到号称“顶级羊脂白玉”、“红皮白肉老料”、“95于田料”匹配的雕工却粗制滥造,那基本可以断定材料有问题,绝对不是描述那样,真正的好料子哪个玉雕师傅舍得糟蹋,更何况玉商都是掏了大价钱的。真正的通货多被做成电脑精雕的牌子、标准化的手镯(以青海料为主)和珠串(小珠径,比如青海白玉)。这些东西压根不需要技艺精湛的玉雕师,普通技工就能搞定,加工成本低得可怜,加工水平绝对能从侧面证明原料的真实价值。那些张口就喊“家人们”的主播,本质上不过是想从你口袋里掏钱。
其实玉商在很多时候也是很被动的,因为料子的成本无法控制,只是“美玉的搬运工”,面对同行无序的虚假竞争,增加了不少的鉴定成本,教育成本,最后还经常被客户扔下一句:“你们这个行业都是骗子”,找谁说理去?
来源:和玉大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