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巨浪如排山倒海 香港高楼晃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22:13 8

摘要:“凌晨明显感觉到整栋楼在摇晃,自己还出现了‘晕楼浪’。”一位香港将军澳居民回忆道。9月24日凌晨,超强台风“桦加沙”直扑珠江口,香港天文台在凌晨2时40分挂出十号风球。

凌晨的香港,将军澳三十几楼的居民从睡梦中惊醒,整栋大楼在狂风中摇晃,吊灯剧烈摆动,窗台发出即将碎裂的呻吟。

“凌晨明显感觉到整栋楼在摇晃,自己还出现了‘晕楼浪’。”一位香港将军澳居民回忆道。9月24日凌晨,超强台风“桦加沙”直扑珠江口,香港天文台在凌晨2时40分挂出十号风球。

深圳大梅沙沿岸,数米高的“海啸级”巨浪排山倒海而来,冲向海岸线。在深圳市中心,高达599米的平安金融中心顶部的两台重达500吨的阻尼器正在工作,以稳定大楼抵御狂风。

01 台风袭击,粤港澳共担风雨

中央气象台9月24日6时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中心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255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

“桦加沙”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预计将于24日下午到晚上在广东台山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

香港天文台已发出最高级别的十号飓风信号。香港近海平面处普遍遭烈风或暴风吹袭,持续风速达每小时63至117公里,阵风可能超过每小时180公里。

受台风影响,深圳全市范围继续实行“五停”,深圳地铁全线网暂未恢复运营。香港国际机场24日航班全部取消,而23日香港机管局成功处理了约600班航班。

02 排山倒海,深圳沿岸惊

现巨浪

在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数米高的海浪呼啸而至,情景恐怖。网传视频显示,有工作人员在公园内巡逻,防止有人靠近危险区域。

深圳网友拍下的现场画面中,大梅沙沿海地区巨浪排山倒海而来,市民打开门窗能听到呼啸的风声。这些画面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广泛关注。

沿海地区潮水不断上涨

,风急浪高,风雨将至。包括赤柱正滩在内多个沿岸地区的海面情况汹涌,大浪不断拍岸并激起浪花。

23日下午,有乘船回家的市民拍到,海浪巨大,海水涌入船舱,拍打船内的座椅,画面十分惊险。小西湾海旁大浪拍岸,潮水不断上涨。

03 高空晃动,香港经历“晕楼浪”

香港各区有**高层建筑被吹至左右摇晃**,吊灯等物件摆动明显。将军澳一位住在三十几楼的居民说:“活了几十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强的台风,窗户被吹得哐哐响,楼晃得不敢下床,只能坐着等天亮。”

大风咆哮着猛烈“砸窗”,市区内大风夹杂雨水袭来,树木被吹弯。更有市民拍到窗前建筑工地的天秤在强风中“360度自由转”,看着就让人有强烈的压迫感。

油麻地有居民表示自己拍的视频在晃动,因为大风将高楼也吹得晃了起来。还有住高楼层的市民家中窗户被吹开,需用衣架绳子等加固把手和栏杆。

04 科学解读,高楼晃动背后的安全逻辑

为什么台风天高楼会晃动?台风带来的强风会对建筑物产生推力,楼层越高,受到的风力作用越明显。而且高楼并非完全刚性,设计时就考虑了一定的晃动幅度,这是为了缓冲风力,避免建筑因刚性过强而受损。

这种晃动属于正常的安全设计范畴,但当这种晃动传到室内,人就会有明显感觉,还可能引发类似晕船的“晕楼浪”。

北京一家建筑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佟先生解释:“现在的摩天大楼,尤其是近些年新建的超高层建筑都会有阻尼装置,专门用来防风防震,在设计和建造时都会考虑极端天气的情况。”

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00米)数量近20年增长近10倍。这些庞然大物在台风等极端天气下会引发复杂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包括流动分离、尾流形成、下沉气流等,导致地面突发性强阵风。

05 设计精妙,超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作为高达599米的超高层建筑,其抗风设计值得关注。这座大楼能承受最高平均风速60米/秒、阵风80米/秒的极端天气。

两台藏在114层的“定楼神器”是关键。这两台混合式阻尼器各重500吨,合计1000吨重量,相当于1400头成年大象在平安金融中心顶部“压阵”。

当大楼在风中倾斜时,它们会在电脑控制下反向运行,像天平砝码般抵消晃动,可直接减少30%的摆幅。

在2018年台风“山竹”过境时,这对阻尼器仅用了50%的设计负荷,就将塔顶摆幅控制在30厘米内(仅为设计极限的一半)。

结构设计上,平安金融中心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外伸臂”抗侧力体系,其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安全稳固性能极强。

06 城市风环境,超高层建筑的影响机制

韩国釜庆国立大学研究人员采用并行化大涡模拟模型研究发现,建筑高度增加会通过增强下沉气流和流动分离,使行人高度平均风速提升3-5 m/s。

超高层建筑不仅增加近区持续强风,还会通过湍流扩散增强周边低矮建筑区的间歇性强阵风。这意味着超高层建筑对周边风环境有着复杂影响。

研究表明,传统阵风因子在强风条件下可能低估实际风险,需结合湍流阵强指标。这对城市风灾害防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在19:26-19:35 UTC强风时段,超高层建筑周边流动分离区的中等阵风发生概率达45%(约4.5分钟/10分钟),强阵风达18%。

07 应急指南,台风天的安全守则

面对台风天气,专家提醒公众采取适当防护措施。深圳市三防指挥部强调:“今日(24日)凌晨至上午是风雨最强时段,非必要不外出!”

若身处高层建筑感觉楼体摇晃,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轻微摇晃是高楼应对台风的正常缓冲,结构设计已充分考虑这类形变。

应立即远离落地窗、玻璃门等外围区域,避免强风裹挟杂物撞击玻璃造成意外。同时避开电梯厅、楼梯间等公共通道,选择室内承重墙附近的稳固区域停留。

固定随身物品也很重要。将桌上的电脑、文件、水杯等物品收至抽屉或地面,防止摇晃导致物品坠落砸伤。

专家还建议优先联系物业,而非盲目逃生。若摇晃感持续且伴随异常声响,可拨打物业电话了解逃生通道。

08 城市韧性,面对极端天气的应对之策

截至早上7时,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总署在各区共开放49个临时庇护中心,共有738人入住。

香港特区政府积极应对台风带来的各种影响。截至早上7时,政府1823电话中心收到18宗塌树报告,而消防处收到111宗。土木工程拓展署收到一宗山泥倾泻报告。

医院管理局表示,截至早上7时,13名市民在风暴期间受伤,于公立医院急症室接受诊治。

在“桦加沙”来袭前,平安金融中心大楼的应急体系进一步升级:前置排查,提前一周疏通雨水井、加固露天物品;全员备战,数百人的物业团队全员到岗;能源保障,备用电机可支撑核心系统运转至电力恢复。

新界北部的城门河两岸水位明显上涨,河边的道路已被淹没,水中掺杂着不少树木短枝。香港天文台提醒,大雨可能引致山洪暴发,市民应远离河道。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阻尼器再次经受考验,按设计推算,若“桦加沙”以60米/秒风速来袭,塔顶最大摆幅约为67厘米,远低于2.2米的安全阈值。

台风过后,粤港澳大湾区将迅速恢复往日的繁忙。但这场自然力量的展示提醒人们,在现代城市文明与自然力量的对话中,尊重自然、科学应对是不变的主题。

来源:云中追逐彩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