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粮单产连续第三年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平均单产的1.3倍;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40%,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截至今年6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兵团区块市场经营主体总数达8792家,较2023年年底增长22.4%……一组组亮眼数据,镌刻着兵团高质
在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参展人员参观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鸿雁(HY100)大型无人机(摄于8月29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摄
在位于巴克图口岸旁的塔城市永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们吊装商品车零配件,准备发往哈萨克斯坦(摄于8月2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马雪娇
夏粮单产连续第三年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平均单产的1.3倍;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40%,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截至今年6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兵团区块市场经营主体总数达8792家,较2023年年底增长22.4%……一组组亮眼数据,镌刻着兵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印记;一项项关键突破,激荡着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创新前行的磅礴力量。
深化兵团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释放兵团体制特殊优势和发展活力的迫切需要。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兵团党委坚定不移推进兵团深化改革,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聚焦重点难点及“卡脖子”瓶颈,朝着难点上,向着深处改,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不断塑造兵团体制机制新优势,在天山南北奋力谱写气势如虹的中国式现代化兵团篇章。
下活改革“一盘棋” 塑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金秋九月,天山铺锦。秋风拂过沃野,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与希望。
在六师奇台农场高标准农田里,一台台大型播种机往来穿梭,种植户们忙着播种冬小麦,现场一派繁忙的秋播景象。“今年小麦平均亩产840多公斤,创历年新高。”六师奇台农场二十五连种植户刘春兰说,这一高产纪录的背后,是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带来的全新活力。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实施以来,各师团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着力创新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立体化、复合式全产业链发展,托起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梦。
国有企业是兵团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兵团增强综合实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兵团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有力破解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国有企业政企不分、行政干预、行政依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企”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显现,稳定经济增长同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加速形成。
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改革所向、发展所需、民心所盼。兵团在服务供给侧做加法、扩容量,推动更多“一件事”高效办成。目前,兵团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73%,审批材料平均压缩52%,办理环节平均压缩79%,跑动次数平均压缩73%,政务服务改革不断释放惠民红利。
大潮涌起、风正帆悬,改革路线清晰显现。从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到有序推进天然气、农业用水、城镇供气供热供水价格调整等民生领域改革,从立柱架梁、击楫勇进,到全面播种、次第花开,再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兵团人在改革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深耕对外开放“试验田” 拓展合作发展新空间
9月18日,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三师区块的新疆纳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忙着包装铝制散热器等产品。
这家总部位于浙江的企业,瞄准了三师区块的区位与政策双重优势。“落户在这里,不仅物流费用大幅降低,还能享受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补贴,目前公司订单充足,预计今年产值超1.2亿元。”新疆纳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凌红洋说。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兵团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兵团区块建设,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对外贸易实现稳定增长,更好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首趟冷链卡航顺利发车,让新疆果蔬借力“出海”;“产业消纳+光伏配套”一体化招商落地,精准破解新材料产业绿电消纳瓶颈;推行“双线并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大幅提升工程项目审批效率……一系列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实践,为兵团区块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开放之姿聚发展之能。兵团积极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通过强联通、拓贸易、深互动,激发开放新活力,拓展合作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
在构建兵团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聚力攻坚,兵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体制机制优势不断凸显,开放合作基础更加坚实。当前,兵团经贸合作伙伴覆盖199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较去年同期新增90家,多家企业进出口额超过10亿元。
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攻克国产采棉机“卡脖子”难题,建成西北地区首个现代化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基地……兵团企业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一次次技术突破、一项项科研成果,勾勒出兵团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
向新而行,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动能。兵团持续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及“揭榜挂帅”项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加快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链主”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上下游企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兵团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认定兵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25家。
向绿转型,低碳发展擦亮工业底色。兵团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逐步构建国家、兵团、师市三级联动培育机制,打造出铝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聚氯乙烯等十大工业“拳头产品”。截至目前,兵团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400余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兵团级绿色工厂63家、绿色园区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
向“智”迈进,数字赋能重塑生产模式。兵团紧扣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方向,出台《兵团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行动计划》,引导重点领域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目前,兵团已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累计培育兵团级5G智能工厂20家,建成国家级5G工厂2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家,形成“梯度培育、标杆引领”的智能制造发展格局。
回望来路自慷慨,再赴征程气如虹。新征程上,兵团将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改革之智、改革之力更好地谋新篇、育新机、开新局,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努力交出一份更加出彩的兵团答卷。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