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力到物理交互!阿里3800亿AI基建+英伟达合作,要开启黄金十年!AI基建概念先睹为快?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8:54 3

摘要:全球AI服务器绝对龙头,2025Q1市占率高达46.6%,手握500余项液冷专利,"天池"基地年产10万台液冷服务器,订单已排至2026年。阿里算力扩容直接拉动服务器需求,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2025Q1营收同比激增165.3%,净利润增长52.8%。其液冷方

1. 浪潮信息(000977.SZ)

全球AI服务器绝对龙头,2025Q1市占率高达46.6%,手握500余项液冷专利,"天池"基地年产10万台液冷服务器,订单已排至2026年。阿里算力扩容直接拉动服务器需求,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2025Q1营收同比激增165.3%,净利润增长52.8%。其液冷方案适配英伟达芯片,与阿里-英伟达合作形成技术协同,将深度受益于3800亿基建计划带来的批量采购订单。

2. 工业富联(601138.SH)

英伟达GB200服务器独家代工厂,2025年预计出货4万台,单台价值300万美元,仅该订单就贡献千亿级营收。公司在泰国、匈牙利布局海外基地,规避地缘风险的同时贴近全球客户。阿里与英伟达深化合作后,AI服务器产能需求暴涨,作为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厂,其制造能力无可替代。2025Q1营收1604亿元,同比增长35.2%,盈利稳定性极强。

3. 中科曙光(603019.SH)

国产智算基建领军者,浸没式液冷服务器PUE低至1.04,全球最优,国内液冷市占率35%,主导80%智算中心建设。2025年订单超150亿元,同比增长35%,刚中标移动45亿液冷大单。阿里推进AI基建时需平衡自主可控与国际合作,公司作为国产替代核心力量,既能提供液冷基础设施,又能依托"曙光云"参与算力运营,成为阿里基建的重要互补伙伴。

4. 中际旭创(300308.SZ)

光模块全球龙头,800G产品市占率超30%,1.6T产品已批量供货,深度绑定英伟达、阿里云等核心客户。AI算力指数级增长带动光模块需求爆发,每万台AI服务器需配套数千个高速光模块。阿里计划10倍扩容数据中心,光模块作为算力传输核心部件,公司将直接受益。2024年光模块业务营收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60%,技术壁垒与客户粘性形成双重护城河。

5. 英维克(002837.SZ)

国内液冷散热绝对龙头,客户直接覆盖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间接浸没式液冷方案获Intel认证。随着AI服务器单机柜功率从15kW飙升至120kW,液冷成为散热刚需,公司2024年液冷业务增速超200%。阿里数据中心能耗扩容10倍,散热成本占比将从15%升至30%,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有望复制此前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增长曲线,订单能见度已达2026年。

6. 新易盛(300502.SZ)

高速光模块核心玩家,800G产品市占率25%-30%,1.6T光模块通过LPO+CPO技术创新切入微软供应链,同时与阿里云保持深度合作。阿里与英伟达合作推动的Physical AI需要海量数据传输,对光模块速率与稳定性要求更高,公司1.6T产品刚好匹配这一需求。20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45%,海外业务占比超60%,可同时受益于全球与国内AI基建浪潮。

7. 深南电路(002916.SZ)

封装基板国产替代先锋,16层ABF载板已实现量产,20层及以下产品具备批量供应能力。AI芯片性能升级推动封装基板向高层数、高密度发展,全球产能高度集中,国产率不足5%。阿里加大算力芯片投入,必然带动上游封装材料需求,公司作为国内少数突破高端载板技术的企业,将承接国产替代红利。2025Q2营收同比增长28%,毛利率提升至22%,增长动能强劲。

8. 高澜股份(300499.SZ)

液冷方案多元化供应商,覆盖冷板、浸没、集装箱式全技术路线,与阿里云合作项目毛利率高达43.4%。公司液冷业务增速连续3季度超100%,在互联网数据中心领域已形成差异化竞争。阿里数据中心分布广泛,不同区域对散热方案需求各异,公司多元化产品矩阵可精准匹配,有望从阿里基建中获得持续订单,2025年液冷业务营收有望突破15亿元。

AI存储核心标的,主攻高容量、高速度的企业级SSD,2025Q2营收同比增长38.2%,在AI服务器存储领域市占率提升至8%。Physical AI产生的仿真数据、多模态数据对存储容量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阿里构建全链路AI平台必然配套存储扩容。公司与阿里云合作开发定制化存储方案,2025年已进入其供应链核心体系,预计全年来自阿里的订单占比将达25%。

10. 启明星辰(002439.SZ)

AI安全龙头,市占率A股第二,政务云安全方案市场份额第一,深度参与阿里云安全生态建设。AI基建扩容伴随数据安全与模型安全风险,阿里与英伟达合作涉及海量敏感数据处理,亟需强化安全防护。公司推出的AI入侵检测系统已适配阿里云PAI平台,可实时监测模型训练中的异常行为,2025H1安全业务营收增长32%,来自云厂商的收入占比提升至30%。

11. 紫光股份(000938.SZ)

全栈网络设备供应商,发布51.2T CPO交换机与液冷服务器,国内服务器市占率4.3%,海外业务快速扩张。AI数据中心需要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支撑,公司CPO交换机技术领先,可降低网络能耗40%,完美匹配阿里10倍能耗扩容后的绿色需求。同时,其子公司新华三与英伟达在网络设备领域有合作,可借力阿里-英伟达联盟实现业务突破,2025年海外订单增长50%。

网络安全市占率A股第一,2023年营收64.42亿元,在APT攻击防御、政企安全领域技术领先。阿里推进ASI时代建设,智能体与机器人交互将产生新的安全漏洞,公司推出的AI安全运营平台已与阿里云集成,可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AI相关安全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70%,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有望持续受益于阿里基建的安全投入。

13. 北京君正(300223.SZ)

AI存储芯片核心企业,2025Q2营收11.89亿元,同比增长8.1%,净利润增长17.22%,其存储控制芯片适配主流AI服务器。随着阿里数据中心存储容量扩容,存储芯片需求同步增长,公司产品以低功耗、高稳定性著称,已进入阿里云供应链。同时,公司在边缘计算芯片领域布局,可匹配阿里Physical AI在边缘端的部署需求,形成"云端+边缘"双重受益格局。

网络安全市占率A股第三,专注AI应用与系统安全防护,推出基于大模型的威胁检测平台。阿里与英伟达合作推动的仿真测试、强化学习等场景,对模型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要求极高,公司的AI安全审计方案可实现全流程监控。2025年以来,公司已获得阿里云3笔安全服务订单,金额累计超2亿元,业务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AI数据管理龙头,2025Q2营收同比增长13.87%,其大数据平台可支撑Physical AI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阿里构建全链路AI服务体系,亟需高效的数据治理与分析工具,公司产品已适配阿里云PAI平台,可提供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等核心能力。随着阿里AI应用落地加速,数据管理需求将爆发式增长,公司有望成为阿里AI生态中的核心数据技术供应商,2025年合作收入预计增长60%。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汇总基于网络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