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周报(第182期)丨香港交易所与香港证监会首次合办国际碳市场峰会;兴业银行发行3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2 04:09 1

摘要: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广州报道 实习生余忠梅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1、香港交易所与香港证监会首次合办国际碳市场峰会

4月15日,香港交易所与香港证监会首次合办国际碳市场峰会。峰会聚焦构建高效可信的碳市场生态圈,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致辞中强调,将凭借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及在构建亚洲国际资本市场方面的丰富经验,推动可持续金融创新。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分享中强调,碳市场发展与本港绿色金融生态圈整体布局息息相关。除了交易平台的基础建设,香港资本市场亦已建立起多元化的绿色及可持续投资产品体系。在完善市场基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对碳市场的认识与应用能力,让碳市场成为企业实现“净零”路上的实用工具。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与金融监管机构及业界紧密合作,完善碳市场生态系统,包括拓展产品与服务、优化交易机制及强化基础设施,推动碳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香港相关政府部门在国际绿色金融市场发出积极声音,反映了香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积极态度,也体现了其在全球绿色金融市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随着全球对绿色经济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香港的努力将有助于推动更多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到实现“净零”目标的过程中来。

2、全国首个自愿型碳减排领跑机制(VCER)在江门新会启动

近日,江门双碳实验室与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一带一路”,共同推动全国首个“自愿型碳减排领跑机制(VCER)”市场化。该机制通过碳核算标准化、开发数字化和交易市场化创新,为中小企业碳减排提供快速变现通道。

VCER机制突破传统碳信用开发周期长、成本高难题,研发出一套“碳资产开发+碳资产管理+碳资产应用”技术标准体系,为满足“双碳”目标和企业ESG管理的战略需求,提供高质量碳减排产品。目前,首期数字能源空气压缩站项目已实现审定碳减排量60,964.4吨二氧化碳当量,核查验证碳减排量8853.69吨二氧化碳当量,4家国内和国外企业通过场外交易获得碳资产,用于零碳工厂建设和组织碳中和。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首个自愿碳减排市场化机制落地,是资源碳市场在地方的创新实践,以标准化+数字化破解中小企业碳资产开发难题,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有助于解决传统碳信用开发的痛点,推动绿色行为价值在交易中得以实现。

3、上周碳价最高85.38元/吨

4月18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50414-20250418)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85.38元/吨,最低价80.25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五下跌5.79 %。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698,872吨,成交额57,232,972.30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800,000吨,成交额66,909,000.00元。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498,872吨,总成交额124,141,972.30元。

2025年1月1日至4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9,044,360吨,成交额769,797,172.97元。

截至2025年4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39,313,024吨,累计成交额43,802,524,276.48元。

1、兴业银行发行3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4月14日,兴业银行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发行规模30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70%。市场投资人积极踊跃,实现2.38倍超额认购。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根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将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五大领域: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据了解,兴业银行已连续六年保持MSCI ESG评级AAA级(境内银行业最高评级),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2.19万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9679亿元,保持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兴业银行2024年贷款余额位于股份行首位,且紧随四大行之后。此次发行3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在股份银行发行的金融债中属于金额较大的债券,低票面利率有助于降低绿色项目资金成本,定向投向五大绿色领域有助于加速信贷结构向低碳资产倾斜。

2、中国雄安集团首单绿色债券募集资金2亿元

4月16日,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募集资金2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1.8%,是雄安集团成立以来首单绿色贴标信用债券。

本期债券由中信证券牵头主承,中信建投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光大证券、银河证券联席主承,获得市场投资者的踊跃参与和认购,最终全场认购总数达6.25倍。据悉,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雄安集团子公司智慧能源公司能源项目运营。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笔债券发行体现了推动雄安新区绿色运营的决心。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智慧能源公司的能源项目运营,这与雄安新区作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定位紧密契合。

3、全国首单农村两水业务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落地长沙

4月16日,长沙县水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第一期)成功簿记。该债券简称“G25长水V”,发行规模2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2.39%,认购倍数达3倍,主体信用评级为AA,由江西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主承销商。该笔债券是全国首笔农村两水业务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债券体现了金融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体现了市场对绿色乡村振兴项目的高度认可和积极支持,有助于推动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来源:再坚持一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