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阿里巴巴的定海神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0:24 2

摘要:2025年,互联网行业历经寒冬后逐渐回暖,阿里巴巴的股价也随之强势反弹。截止9月,其市值大幅回升,业绩数据十分亮眼。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当季实现营收247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净利润大幅增长76%至424亿元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在核

一、业绩回暖,走出困境

2025年,互联网行业历经寒冬后逐渐回暖,阿里巴巴的股价也随之强势反弹。截止9月,其市值大幅回升,业绩数据十分亮眼。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当季实现营收247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净利润大幅增长76%至424亿元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在核心业务中,中国电商集团客户管理收入达892.52亿元,同比增长10%,超市场预期,这主要得益于淘宝闪购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8月前三周淘宝闪购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5%,电商平台的日订单量持续刷新纪录。在即时零售赛道,阿里巴巴相关业务收入达147.84亿元,同比增长12%。云智能业务的加速增长成为另一大亮点,该板块当季收入同比增长26%,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国际数字商务集团的亏损同比大幅收窄98%,接近盈亏平衡状态。

二、老将出山,临危受命

在阿里巴巴这一轮强势反弹的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蔡崇信。2023年9月,蔡崇信临危受命,出任阿里巴巴的董事会主席,走到了聚光灯下。彼时的阿里巴巴,正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在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拼多多等新兴电商平台迅速崛起,不断蚕食市场份额,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增长陷入瓶颈,多年徘徊不前;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饿了么等业务与竞争对手相比,也逐渐失去优势;国际业务拓展面临重重挑战,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以及各地政策法规的差异,都给阿里的全球化进程带来了阻碍;再加上股价持续低迷,投资者信心受挫,阿里巴巴迫切需要一位有能力、有威望的领导者,带领它走出困境。


三、铁腕改革,重塑阿里


蔡崇信上任后,迅速开启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经营策略上,他对业务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推动闲鱼、饿了么等入口整合进淘宝APP,配合88VIP会员体系优化,让淘宝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5%,商家活跃度提升30%,稳住了电商基本盘。在云智能业务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使得阿里云2025年二季度收入达334亿,同比激增26%,其中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这背后正是2017年马云拍板成立的达摩院多年积累催生出性能超越GPT4Turbo的通义千问2.5大模型。在AI布局上,蔡崇信制定了“OYAI”战略,计划3年投入超3800亿,打造算力设施、招揽顶尖人才。2025年,阿里云Qwen大模型成绩斐然,AI收入猛增,还与苹果达成中国区AI独家合作。

在内部改革用人上,蔡崇信推动管理层年轻化,吴泳铭出任CEO并推行“85后、90后主力计划”,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还果断处置不良资产,低价处置银泰百货等亏损资产,套现200亿,砍掉非核心业务,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降低运营成本。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阿里巴巴逐渐走出困境,业绩开始回暖,股价也一路攀升。


四、风雨同路,多年守护


如果说这次阿里巴巴的业绩回暖与大环境关系更大,那蔡崇信也不是第一次救阿里巴巴于水火之中了。回溯到1999年,那时的蔡崇信,已经是一位站在金融行业金字塔尖的人物。他出身律师世家,在台湾出生,13岁前往美国留学,后来就读于耶鲁大学,拥有经济学学士以及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纽约的苏利文&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担任税务律师,之后又任职于瑞典瓦伦堡家族的主要投资公司Investor AB的香港分部,从事私募股权投资,拿着高达70万美元的年薪。

1999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蔡崇信经朋友引荐,结识了马云。当时的马云,刚刚创立阿里巴巴,公司还只是一个在他家里办公、只有18个人的小团队,甚至连工商注册都没有,办公条件十分简陋。马云带着蔡崇信参观公司时,只见黑压压地坐着20多个年轻人,地上铺满了床单,他们在这里同吃同住,整个场面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正规公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毫无希望的小团队,却有着一股特殊的魔力。蔡崇信被团队成员脸上洋溢的激情所感染,也被马云的创业理念和个人魅力深深吸引。尽管家人强烈反对,蔡崇信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百万年薪,加入了阿里巴巴,拿着每月500元的工资,成为了“十八罗汉”之一。

加入阿里巴巴后,蔡崇信迅速发挥出了他的专业优势,开启了阿里巴巴的规范化运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公司,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把十八罗汉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明确了各自的持股比例、责任和义务,稳定了团队。这份合同后来被称作是阿里十八罗汉的“军规”,马云也曾公开表示,如果没有这份合同协议,大家的创业激情很难维持8年之久。在那之后,蔡崇信又亲自给员工们补习基本的金融知识,从股份和权益的定义,到如何建设股份和权益,每一个细小的问题,他都耐心地一点一点讲解,就连马云也跟着他学习。可以说,蔡崇信的加入,让阿里巴巴有了基本的架构,逐渐走上了正轨。

解决了公司架构问题后,资金成了摆在阿里巴巴面前的最大难题。当时阿里巴巴起步的50万资金早已花完,缺钱缺到连工资都发不下来,急需一笔投资。蔡崇信得知高盛有进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打算后,立即联系了在高盛的朋友,凭借他之前在高盛积累的人脉和对阿里发展现状及潜力的精彩阐述,成功说服了对方。1999年10月,阿里巴巴获得了高盛500万美元的投资,这笔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让阿里巴巴得以继续运转下去。

拿到高盛的投资后,阿里巴巴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名气也越来越高,很快就引起了日本软银创始人孙正义的注意。2000年,孙正义决定投资阿里巴巴。起初,孙正义提出出资4000万美元,换取阿里巴巴49%的股份,并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这意味着一旦交易达成,孙正义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大股东,公司的控制权很可能会落入他人之手。关键时刻,蔡崇信站了出来,他极力反对孙正义的方案,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最终说服孙正义只投资2000万美元,占股30% 。正是蔡崇信的这一坚持,最大程度保住了公司的控制权,为阿里巴巴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蔡崇信持续助力阿里融资。2004年,他帮助阿里巴巴获得8200万美元融资,这笔资金让淘宝得以在与eBay的竞争中脱颖而出;2005年,他又主导推动阿里收购雅虎中国,并引入10亿美元投资,同时获得了雅虎中国价值7亿美金的资产。这次交易让阿里巴巴获得了充足的资源,为后续构建淘宝网、打造庞大的阿里电商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在蔡崇信的主导之下,阿里先后收购了高德、圆通、优酷、UC等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不断拓展业务版图,打造出了如今庞大的阿里系。

除了在融资和业务拓展上的卓越贡献,蔡崇信在人才引进方面也独具慧眼。2007年,蔡崇信结识了张勇,交谈之后,他敏锐地察觉到张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将其推荐给了马云。张勇进入阿里巴巴后,没有辜负蔡崇信的期望,他不仅创立了双11购物节,打造了天猫品牌,还在后来成为了阿里掌门人,带领阿里巴巴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五、跨界投资,源于热爱


2013年4月,蔡崇信辞去阿里巴巴CFO职位,转而担任集团执行副主席,主要负责集团战略投资和投资者关系。2019年,他卸任阿里集团战略投资部负责人一职,逐渐远离了阿里核心业务。在此期间,蔡崇信在体育投资领域开启了新的征程。2018年4月,他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篮网队49%的股份,成为篮网队51年队史第一位华人老板。2019年9月,他又斥资13.5亿美元买下了篮网队剩余51%的股份,共计花费23.5亿美元,打破了史蒂夫 - 鲍尔默收购洛杉矶快船队时的20亿记录,同时还耗资11.5亿美元买下了篮网主场巴克莱中心体育馆,一共花费35亿美元,成为了球队唯一投资人。此外,他还买入了美国女子篮球协会旗下职业篮球队纽约自由队,是全美长曲棍球联赛圣地亚哥海豹队的大股东,以及拥有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洛杉矶足球俱乐部的少数股权。蔡崇信对篮球的热爱不仅体现在投资球队上,他还积极助力中国篮球发展,与中国篮协合作,他控股的WNBA纽约自由人队选中中国女篮中锋韩旭,还资助篮协的“菁英计划”,将一批13 - 14岁的篮球苗子送至北美学习和培养。事实证明,他的投资眼光依旧精准,如今篮网队已成为众多篮球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六、美满家庭,贤内相助

蔡崇信的妻子吴明华同样出身台湾法律世家,两人相识于耶鲁大学。吴明华不仅陪伴蔡崇信走过从华尔街到阿里湖畔花园的转型,还在三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承担了主要教育责任。

蔡崇信当年得以加入阿里巴巴,也得到了吴明华的支持。她是蔡崇信人生最重要的合伙人。如今,蔡崇信夫妇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捐赠超过数亿美元用于教育和社会公益。


尾声


回望蔡崇信的成长经历,年少时他远渡重洋前往美国求学,在陌生的环境中努力适应和拼搏,从劳伦斯威尔中学到耶鲁大学,一路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个人能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那时的他,或许也未曾想到自己今后会在商业领域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会成为阿里巴巴的中流砥柱。


蔡崇信是一个极具商业智慧和战略眼光的人,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无论是帮助阿里巴巴融资,还是主导一系列的收购和投资,都充分展现了他的专业能力和果敢决断。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畏困难的勇气,从放弃高薪工作加入初创的阿里巴巴,到在阿里面临困境时挺身而出,一次次带领阿里走出危机,都体现了他对阿里巴巴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担当。同时,他还是一个热爱生活、重视家庭的人,在商业成功的背后,拥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正是这些特质,成就了蔡崇信非凡的人生,也让他成为了商业世界中备受尊敬的传奇人物。

来源:朴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