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媒看榆中丨兰州日报报道:转变传统种植思路 让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记榆中吉仓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07:37 1

摘要:地处榆中县海拔2300米北山地区的榆中吉仓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示范、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型农业科技合作社,合作社目前主要经营马铃薯新品种种植及繁育业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

榆中吉仓合作社马铃薯集中示范种植项目基地

地处榆中县海拔2300米北山地区的榆中吉仓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示范、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型农业科技合作社,合作社目前主要经营马铃薯新品种种植及繁育业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

本着“科技为民所用”原则,合作社致力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积极筛选和引进来自全国各地优质品种资源,通过2年努力,合作社成功选育出自有新品种2个,分别为“吉仓1号”和“吉仓2号”。自建立以来,合作社先后被授予“榆中县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农畜产品行业”“省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等称号。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榆中北山地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问题,合作社引进适于当地栽培的品种陇薯12号、中佳5号、费乌瑞它、川凉薯10号、华薯1号等新品种,并为118户社员提供马铃薯种植技术、市场信息、购销、储藏、加工、销售等服务。

为使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合作社将所获利润较大部分投入到新品种引进中,并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引进科技和经营人才1人,建立马铃薯新品种科研试验基地500多亩,年生产脱毒种薯销售收入567万元,其中纯收益420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200余人/次,辐射带动榆中北山六个乡镇150多户农民从事马铃薯种植,新增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余亩。

据悉,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通过“统一作物种植类型、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种子供应、统一播种量、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分户结算”的方式,实行集中连片经营。

近年来,合作社给农户提供的种薯长势良好,亩产量可达3000斤左右。合作社采取底价订购的办法,主动与当地农户联系,春种时签订订单收购协议,协定在收购时不低于市场价对订单农户进行收购,累计以均价每斤0.65元的价格收购社员马铃薯500多吨,每亩销售收入2200元以上,每亩纯利润1200元。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收入普遍提高35%以上,社员家庭增收15000元左右,人均增收5000元,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作社的运营有力推动了北山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户收入。

此外,合作社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将大量分散土地化零为整,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产业,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合作社还与多年外出打工的农户达成协议,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使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建成有利于大规模机械作业的集中连片示范田,取代原来农户单户种植的经营方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合作社累计在榆中县贡井镇佐堤村流转土地300亩、中连川乡高窑沟村流转土地500亩、甘草店镇咸水岔村流转土地500亩,清水驿乡流转土地200亩,流转期限为5年,共建成集中连片的马铃薯种植基地2000余亩。

未来,合作社争取用1-2年时间,吸收当地农民入社,转变其对马铃薯的传统种植思路,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升产业档次,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带领当地农民扎根乡土、让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兰州日报记者 华静 文/图

来源:榆中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