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行书致顾元庆札》欣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8:51 2

摘要:上海博物馆藏的文嘉《行书致顾元庆札》,纵38厘米、横34厘米,虽为尺牍小品,却藏着明代文人书法的雅致风骨与生活温度。这帧手札是文嘉致友人顾元庆的日常通信,字里行间既有事务交代的平实,又有翰墨流淌的意趣,堪称“无意于佳乃佳”的典范。

上海博物馆藏的文嘉《行书致顾元庆札》,纵38厘米、横34厘米,虽为尺牍小品,却藏着明代文人书法的雅致风骨与生活温度。这帧手札是文嘉致友人顾元庆的日常通信,字里行间既有事务交代的平实,又有翰墨流淌的意趣,堪称“无意于佳乃佳”的典范。

文嘉身为“明四家”文徵明之子,书法承袭家学却不囿于成规。此札行书笔意灵动,起笔收锋藏露相宜,如“家君”“佳扇”等字,笔画清劲却无生硬之感,墨色浓淡相间,显露出书写时的自然心境。行距疏朗、结字匀称,既保有文人书法的端庄,又带着日常通信的随性——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反倒让笔墨间的真情更易流露。

从内容来看,这帧手札满是文人交往的温润。文嘉直言“家君日来偶有小事,所委佳扇尚未画得”,坦诚告知事务进展;又提及“前承书示雲林事,谢谢”,对应顾元庆所著《雲林遗事》,可见二人常以倪瓒事迹相谈,是志趣相投的知己。这种“谈琐事而不俚俗,论雅事而不晦涩”的交流,恰是明代文人生活的缩影。

顾元庆作为藏书家、著述家,与文嘉的往来,本就是文化圈层的雅事。这帧手札不仅是书法作品,更像是一份“文人生活切片”——它让我们看到,书法于古人而言,从来不是孤立的艺术,而是融入日常、承载情感的载体。如今展于上博,仍能让观者透过笔墨,触摸到六百年前文人之间的温厚情谊与笔墨风流。

释文

家君日来偶有小事,所委佳扇尚未画得,二十一二可令人来取之,当不虚来使也。前承书示雲林事,谢谢!嘉奉复。大石先生契兄。

顾元庆(1487-1565),字大有,号大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藏书颇丰,且著述甚多,曾撰《雲林遗事》一卷,专门记述元代画家倪瓒(号雲林)的生平事迹,故手札中文嘉提及“承书示雲林事”,即指顾元庆此前曾书信告知相关内容。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