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最有钱”院长被带走,31亿的财富从何而来?双重身份曝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9:46 1

摘要:这位身价31亿的董事长,同时还有另一重身份——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双重身份的曝光也让外界对这位院长的背景有了更多的好奇:这位被调侃为浙大“最有钱”院长的郁发新,31亿的财富究竟从何而来?

9月21日晚,科创板上市公司臻镭科技发布消息,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郁发新被湖北省黄石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目前无法履行董事职责。

这位身价31亿的董事长,同时还有另一重身份——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双重身份的曝光也让外界对这位院长的背景有了更多的好奇:这位被调侃为浙大“最有钱”院长的郁发新,31亿的财富究竟从何而来?

浙大“最有钱”院长被带走,31亿的财富从何而来?

郁发新自2006年1月起任职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至今已有近二十年,他并非普通教授,而是在学术界颇有建树的专家。郁发新的学术背景不一般,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和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曾在UT斯达康公司担任高级研发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工业界经验,这为他后来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2015年9月,臻镭科技成立,郁发新于2017年5月开始担任该公司董事。

公司改制为股份制后,他一直担任董事长职务。臻镭科技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和微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射频收发芯片、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数字相控阵雷达、综合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公司的产品作为核心芯片,曾大批量应用于多个装备型号,还亮相过70周年国庆阅兵和高科技成果展。正是这些高科技产品,为郁发新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2024年,他从公司领取的税前报酬为96.08万元,这只是冰山一角。真正令人瞩目的是他持有的股票——2025年半年报显示,郁发新持股约4500万股,占比21.04%。按照臻镭科技9月19日的收盘价69.5元/股计算,他的持股市值高达约31亿元。

臻镭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是接到郁发新家属的通知才得知他被留置的情况。公司强调控制权没有变化,日常经营由高管团队负责,董事长暂时无法履职期间,由董事张兵代行职责。公司还声明没有收到任何机关要求配合调查的文件,不了解调查进展和结论,并表示此事对公司正常经营没有重大影响。

尽管实际控制人出事,但臻镭科技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却非常亮眼。公司上半年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73.6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231.97万元,同比增长1006.99%。

网友评论:不能既贪恋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光环,又不遗余力地敛财

郁发新被留置的具体原因目前尚未公开,但资本市场已经迅速作出反应,9月22日早盘,臻镭科技股价大跌超13%,无论原因如何,浙大院长被带走的消息,终究是撕碎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经商的最后一层遮羞布。

网上已经有网友对此表达了不满,认为要么当教授,要么当企业家,不能既贪恋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光环,又不遗余力地敛财,这与教育工作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高校工作者与企业家身份一定是矛盾的吗?实际上,高校教师特别是理工科教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并不鲜见,也是国家鼓励的方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支持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创办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高校工作者与企业家身份并非天然矛盾,二者结合甚至可能产生协同效应。教授拥有前沿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视野,能够将学术创新引入产业应用;而企业家身份则有助于将科研成果实现市场价值,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从这个角度看,郁发新这样的"双栖人才"本应成为科技创新的典范。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这种双重身份可能带来的利益冲突。教授兼任企业家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将高校资源与个人商业利益混为一谈。可能存在利用学校实验设备、人力资源为私企服务,或者将国家科研经费变相用于企业研发等问题。这不仅涉及学术道德,还可能触及法律红线。

高校教育工作者经商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明确边界和规则,同时也要明确区分学术研究和商业活动,避免不当利益输送,保证科研资源不被滥用,才对得起高校教育工作者这份职业的光环。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琳琳聊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