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秋后,句容市茅山镇的葡萄迎来丰收。从以往零散种植、“看天吃饭”,到如今实现规模化种植,再到升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丁庄葡萄,这一发展历程是句容市从“农业大市”向“创新强市”转型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这份培育葡萄的匠心正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助力句容在长三角
金山网讯 入秋后,句容市茅山镇的葡萄迎来丰收。从以往零散种植、“看天吃饭”,到如今实现规模化种植,再到升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丁庄葡萄,这一发展历程是句容市从“农业大市”向“创新强市”转型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这份培育葡萄的匠心正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助力句容在长三角产业浪潮中找准新坐标。
丁庄葡萄的“出圈”,始于一场“品质革命”。2015年,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成立,将1927户农户的葡萄园整合起来,形成“一盘棋”的发展格局,推行“五统一”模式,彻底改变了农户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如今,丁庄葡萄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连续5年出口新加坡,实现了从“本地特产”到“国际果盘”的跨越。
科技赋能为丁庄葡萄带来了质的飞跃。2023年,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成立,主动与郑州果树研究所对接,引进40多个新品种;2024年,研究院携手南京农业大学,建成句容葡萄科技小院,创新性搭建起“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服务平台,让实验室里的前沿科技成果在田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年,该科技小院入选江苏省科技小院名单。
产业链延伸是丁庄葡萄的另一“出圈密码”。茅山镇积极发展葡萄休闲观光农业,今年8月葡萄大批量上市以来,在采摘旺季,线下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线上日订单突破1500份;合作联社向商场超市渠道的日供货量超过1万公斤,通过顺丰、京东等快递渠道的日均发货量超2000箱。“农业+旅游”模式不仅有效拉动了消费,更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崭新面貌。
如果说丁庄葡萄代表着传统产业的升级蜕变,那么琅琊创新港就是抢占未来产业赛道的宣言。今年6月,在琅琊创新港数智经济招商引才推介会上,成功签约14个项目;“零房租”扶持政策、“一企一助手”专属服务等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已吸引20余家企业入驻,其搭建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
近年来,句容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47位。
在创新驱动发展进程中,句容坚持以项目为核心,建立“兵团式”推进机制。今年以来,累计新签约市级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额达210.2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上半年新招引科技项目84个,涵盖智能制造、数字科技等前沿领域。去年成立的科技招商中心,通过基金联动成功招引多个孵化型项目,镇江铂骏科技便是典型代表——3月注册、7月即落户,跑出了“句容加速度”。
招商成果的背后,是句容对区域产业协同的深度谋划。通过积极对接南京、镇江的产业布局,出台专项产业规划,以“1+4+1”园区体系承接外溢产业、推动产业升级,今年新签约项目中超半数与南京产业关联。同时,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培育体系,对初创企业给予租金减免等支持,目前拥有5家国家级孵化器等优质载体,在孵企业超过300家,一批优质企业已成功“毕业”并发展壮大。
从葡萄科技种植到人工智能布局,句容市的创新之路既有民生温度,又有战略高度。如今,正以开放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明庭舒 陆苗 李凌)
来源:金山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