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蔡磊可是掌控商业系统的“掌舵人”,如今,这位天才却被“渐冻症”无情吞噬,身体渐失控制,蔡磊没有屈服,反而向死神发起挑战,用自己的财富和生命为人类未来铺路,可现实却是残酷的,妻子段睿的这番话彻底暴露了蔡磊的绝望。
“如果他好了,我们以后会很辉煌。如果他走(死)了,我以后会很幸福!”
蔡磊妻子的这段话,表面上看好像有点“自私”,可这却是蔡磊给自己安排的“后事”之一!
曾经,蔡磊可是掌控商业系统的“掌舵人”,如今,这位天才却被“渐冻症”无情吞噬,身体渐失控制,蔡磊没有屈服,反而向死神发起挑战,用自己的财富和生命为人类未来铺路,可现实却是残酷的,妻子段睿的这番话彻底暴露了蔡磊的绝望。
到底是何等的绝境,蔡磊才会劝妻子另寻新欢?
蔡磊这个名字,与“中国电子发票第一人”的称号紧密相连,2013年,他带领团队,在中国内地开出了第一张电子发票,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革新,也是蔡磊人生“起飞”的开始。
从三星到万科,再到2011年加入京东担任副总裁,他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网络爽文的模板,纵横商场这些年未尝一败,他的经历堪称是完美无瑕。
同学们曾给他取过一个绰号——“外星人”,这个称号源于他超乎常人的聪慧,高二就参加高考,并一举考入中央财经大学。
他习惯于掌控一切,甚至试图彻底掌控自己的人生,他本该是沿着自己规划的道路,一路走向更高峰的。
然而,这时候一个晴天霹雳砸碎了蔡磊所有的梦想,2019年,41岁的蔡磊被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渐冻症”。
这是一种被列为世界五大绝症之一的疾病,它的残忍之处在于,它会逐步杀死掌管运动的神经元,让身体一步步走向瘫痪,但意识和思维却始终被囚禁在清醒的地狱里。
命运似乎在这里画下了一个休止符,一个关于“失控”的最终审判,但蔡磊没有接受,他启动了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次的“资产重组”。
他决定将自己毕生积累的,那些用于掌控商业世界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全部重新打包,投入到一场旨在解构生命终极失控的战争中。
他要做的,不是被动地等待终结,而是主动地为未来,构建一个专门针对渐冻症的研究系统,旨在做出专项特效药。
蔡磊对抗渐冻症的方式,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而是把这场抗争,变成了一个目标明确、逻辑清晰的“创业项目”。
这或许是他一生中,最悲壮,也最疯狂的一次创业,蔡磊将这次行动的目标设定得异常宏大,他曾坦言,自己的努力并非为了“自救”,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以目前医学的进展,留给他的时间窗口几乎为零。
他的商业目标,是为后来者攻克此病“铺平道路”,去解决整个渐冻症研究领域的痛点,他要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撬动一个几乎毫无希望的产业。
为此,他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数千万元的个人积蓄,这笔钱,就是他这个项目的“天使轮”投资,但这远远不够。
为了持续“融资”,他和妻子段睿共同发起了一个名为“破冰驿站”的直播项目,这个直播间不为盈利,它产生的每一分钱收入,都会被直接注入渐冻症相关的科学研究中。
这就像一个面向公众的、持续不断的“公开募资”平台,更令人震撼的是,这对夫妇公开承诺,将在此基础上,再追加一笔高达1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以确保这个研发机器能够持续运转。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捐款,而是一种企业家式的、对未来科研成果的豪赌。
在这场“最后的创业”里,蔡磊的核心“产品”,就是希望,为了打磨这个产品,他把自己变成了“活体试验品”。
他主动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试验平台,亲自尝试多种尚处于研发阶段的药物,他用自己正在走向衰败的身体,为科研提供着无法复制、也无人敢于尝试的活体数据。
每一次试药,都是一次最前沿、最高风险的“产品测试”,他用商业世界最熟悉的逻辑,为一场看似毫无胜算的生命战役,设计了一套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
他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悲剧,而是将其转化成了一场有组织、有目标、有资金、有研发的社会性事业。
爱情的战略同盟当绝症降临,家庭往往是最后的港湾,提供情感的慰藉与支持。
但在蔡磊这里,家庭关系,尤其是他与妻子段睿的关系,被重组成了一种更强大的形态——一个目标高度一致、分工极其明确的“战略同盟”。
这个同盟的建立,始于段睿的一次次拒绝,在确诊之后,蔡磊深知前路艰难,曾多次向妻子提出离婚。
他甚至对段睿说,希望自己离世后,她能拥有新的、美好的生活,这不是不爱,而是一个濒临绝境的男人,对自己爱人最深沉的体谅。
但段睿全部拒绝了,她的坚守,不仅仅是情感上的不离不弃,更是对这场共同战役的无声确认,那一刻,他们的夫妻关系,升华为一种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
这个同盟拥有近乎完美的团队配置,仿佛是为这场战争量身定做,蔡磊,是这个项目的战略制定者和精神领袖。
他用自己仅存的意志,规划着整个战役的蓝图,而段睿,则成了不可或缺的“技术合伙人”与“首席运营官”。
段睿比蔡磊小11岁,两人通过相亲认识,属于“闪婚”,但命运的奇妙之处在于,她仿佛就是被派来协助蔡磊完成最后使命的人。
段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拥有硕士学位,在校期间的主修专业,恰恰就是药品专业,你能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吗?
这惊人的专业背景,让她成为了这个同盟中最关键的执行者,为了全力支持蔡磊的科研项目,她毅然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破冰驿站”的运营中。
在这个项目中,段睿负责具体的运营,而蔡磊,则更多地作为一个精神象征,激励着所有关注他们的人,任何战略同盟的运转,都需要付出成本。
而他们付出的运营成本,是正常家庭最珍视的东西——天伦之乐,他们有一个6岁的儿子,但因为两人实在无暇照顾,孩子目前与他们分开生活,在西城上学。
这是一个无比沉重的代价,是他们为了实现那个更宏大的联盟目标,所必须做出的牺牲,这段关系,展示了人类情感在极端压力下的升华。
它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爱与陪伴,演变成一个为了共同使命而高效协作的战斗单元,它所迸发出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两个个体的简单相加,成为蔡磊这场“最后创业”中,最坚实、最温暖的后盾。
蔡磊的人生,是一场从构建外部控制,到解构内部失控的悲壮远征,他的家族似乎笼罩着一层“早逝魔咒”的阴影:祖父是农民,五十多岁便去世。
父亲因晚期肝硬化,在47岁那年离开人世,而现在,蔡磊自己也走到了47岁,与父亲离世时的年龄完全相同。
面对这宿命般的轮回,他没有选择屈服或逃避,这位曾经的军人之子,骨子里继承了父亲那份军人特有的坚韧,他选择用自己一生所学的系统性思维,向命运发起了最后的反击。
他最终想要“控制”的,早已不是自己生命的长度,而是人类在面对渐冻症这种绝症时的那种集体性的无力感。
演员倪萍在得知他捐献遗体的决定后,曾感动到落泪,称赞他的行为“伟大”,这种伟大,不在于他挑战了死亡本身,而在于他将自己走向死亡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成了一套可供后人借鉴、研究、并最终可能破解难题的“开源系统”。
蔡磊将自己的知识、财富、声望、人脉,乃至正在被疾病吞噬的身体和即将分离的灵魂,都编程进了这个系统里,他用自己最后的力气,为后来者留下了一份详尽的“代码库”和“错误日志”。
蔡磊的身体或许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终点,但他所构建的这个“希望系统”,才刚刚启动,他用自己彻底失控的肉体,为人类的未来,奋力争夺回了一丝虽然微弱、却无比宝贵的控制权。
他本人,成为了自己“最后一次创业”中,最震撼人心,也最伟大的作品。
来源:李大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