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办理临时登机证明太快了,谢谢你们!”旅客施先生惊喜地说。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航站楼警务室里,他仅用1分钟就拿到了纸质二维码临时登机证明。
“现在办理临时登机证明太快了,谢谢你们!”旅客施先生惊喜地说。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航站楼警务室里,他仅用1分钟就拿到了纸质二维码临时登机证明。
这个位于T2航站楼候机大厅“C位”的警务室,是厅机场公安局龙洞堡国际机场派出所近期刚刚完成全面升级的服务站。它整合了报警、纠纷调解和便民服务三大功能,成为机场公安服务旅客的“前沿阵地”。民警打趣说:“我们是机场里的‘万能服务站’。”
“党建红”引领“公安蓝”
走进机场派出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醒目的党建标语。这个派出所有个特点:警力配备在全国省会机场公安机关中排名末位,但工作效率却名列前茅。
龙洞堡国际机场派出所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派出所工作和队伍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
派出所以构建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关键,通过“两队一室”改革,让有限的警力发挥最大效能。党委成员对口联系帮扶、机关警力下沉一线,这些创新做法还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
创新服务破解“人潮难题”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作为全国35家千万级机场之一,今年暑运期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单日旅客吞吐量超过8万人次的天数累计达27天,三次刷新历史纪录。面对持续高位运行的客流压力,龙洞堡国际机场派出所创新推出“加减乘”工作法,巧妙破解保障难题。
“一窗通办”做减法。全面升级航站楼警务室,将警情接处、纠纷调解、便民服务三大功能整合归一,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一网速办”做加法。在贵州公安APP嵌入民航业务模块,临时乘机证明等需求动动手指就能办理,实现“指尖办、随时办”;“一站服务”做乘法。充分发挥空港枢纽优势,为过往民警提供停车、休息等暖心保障,营造“家一般”的支持氛围。
这套组合拳,在客流高峰中稳稳托起了安全与服务的天平。
既是“调解员”又是“守护神”
安检通道旁,带着孩子的母亲手忙脚乱整理婴儿车,白发老人对着电子设备不知所措;登机口区域,延误广播引发焦躁的骚动,遗失行李的旅客急得满头大汗……
在繁忙的机场航站楼里,每天上演着人生百态,民辅警们不仅维护秩序,还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立足机场旅客求助多、航延纠纷多、劳资纠纷多的实际,厅机场公安局龙洞堡国际机场派出所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延伸“治安流动观察哨”感知触角、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室”、紧盯航延事件织密“地空预警信息网”,探索建成“一哨一室一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
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便民服务的同时,派出所对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
“遇到航班延误等情况,我们理解旅客的心情,但冲击登机口等过激行为必须制止。”民警表示,他们处理的妨害民航运输秩序案件,处罚率和严处率均位居全国千万机场前列。
龙洞堡国际机场派出所以落实预防警务工作体系、提升“一管三防”能力建设为抓手,坚持驻场武警、治安特巡警、警犬及内保力量“四维联动”,确保了贵阳机场空防安全和社会治安形势的持续平稳。
派出所自编自导的《捕鸟行动》反诈宣传片,还获得了全国民航系统反诈优秀视频奖。针对机场“喊客揽客”的顽疾,厅机场公安局龙洞堡国际机场派出所开发的培训课程获得公安部认可,并向全国推广。
夜幕降临,航站楼内依然灯火通明。警务室的那盏灯,如同一位永不疲倦的守望者,与来来往往的旅客相伴。从清晨第一班航班起飞,到深夜最后一班航班降落,民警们用“最少”的警力,守护着贵州连接世界的“空中门户”,让每一位旅客的旅途都充满安心与温暖。
来源:贵州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