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央视一档节目中专家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整个军事圈瞬间炸锅:中国正在考虑将运-20大型运输机改装为“空中导弹发射平台”,使其能携带大量高超音速导弹,在千里之外对敌方航母舰队实施饱和打击!这被众多军迷称为中国版的“快速龙”计划,甚至有人兴奋地将其比喻为“空军版
近日,央视一档节目中专家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整个军事圈瞬间炸锅:中国正在考虑将运-20大型运输机改装为“空中导弹发射平台”,使其能携带大量高超音速导弹,在千里之外对敌方航母舰队实施饱和打击!这被众多军迷称为中国版的“快速龙”计划,甚至有人兴奋地将其比喻为“空军版的055型驱逐舰”。
所谓“武库机”,并非什么全新概念。美军早在2021年就用C-17运输机测试过“快速龙”系统,其核心思路是通过特制发射托盘,让运输机像空投物资一样“空投”导弹。导弹离机后下降至预定高度点火,即可对远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一架C-17据说最多可携带36枚AGM-158B导弹,火力远超传统轰炸机。
中国的运-20虽然体型略小于C-17,但货舱设计方正规整,宽度和高度均为4米,长度约20米,空间利用率甚至更高。以我国现役的鹰击-19等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计算,运-20完全可容纳两个12联装发射架,总携弹量达24枚。若换装更大尺寸的鹰击-21,则可能调整为2个9联装架,仍能携带18枚重磅导弹。对比目前空军主力轰-6K仅能携带2-4枚反舰导弹,运-20武库机的火力投送能力堪称碾压,一架足以相当于数架轰炸机的编队火力。
这种改装方案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平战结合”的灵活性。平时,运-20可继续承担战略运输、空中加油等任务;一旦进入战时,只需加装模块化发射架和配套控制模块,就能迅速转化为远程打击平台。无需对飞机结构进行大改,成本低且易于大规模部署。有分析认为,现役的运-20数量已超百架,即便仅部分改装,也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可观的防区外打击力量。
运-20化身“运轰-20”后,最震撼的战术价值在于其能构建一个1500公里的航母猎杀圈。在这个距离上发起攻击,运-20基本处于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之外,自身安全性高。它发射的高超音速导弹不仅速度快,更具备机动变轨能力,现有舰载防空系统极难拦截。24枚导弹齐射形成的饱和攻击态势,足以对任何水面编队构成致命威胁。
当然,运输机改武库机也有其短板。运输机本身机动性差、缺乏隐身能力,在前沿空域活动时需要依托体系保护,离不开战斗机护航、电子战飞机支援,以及预警机、侦察卫星和无人机构成的“天眼”网络提供实时目标指示。这正如央视专家所强调的,改装后的运-20将是体系作战中的一个节点,而非单打独斗的“超级武器”。
将运-20这类大型平台转化为导弹发射机,其意义远不止于增加一种打击手段。它标志着空军正在向“体系化、分布式、网络中心战”的高级形态演进。通过与055型万吨大驱、东风-21D/26陆基反舰弹道导弹、攻击核潜艇等装备协同,运-20武库机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中国的“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能力,在广阔西太平洋形成多层、立体的火力网。这对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至关重要。
央视此时释放这一信号,颇值得玩味。外界普遍解读这是一种“战略试水”,既展示能力、威慑潜在对手,也可能暗示相关技术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中美军事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紧跟美军“快速龙”概念又直接瞄准高超音速技术这一更高起点,体现了后发优势。运-20若成功变身“空中055”,将与055型驱逐舰一同,成为维护国家远海安全和利益的重器。
来源:三金武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