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被称为“泰国梅西”的颂克拉辛租借加盟J联赛札幌冈萨多,一年后他成为首位入选J联赛年度最佳阵容的东南亚球员。如今J联赛每轮在泰国拥有超过30万观众,转播合同金额过去三年暴增5倍。这一变化源于J联赛推行的“提携国政策”。该政策自2014赛季开始实施,允许
2017年被称为“泰国梅西”的颂克拉辛租借加盟J联赛札幌冈萨多,一年后他成为首位入选J联赛年度最佳阵容的东南亚球员。如今J联赛每轮在泰国拥有超过30万观众,转播合同金额过去三年暴增5倍。这一变化源于J联赛推行的“提携国政策”。该政策自2014赛季开始实施,允许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卡塔尔这8个国家的球员不占用外援名额。
J联赛的“提携国政策”本质上是一种区域性足球合作机制。日本与八个东南亚国家及卡塔尔建立伙伴关系,这些国家的球员在J联赛享受特殊待遇。
J联赛政策规定每支J联赛球队可以注册一名“提携国外援”,且不占用常规外援名额。2019年J联赛进一步放开限制,“提携国外援”可不占出场外援名额,为东南亚球员敞开了大门。这一政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J联赛“亚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12年,J联赛就与多个东南亚国家顶级联赛签署合作备忘录,鼓励球员交流、教练培训、青训合作和足球论坛等多种形式的交流。J联赛俱乐部还与东南亚俱乐部开展深度合作,包括季前赛安排、青年队交流比赛等。更有甚者新泻天鹅在新加坡成立了子俱乐部参加当地联赛,丰田公司在老挝的分公司也在万象成立了俱乐部参加联赛。
提携国政策的实施与日本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的经济背景密切相关,随着日资企业在该地区扩张,J联赛借助足球这一媒介增强日本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对J联赛而言这一政策带来了多重收益,一方面它提升了J联赛在东南亚地区的品牌价值和媒体关注度;另一方面它为日本足球挖掘和培养东南亚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泰国球员颂克拉辛对此深有体会:“泰国人踢球有些过于一板一眼,传球、接球、停球、思考、出球。这套程序下来会浪费不少时间,在日本这是不可能的。” 这种技术提升是双向受益的。
J联赛主席村井满曾表示,联盟希望借助这一政策实现共同进步的理想,同时也有经济上的考量。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崛起,J联赛率先布局这一潜在市场体现了其长远眼光。
提携国政策实施近十年来成效显著,从2013年首位东南亚球员加盟J联赛起,十多年年间合计有59名东南亚球员曾加盟J联赛,2022年J1-J3三个级别联赛同时有12名东南亚球员效力。
泰国成为最大受益者,颂克拉辛、提叻通等泰国球员在J联赛表现出色,提叻通更是随横滨水手成为首位获得J1联赛冠军的东南亚球员,这些成功案例激发了东南亚年轻球员对J联赛的向往。
J联赛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随之水涨船高,在泰国J联赛的转播合同金额在2020-2022年间比前三年增长5倍。除了球员交流,日本教练也在东南亚足坛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东南亚10国中有一半由国家队由日韩教练执教,泰国、越南、印尼等国联赛中随处可见日本教练的身影。
J联赛的提携国政策为中超提供了重要参考,当前中超在外援政策上相对保守,仍坚持自然年赛制和外援登场限制(最多5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国际潮流脱节。
中超可考虑与东南亚联赛建立类似合作关系,与日本类似,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这为足球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中国版”提携国政策,中超可从中获益,一是提升联赛在东南亚地区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二是通过引进技术型东南亚球员,丰富联赛战术风格;三是为中国足球“一带一路”倡议增添人文交流内涵。
05 政策背后的深层差异J联赛的成功不仅在于一纸政策,更在于其系统化的足球发展体系。日本足球1996年推出《百年计划》明确2015年足球人口达到500万、2050年达到1000万并本土夺冠的目标。
截至2025年日本注册球员达96.4万,而我们仅有8000多人,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日本构建了校园-职业双轨制青训体系,全国中小学均设足球社团,注册青少年球员超80万。日本足球的成功是政策、联赛、青训、文化四位一体的胜利。中超在学习J联赛的提携国政策时,更需要看到其背后的整体足球生态系统建设。
J联赛已计划进一步扩大开放,下赛季J1联赛将允许每场比赛同时出场5名不限制国籍的外援+1名亚外+提携国外援,理论上可实现7名外援同时登场。
与此同时中超仍在坚守相对保守的外援政策,面对J联赛的强势扩张,中超是继续闭门造车还是有序开放,已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
泰国足球的崛起就是明证,从过去动辄净负日韩伊沙三球以上,到近年可逼平伊拉克、一球小负澳大利亚,泰国队的进步有目共睹。
中超联赛正处在十字路口,是继续固守现状还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亚洲足球交流大潮,将决定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路径和高度。
来源:早上喝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