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3亿港元救急背后,百果园们如何应对生死转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8:56 3

摘要:9月21日晚间,百果园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拟以每股1.17港元配售2.795亿股,较当日收盘价折让约19.31%,预计筹资约3.25亿港元(约合2.98亿元人民币)。

文|新消费财研社

水果连锁巨头百果园正在经历上市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三年战略频繁摇摆、创始人争议言论、加盟商大规模退出,正在侵蚀这家高端水果零售商的根基。

9月21日晚间,百果园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拟以每股1.17港元配售2.795亿股,较当日收盘价折让约19.31%,预计筹资约3.25亿港元(约合2.98亿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这笔资金中,约61.5%将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30.8%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仅有7.7%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此举暴露了“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如今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上半年亏损超3亿,债务压力大增

百果园的财务健康状况令人忧虑。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流动负债40.93亿元,非流动负债7.26亿元。关键的经营性现金流,由去年同期的净流入2.78亿元转为今年的净流出1.23亿元,显示公司自身“造血”能力隐忧。此外,百果园的资本负债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89.3%攀升至103.5%,债务压力增加。

2025年8月,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面对“水果价格过高”质疑时表示:“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

从最新业绩来看,余惠勇为他的“不迎合”付出了惨痛代价。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3.76亿元,同比下滑21.8%;归母净亏损达到3.42亿元,这是百果园上市以来的首次半年度亏损。

纵观近三年业绩,百果园的滑坡趋势明显。2023年,该公司营收增速骤降至0.69%;2024年,公司归母净亏损为3.86亿元,迎来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盈利能力指标全面恶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率为8.1%,而上年同期利润率为1.5%。

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上半年百果园的毛利率暴跌至4.9%。这源于百果园正经历艰难的战略转型。2024年下半年,百果园启动“高品质高性价比战役”,通过“好果报恩”活动强化价格竞争力。

该活动每月精选一款高关注度、高价值的果品作为引流产品,以成本价或微利销售,旨在提升顾客复购率与品牌认可度。但这直接导致公司毛利率承压,成为当期利润亏损的主因之一。

2025年,百果园继续推进“头雁计划”,自4月起每月精选2-3款高毛利产品,通过集中营销资源、门店专项指导及销售激励,集中拉动其销售。这种战略摇摆反映了公司在高端定位与市场接受度之间的艰难平衡。

门店收缩超1600家,加盟商面临盈利难题

与业绩下滑同步的是,百果园的门店数量也正在急剧减少。

据财报披露,百果园的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的6025家锐减至2025年6月的4386家,收缩幅度达27%。这意味着在一年时间内,百果园净减少了1639家门店。

对此公司解释称,闭店主要是“优化门店网络所做的主动战略选择”,关闭低效门店不是收缩,是资源的再配置。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加盟商盈利能力下降是关店潮的重要原因。

据公开报道,多位百果园加盟商透露因为难以承受经营压力和亏损,选择了主动退出。还有加盟商表示,百果园通过让加盟商压货,变相将亏损转移给加盟商,同时也打乱了加盟商的销售节奏。

据悉,如今百果园正尝试通过多项门店支持政策吸引加盟商,包括开业补贴、特许权使用费减免、开店成本压缩等,但如果无法让加盟商真正盈利,未来拓店计划将依然坎坷。

2024年初,余惠勇曾雄心勃勃地宣布“黄金十年”战略——未来十年内营收突破千亿元、线下门店超过万家。如今仅仅过去一年半,百果园门店数量不增反降 千亿目标显得遥不可及。

新消费财研社注意到,在一片惨淡的中期财报数据中,百果园的线上渠道成为少有的亮点。

截至2025年6月末,通过抖音直播间渠道下单购买百果园水果的客户总数约187万,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4.47%。抖音渠道零售销售额为5349万元,同比增长约29.32%。使用微信小程序的用户累计达7858万人次,同比增长13.24%。

然而,这种增长能否持续下去也考验着百果园的战略定力。随着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的崛起,山姆投入9亿元补贴推出“长期降价清单”,盒马鲜生主打“日日鲜”低价水果,百果园的高端护城河正在被彻底瓦解。

行业变局之下,水果零售的未来之争

百果园的困境折中国水果零售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传统连锁模式依赖的渠道壁垒被社区团购打破,供应链效率的比拼从单一企业能力转向商业模式创新。例如,朴朴超市“以销定采”的轻资产模式,相比百果园的重资产供应链更具灵活性,3%的损耗率甚至低于百果园的水平。

这种变革催生了新的竞争规则。头豹研究院指出,未来水果零售企业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三个方面:全产业链布局能力、供应链效率以及多渠道触达能力。百果园虽在产业链布局上仍有优势,但其供应链效率已不占优,渠道结构也过于依赖线下。小象超市等新进入者凭借互联网巨头的流量与资本支持,正在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技术创新成为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2025 年区块链技术在水果溯源中的普及应用,使得品质管控不再是大型连锁企业的专属优势;无人零售技术的推广则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剧竞争。当技术逐渐抹平传统优势时,百果园需要重新思考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既为水果零售企业提供了优质货源保障,也提高了行业标准和合规成本。地方政府对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客观上降低了行业整体运营成本,但也让后发企业得以快速追赶。在这种环境下,百果园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渐弱化。

展望未来,水果零售行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传统连锁、社区团购、电商平台等多种模式将长期并存,企业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细分市场定位。

因此,百果园若想重回增长轨道,可能需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重构供应链体系,在重资产与轻运营间找到平衡;二是提升线上渠道占比,实现线上线下真正融合;三是优化加盟管理,增强体系稳定性;四是重塑品牌价值,在品质与价格间建立清晰认知。

水果零售行业的变局本质上是效率革命与体验升级的双重变奏。百果园的3亿港元筹资或许能解一时之困,但要实现真正的重生,还需完成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

来源:蓝鲸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