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资料: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注册资本150亿元、正式挂牌成立仅两个多月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背景资料: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注册资本150亿元、正式挂牌成立仅两个多月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据悉,按照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的核能发展一般规律,该公司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在上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多位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人士证实,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一个聚变实验装置,用以验证其在上海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该装置暂命名为“中国环流四号(HL-4)”。
根据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聚变公司”)的技术路线及产业链布局,结合其在高温超导磁体、实验装置研发等领域的核心需求,以下对相关产业链板块个股进行系统性梳理:
一、直接参股企业
1、中国核电
逻辑:出资10亿元持股6.65%,深度绑定国家级聚变工程平台,承接聚变示范堆建设订单,整合核电技术资源。
技术协同:依托中核集团核电站运营经验,未来聚变电站并网与电力消纳具备先发优势。
2、浙能电力
逻辑:出资7.51亿元持股5%,参与上海聚变创新联合体,布局聚变-储能协同模式,匹配浙江高端制造业能源需求。
二、高温超导产业链
1、西部超导
逻辑:国内唯一量产ITER级铌锡超导线材,技术适配“环流四号”高温超导磁体,2025年新增200吨产能对接CFETR项目。
2、联创光电
逻辑:全球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量产商,中标“星火一号”磁体系统,技术适配紧凑型托卡马克。
3、永鼎股份
逻辑:子公司东部超导量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CO),良品率90%,覆盖“环流四号”磁体部件订单。
三、聚变装置核心设备
1、国机重装
逻辑:获紧凑型聚变装置TF线圈盒批量化订单,技术适配高温超导磁体系统。
2、合锻智能
逻辑:承担真空室及偏滤器制造,订单金额超2亿元,技术精度达微米级,2025年Q1净利润增长517.55%。
3、国光电气
逻辑:为ITER提供真空室模块及热氦检漏设备,核级阀门市占率35%,参与“环流四号”真空系统研发。
四、特种材料与组件
1、安泰科技
逻辑:全球唯一批量供应ITER全钨复合偏滤器,耐高温性能国际领先,2025年承接CFETR第一壁材料研发项目。
2、中洲特材
逻辑:研发ODS铁铬铝合金,耐2200℃高温及抗辐照性能突出,适配“环流四号”第一壁材料需求。
五、工程建设与总包
1、中国核建
逻辑:主导ITER主机安装及CFETR示范堆建设,模块化施工技术适配聚变装置复杂需求。
2、上海电气
逻辑: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H-70)主机系统供应商,承接“环流四号”主机结构件订单。
六、潜在受益标的
1、东方电气
逻辑:承担磁体支撑产品制造,技术适配高温超导路线,参与国际聚变合作项目。
2、雪人股份
逻辑:国内唯一通过ITER认证的氦气压缩机供应商,技术指标国际领先,适配聚变装置低温系统。
3、河钢股份
逻辑:子公司研发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CHN-01),应用于BEST装置低温结构部件,技术指标全球领先。
七、区域协同与资本运作
1、上海本地股:
上海电气、申能股份受益于聚变创新联盟资源整合,推动电力并网与储能配套。
2、四川国资系:
四川重科聚变(未上市)协同西物院技术转化,推动磁约束与惯性约束双线突破。
八、风险提示
1、技术风险:等离子体稳定性、氚自持循环等关键技术仍需突破。
2、商业化周期:聚变能源短期难以盈利,需依赖长期资本支持。
3、政策波动:国际竞争可能影响技术路线选择。
总结:中国聚变公司“三步走”战略(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将带动高温超导、核心设备、特种材料三大产业链爆发。建议优先关注技术壁垒高、订单能见度明确的标的(如西部超导、联创光电、上海电气),同时跟踪成都研发基地关键设备订单释放(如安泰科技、国光电气)。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内容、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本人基于公开信息收集汇总、编辑整理。其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构成市场投资买卖操作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看见价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