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伏反内卷,反了个寂寞。因为反到现在,就连问题最大的暴雷光伏企业润阳股份,在盐城国资鼎力支持下,也已经成功化债了。这场淘汰赛,没有人会轻易退出。那么,光伏去产能,接下来还怎么”去“呢?横竖切一刀,但这一刀应该怎么切、从哪里动手呢?这是当下摆在光伏反内卷行动的组
最近股市这么火,等到风平浪静时,当初的暴雷光伏企业润阳股份哪一天上市也未可知。
光伏反内卷,反了个寂寞。因为反到现在,就连问题最大的暴雷光伏企业润阳股份,在盐城国资鼎力支持下,也已经成功化债了。这场淘汰赛,没有人会轻易退出。那么,光伏去产能,接下来还怎么”去“呢?横竖切一刀,但这一刀应该怎么切、从哪里动手呢?这是当下摆在光伏反内卷行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参与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图为建湖县委书记陈霞,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润阳股份董事长张乃文深入建湖基地察看了复工复产筹备情况;
润阳股份官微:2024年12月9日,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建湖16GW 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基地正式复工复产。这是继今年10月份云南曲靖基地复产以来,润阳在国内的又一个先进太阳能电池基地全线开工,标志着润阳在稳生产、提质效、引领先进产能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的确把光伏去产能这件事想得太容易、太简单了。
行业的冰雪尚未消融,曾经的暴雷企业润阳股份就已破土重生,而且是破纪录般地快。光伏产线,关起来可能拖泥带水,瞻前又顾后,但开起来就是分分钟的事。今年7月8日,润阳股份官微就发布一篇题为《10天极速复产!润阳云南基地刷新行业纪录,智能工厂如何炼成全球标杆?》的文章:
“面对行业暂时性的低谷,凭借着对行业的信心,秉持着对客户全力支持的态度,润阳股份云南基地上演了一场震撼业界的‘速度与激情’:从停机状态到满负荷生产,仅用10天!这一周期打破行业30天的复产纪录,背后是一场智能制造与极限管理的胜利。”
常被拿来说事的润阳股份,并不是一家“不可救药”的坏企业。事实上,如果不是在当初IPO批文过期、倒在上市临门一脚前,润阳股份将会和现在所有的上市光伏企业一样,硬挺着,死熬着。即使上市失败,因为有盐城国资、悦达集团的扶助,润阳股份一样还能继续卷。
01爱到尽头覆水难收,闹上法庭一拍两散
说润阳与盐城国资这对“恩爱夫妻”之前,先说一说另外一种现象:批量的地方城投,正在与光伏企业闹分手,闹离婚。
有的在私下掰扯,有的已经闹上了法庭或仲裁庭。但不管是哪种,当事人都挺烦。长期来看,与其双方牢牢绑定在一起,共受煎熬,或不如及时止损、一别两宽。
第一种情况是名股实债的合作:光伏企业达不到要求,地方政府撤股。
近日,棒杰股份与苏州城投公司的纠纷迎来最终裁决。
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经过。2023年,光伏最热的时候,苏州国资(环秀湖逐光)斥资3亿元投资了棒杰新能源。同时,该协议约定了回购股权的情形。
可以说,这是一起典型的名股实债的投资。
这类投资在各个行业都有,光伏行业亦非常普遍。有兴趣的人可以多关注一下,那些有明确回购条款的股权投资,特别是回购利率接近或于高于银行利率的项目;小股东一般都是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平台。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为光伏大环境急剧恶化,棒杰的光伏业务不达预期,自然也就触发了回购条款。
这事情假如放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地方:地方政府一旦出资,就相当于把自己的信用和企业绑定在了一起。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惧怕考核压力,会想尽办法补仓(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像盐城国资这样),试图改变企业命运,以至于脚踩泥潭,越陷越深。或者压根也不敢声张,默默苦捱。
苏州则完全不同,明确要求棒杰回购股权。为此,环秀湖逐光向苏州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申请财产保全。
终局裁决支持了环秀湖逐光的请求:棒杰要回购,并且要支付利息。不管最后棒杰有没有能力回购股份。两者已经正式分手,这就是结局。
02地方政府掏了钱,但有的光伏企业是渣男!
宝馨科技与安徽怀远县也有分手的风险。
宝馨科技和怀远县政府曾签订投资合同,并达成《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股权投资协议》。当地政府指定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安徽大禹实业集团出资 3亿元占项目公司安徽宝馨30%股权。
结果让人意外,不是宝馨科技做得不够好,而是压根就没有做。因此,安徽大禹实业集团要求回购并支付相应违约金。
遇到宝馨这个“渣男”,安徽怀远县还不算最倒霉的。更郁闷的是鄂尔多斯鄂托克旗 。2022年,宝馨科技与鄂托克旗诚园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地方国资),共同出资成立了项目公司(内蒙古宝馨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诚园绿能认缴2亿元,占股20%。
最终,鄂托克旗诚园绿能实缴出资1.3亿元,宝馨实缴出资2.6亿元。
可恨的是:2023年8月18日到2023年12月25日,宝馨科技单方面将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中的2.5129亿元陆续转入了自家账户。
光收钱不干事儿,地方政府肯定是不答应的。于是两地国有投资平台都起诉了宝馨科技。对此,我们也将会关注诉讼结果。
其实,比宝馨科技更渣的,当属沐邦高科。
2024年1月5日,安徽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沐邦的控股股东沐邦新能源控股签署《股权转让合同》,约定转让沐邦部分股份给高新企航,价款不超过3.64亿元。同时,沐邦与铜陵高新区管委会、铜陵高新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拟投建相关生产基地项目。
然而,高新企航支付完转让款后,沐邦新能源控股却未能履行股票交割义务,最终被申请仲裁执行,股份遭司法划转。
03代建工厂,成了“地雷阵”
代建工厂,一度是地方产业招商时百试不爽的法宝。但是,现在这个模式非但已经不香,而且成了地方政府与光伏企业矛盾的“地雷阵”。
赶碳号一直强调,地方政府才是影响光伏去产能的最大阻力。地方政府担心光伏项目报废、破产等情况不仅会影响到当地税收、就业,更会影响到地方的形象、政绩。
这种担忧可以理解,谁希望“栽下梧桐树引来的凤凰”,在这一轮轰轰烈烈的去产能之中被人一锅给炖了啊。土地已经批了,便宜电价合同已经签了,厂房已经代建了,设备款已经在银行帮企业担保了,就连光伏电站指标也已经被引来的光伏企业变卖、变现了。现在想关停,怎么可能?
代建工厂的纠纷有很多。赶碳号最早报道的,当属京运通和乌海市之间的矛盾。
2017年,乌海和京运通签订投资协议,地方投资平台海勃湾城投以厂房形式入股,不参与分红。当然,这家平台公司是没有建设能力的,他们就聘请了中电四建建设。结果这个项目归乌海京运通使用,但是到后来没有人付工程款。中电四建起诉后,拿到了工程款。然而,由于乌海和京运通的关系彻底僵化,海勃湾城投就代建厂房一事又起诉了京运通,现在官司还没打完。
这还算是好的。赶碳号以前也接到光伏人爆料:某光伏项目已经建成,但是无法开工、彻底荒废了;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专门为光伏项目修了路、建了污水处理厂。总之,企业伸手要的条件,政府都尽可能地给了。但最后,项目黄了就是黄了。
04学习润阳好榜样?
有的地方政府,就甘愿成为接盘侠、成为大冤种。典型的当属聆达股份。
聆达是最早爆雷、申请破产的一家跨界光伏企业了。安徽六安、铜陵等地的地方国资,通过多种方式深度介入聆达股份的重整。
2025年3月,聆达股份控股股东杭州光恒昱3507万股,因债务纠纷被司法划转至铜陵国资旗下的嘉悦同盛,铜陵国资成为第一大股东。虽然,聆达股份认为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但是投资者往往认为是聆达股份已经被地方政府接盘了。
当然,和润阳相比,聆达股份就不值一提了。
作为最早爆雷,或称唯一暴雷的大型、知名光伏企业——润阳股份,因为债务问题被债主们讨上门、锁设备、停产停工、讨薪讨债,现在仍然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原因自然是盐城国资接盘了——悦达集团出钱、出人、出力全面接盘了润阳。现在,公司创始人陶龙忠已经不担任润阳的董事长,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润阳股份董事长张乃文亲自担任董事长。
前不久与润阳的员工聊天,对方表示,我们现在就是上下一心,都要牢牢抱紧悦达这个金主爸爸的大腿,死活我们都不会撒手。
虽然如此“团结”,润阳内部已经在整合。过去陶龙忠建立的采购、营销体系的权力已经在被悦达接管。特别是分管营销的陶龙忠亲信,已经完全靠边站了。可能,悦达对于润阳的管理混乱是非常不满意的。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悦达体系的人和润阳的人暗地里较劲非常厉害。
光伏制造业太卷、太市场化了。赶碳号个人认为,以前国资下场亲自干光伏制造的,似乎还没有成功的先例。至于这一轮周期里涌现出来的晋能以及英利,虽然地方国资倾尽了各种资源,但最终这些企业是否能够成功,仍然要打一个问号。
05同喜悦,共发达!
来自悦达集团官网
第二大股东悦达集团,为什么要执意拯救润阳呢?
据说,2024年6月润阳股份暴雷以后,盐城市及悦达集团对于是否拯救润阳,在地方政府的决策层内是存在很大争议的。一方认为,救润阳的代价太大,而且未必救得活,应该充分遵循市场规律,该怎样就怎样;另一方则认为,应该全力保护本地产业,全力拯救润阳,化解各类风险。双方争执不下,听说最后还闹到了省一级来最终决策。
不管怎样,最终悦达集团决定全力拯救润阳。2024年9月,江苏悦达集团党委书记及董事长张乃文,亲自出任润阳股份董事长。
百度百科显示,张乃文长期在盐城政府工作,其在2017年4月,任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2020年12月,任江苏省盐城市财政局局长、党委书记,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2021年9月, 任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新任董事季青、蔡文龙也同样来自悦达新能源。与陶龙忠这些创始团队相对应,张乃文团队可以称为润阳内部的悦达派。
悦达能救润阳,主要还是因为有钱——公司在陕西有煤矿。悦达新实业最重要的煤矿资产,是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矿井始建于2004年5月,可采储量6.4亿吨,矿井核定生产能力800万吨/年。配套建设有一条年运量200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和一座年洗选能力为800万吨的洗煤厂。
黄陵二号煤矿,2024年净利润是44亿元。悦达和陕西煤业分别持股46%、54%,归属悦达新实业的净利润有20个亿!
二股东有钱,难道要见死不救吗?不要说润阳了,就是更烂的高合汽车,不是也救了吗?
同样是投资润阳的那一年——2017年,悦达还投资了高合汽车。2017年9月,悦达集团与华人运通开启股权合作。2018 年底,悦达集团对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增资。2019年6 月,东风悦达起亚与华人运通达成战略协议,将停产的第一工厂出租给华人运通,改造为 “高合城市精品工厂” ,帮助高合汽车解决了造车资质问题,使其首款车型 HiPhi X 得以在此生产。
同样,也是在润阳股份遇到经营困难的2024年,高合汽车的母公司华人运通因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
据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8月底,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账面资产总额为59.83亿元,账面负债为157.81亿元。
同样,收拾这个烂摊子的,还是悦达。悦达一方面帮助高合汽车稳定用户、客户,一方面参与高合汽车的破产重整。救高合和救润阳一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出钱是必须的。
在今年9月8日-11日美国举行的光伏展上,润阳股份已经容光焕发。说实话,由于中美贸易战,中国光伏企业逐渐丧失了美国市场。不少光伏企业放弃在美国参展。而润阳股份似乎准备大干一场。现在看,润阳是救活了。不管光伏反内卷怎么反,总不能再刻意让它死掉吧?
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有悦达,都有煤矿,都能做得到同喜悦,共发达。没有矿的,没有酒的,没有自备电厂的,都已经撑不住了,特别是财力本就薄弱的地方。
据说,地方财力所限,宇泽半导体在云南楚雄和文山的补贴就已经拿不到了。怎么办呢?传闻宇泽去印度建设硅片产能。倒不是宇泽自己去印度投资设厂,而是帮助印度光伏企业代建硅片产能,最后收取一点技术服务费。这种行为,和迈为股份向印度出口光伏设备究竟有何分别呢?到头来不是在断我们自己的后路吗?
尾 声
现在有的光伏项目已经按下暂停键,有的则是按下了终止键。这时候,最着急的往往不只是企业家,而是地方政府。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把戏。例如在今年年初,一些光伏企业还热衷于把A地的设备运到B地,当成B地的新增产能。
我们还看到,在企业决定如何降低开工率,调整产能分配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就会提出来:“只能降其他基地的,最好不要降本辖区内的。”甚至为了鼓励企业开工,地方政府还会拿出来钱“补贴”。因为,企业只要一停工,问题就很多,银行要催债,员工要讨薪,一堆麻烦事。所以,还有的地方政府积极在为企业找新投资、找银行贷款等。
赶碳号当然无意于批评这些全力拯救光伏企业的地方政府——这些工作不正是他们应该做的吗?坐视不管,任其消忙,的确是去产能了,但站在地方的角度,忍心吗?当然,前提是能救得活。现在,不要说润阳、聆达了,就是头部的几家光伏企业,谁又能说一定会活下来呢?
所以,在这一轮反内卷、去产能过程中,我们姑且学习润阳、学习悦达好榜样。你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笑到最后,可别玩脱了。
来源:赶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