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买巴西大豆的份额飙到七成多,美国直接掉回两成出头。
“72%”这个数字,像一记闷棍,砸在美国豆农的脑门上。
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买巴西大豆的份额飙到七成多,美国直接掉回两成出头。
朋友圈有人调侃:爱荷华的仓库里,堆的不是豆子,是选票。
可选票救不了眼下的账单。
芝加哥联储刚出的数据,中西部农场破产率同比跳了23%,贷款违约冲到2012年来最高。
一位爱荷华老农在播客里苦笑:补贴支票还没寄到,利息已经涨了一波,银行比乌鸦还准时。
更扎心的是,补贴本身被嫌弃。
农业部9月追加了12亿美元,专门往大豆口袋塞钱,可协会民调显示,67%的人觉得“塞不满窟窿”,比去年又多了九个百分点。
原因简单——巴西雷亚尔贬值,CNF报价一吨便宜30美元,补贴补不到价差,只能补个寂寞。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把采购线越拉越长。
俄罗斯远东200万吨新配额刚签字,非洲大豆进口量直接翻1.4倍;马来西亚棕榈粕趁RCEP零关税,上半年冲进来把饲料配方改了小一半。
海关还顺手给转基因大豆加了检测项,清关时间硬生生多三五天,不增税却比增税还磨人。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放话,要北京取消报复性关税,可国会山的农业州议员先坐不住。
七名共和党人联名致信拜登:再谈不下市场,2024摇摆州就真“摇”了。
民主党反手在威斯康星打广告,把“保护家庭农场”做成草坪标语,仿佛谁嗓门大,谁就能让豆子重新飘洋过海。
技术层面更像个暗战。
中国农科院5年内要把菜籽粕、棉籽粕塞进三成饲料配方,名字听着土,却直击大豆需求命门。
美豆出口协会内部文件把这项工程标成“最危险的长期威胁”,字体加红,感叹号管够。
故事听到这儿,就能明白:
这不是简单的“你买我卖”,而是粮食安全、选票算盘、技术替代三条线缠成的死结。
北京把农产品和半导体议题打包上桌,华盛顿的农场主却只想知道明年仓库能不能空出来。
有人问,僵局啥时候松?
大概率得等到美国某个农业州的破产数据先刺痛选民,或者中国饲料厂把替代配方跑通成本。
谁先眨眼,谁就能给对方一个台阶,也给自己的仓库留条缝。
至于普通看客,别只盯着期货盘面,下次超市豆油涨价,背后可能就是爱荷华仓库里那层越积越高的灰。
贸易这盘棋,卒子过河,也能撞疼帅帐。
来源:愉悦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