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迎泽区科学教育“奇思妙问”成果展首站启幕:联盟聚力启新程,行在迎泽育新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20:07 4

摘要:2025年9月23日下午,太原市迎泽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奇思妙问”成果展(第一站)在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盛大开幕。本次活动以“‘启航筑梦 智创未来’——迎泽区第四联盟科学教育特色课程暨‘奇思妙问’成果展”为主题,汇聚山西省科技馆、太原市教育局校外监管科、太原市教研

2025年9月23日下午,太原市迎泽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奇思妙问”成果展(第一站)在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盛大开幕。本次活动以“‘启航筑梦 智创未来’——迎泽区第四联盟科学教育特色课程暨‘奇思妙问’成果展”为主题,汇聚山西省科技馆、太原市教育局校外监管科、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迎泽区科协、迎泽区教育体育局、迎泽区教研科研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导,第四联盟7所成员校校长,全区各中小学校分管科学教育负责人,以及第四联盟7校优秀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共同见证区域科学教育实践新成果落地,标志着一场以“问题”为核心的科学探索之旅正式开启。

科技赋能开新篇:虚实交融点燃科学热情

开幕仪式在一段融合虚拟数字人与真人主持的科技感表演中启动,嘉宾通过扫描专属二维码完成“云端启幕”。现场互动环节紧扣科学与艺术交融的主线:科学实验秀中,“液氮蘑菇云”腾空而起、“火焰掌”安全绽放,引发学生阵阵惊叹;科学教育成长故事情景剧里,区二实验学生真实演绎团队为解决“轨道转弯摩擦力”问题反复实验的过程,还原了“从好奇到求解”的探究日常;“奇思妙问角”的虚拟数字人“迎迎”则与学生实时对话,解答“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活”等问题,以科技互动激发探索兴趣。

问题链贯穿全程:三大版块解码“奇思妙问”生长逻辑

开幕仪式后,嘉宾与师生移步展厅,沿着“启梦—筑梦—圆梦”三大版块,沉浸式体验科学教育的“问题生长链”。三大版块环环相扣,完整呈现“问题生成—实践探究—成果转化”的科学探究闭环。

启梦园:集中展示学生围绕课程提出的原创性问题,如“轨道转弯时如何减少摩擦力?”“地铁窗户的玻璃为什么是圆角”等,并特别还原主问题发现场景,直观呈现学生从观察生活到提出疑问的思维跃动。

筑梦园:以互动体验为核心,通过现场实验、模型操作等形式,演示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将“问号”转化为“探路石”。

圆梦园:集中呈现问题解决后的实践成果,涵盖手工作品、研究报告、创意模型等,生动展现学生从“好奇”到“创造”的成长轨迹。

七校课程筑矩阵:校本实践厚植科学教育根基

作为迎泽区“行在迎泽”区本课程的典型实践,第四联盟自推进科学教育以来,始终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核心,立足各校文化底蕴与资源优势,打造出七大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区二实验学校“迎泽轨道探秘课程”深挖本土交通文化;马庄小学“知耕园课程”融劳动与科学于一体;滨河小学“物跨科用课程”打破学科壁垒;新西小学“古今科创探究课程”贯通历史与现代;起凤街小学“航空航天课程”播撒星空梦想;双南小学“南园耕读课程”传承农耕智慧;36附小“小初联动《科学脑洞本》课程”构建跨学段探究阶梯。

本次成果展以“奇思妙问”为主线,将七大课程有机串联,通过三大展区形成完整闭环,集中体现联盟校以课程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教育实践成果。正如迎泽区教研科研中心主任所言:“这不是一场成果的终结展,而是新问题的创生起点。”活动鼓励学生基于现有成果提出更深层次思考,既为课程迭代埋下伏笔,更切实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求欲。

联盟聚力向未来:以问促学深化科学教育实践

本次活动既是2025年全国首个科普月及祖国76周年华诞的献礼,也是迎泽区落实“双减”政策、深化科学教育的重要举措。项目由区教研科研中心统筹指导,第四联盟7校协同策划,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共建、问题共探”,集中破解科学教育“重知识轻实践”痛点。

“奇思妙问”项目于2024年底由迎泽区教研科研中心启动,旨在以问题导向的探究式学习,落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要求,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未来,迎泽区将持续以“奇思妙问”为切入点,推进科学教育特色课程融合实践,以问题深化校本探索,以联盟强化资源共享,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蓄力前行。 (田志忠 辛会云)

来源:大今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