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林奇珍》选书|杨俊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20:27 1

摘要:中国对联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联起源于桃符,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古人以桃木刻神荼、郁垒形象悬挂门户用以镇宅。汉代桃符演变为书写吉祥语句的木板,初具文字对仗雏形。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有记载的最早对

《联林奇珍》选书

作者 杨俊亮

中国对联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联起源于桃符,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古人以桃木刻神荼、郁垒形象悬挂门户用以镇宅。汉代桃符演变为书写吉祥语句的木板,初具文字对仗雏形。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有记载的最早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标志着对联的形成。宋代文人将骈文技法融入楹联创作,对联逐渐普及。明代朱元璋倡导春节贴春联,使其遍及民间。清代李渔《笠翁对韵》系统总结对仗法则,推动对联艺术臻于成熟。

对联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是字句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如七言联上下联各七个字。二是词性相同, 相同位置的词语词性一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三是结构相应, 语法结构一致,主谓结构对应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应偏正结构等。四是节奏相谐,停顿的地方上下联必须保持一致。四是平仄相反,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中间部分遵循一定平仄变化规律,通常一三五位置的字可灵活处理,二四六位置的字必须平仄相反。五是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互关联,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对联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春联,春节时张贴,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表达新年祝福;第二类是挽联:用于哀悼逝者,如“难忘手泽,永忆天伦”,寄托哀思;第三类是庆联,用于庆祝喜事,如婚礼联“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对联集中体现了中国语言汉字的博大精深,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等,包罗万象。2005年,楹联习俗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部以对联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叫《联林珍奇》,1991年首播,由遥远执导,魏曙光、遥远编剧,张弓、李默然、周洁等主演,共16集。影片以对联奇才凌大岫的爱情和坎坷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他的传奇人生。凌大岫出生贫苦,却从小展现出对联天赋,如与父亲在河边洗澡时,对出“万里长江做浴盆”回应父亲的“千年古树当衣架”。长大后,他历经人间辛酸,虽才华得到李太师等赏识,连皇上也被其才气折服,但仕途坎坷,最终选择退隐修书。

剧中整理搜集了近二百副对联,包含了正对、反对、谜对、顶针对、离合对等多种对法,还将贺婚、祝寿、讽刺、判案等民间故事融入其中,充分展示了中国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的风采。该影片获得1991年十佳电视剧、海南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江西省优秀文艺作品奖等。

前不久老朋友许素田老师给我发来好几大篇精妙的对联与我分享,告我“中国的对联文化是一项伟大的艺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说我喜欢书法,不妨摘录点优美对联作为书法练习的素材。这个主意好,于是我摘录了一部分用书法写出来,感觉这真是一种艺术享受。现发上几幅,与大家同乐。

(2025年9月19日)

作者简介:杨俊亮,退役军官、北京市机关退休干部。自幼喜好文学艺术,数十万字文学、数千篇书法和摄影作品在各类媒体发表,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出版政论、诗歌、摄影作品集10余部。现为中国社会书画院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签约艺术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全国艺术家公示系统认证入网艺术家,中国馆藏级艺术家网首席艺术顾问。中国摄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俱乐部理事会会员。编写军事教材曾被评为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音乐作品(歌词创作)曾获得全军一等奖,全国三次金奖、一次银奖,被授予“中国优秀音乐(歌词)指导师”称号。先后被有关艺术部门授予“2021年当代书画界杰出贡献人物”、“优秀人民艺术家”、“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献礼香港回归艺术大使”,“作品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2023年“聚焦两会、德艺双馨书画名家”等荣誉称号。著有摄影书籍《书影心声》《美在心中》《灵动瞬间》,出版《石子集》《零落心香》诗歌散文集。

来源:丰融春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