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入职后发现,这人要么是 “嘴强王者”,开会时布拉布拉布拉,讲一堆,干活时推一下动一下;要么是 “玻璃心大神”,批评两句就撂挑子,最后把团队节奏全打乱,你说这亏不亏?
有的老板招人跟拆盲盒似的,看简历上写着 “五年经验”“九八五毕业” 就两眼放光,以为捡到宝了。
结果入职后发现,这人要么是 “嘴强王者”,开会时布拉布拉布拉,讲一堆,干活时推一下动一下;要么是 “玻璃心大神”,批评两句就撂挑子,最后把团队节奏全打乱,你说这亏不亏?
其实啊,这种只看简历表面的思维根本不对,因为真人才从来不是靠学历和年限 “包装” 出来的,而是靠骨子里的特质 “撑” 起来的。
识人不是看简历多光鲜,而是抓准 “四特质”—— 躬身入局的态度、吃过苦的韧劲、谦卑的格局、有底线的使命感,这才是筛出真人才的关键。
之前榕树家拓展同城直播业务时,急着找靠谱的达人合作,要是找不准人,不仅耽误业务推进,还可能浪费不少时间和资源。
要是换了别的员工,可能会说 “我没资源,找不到” 或者 “等我问问朋友”,结果就是拖拖拉拉没结果。
但这家公司的一个员工,叫李明,家里条件普通,却特别想做出成绩,他跟老板聊完需求,当天晚上就行动了。
直接在达人后台给二十多个目标达人留言,说 “中国最大中医诊所的老板想找您合作,我是他助理,麻烦尽快联系”,最后真的拉群对接成功了。
要知道他之前根本不认识这些达人,全靠主动出击。
要是你遇到这种急需对接资源的事,你会像李明这样立马行动,还是会找各种理由拖延呢?
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内容,真正的人才不是靠简历 “包装” 出来的,而是靠实际行动和内在特质 “证明” 出来的,抓准这些特质,才能避免招错人、用错人,让团队越带越强。
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了具体的方法,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方法一、看是否 “出身平衡 + 脑子灵光 + 躬身入局”
这里说的出身平衡,不是看对方有没有钱、有没有背景,而是看他是不是哪怕出身普通,也憋着一股劲想改变命运。
更关键的是,他不只会想,还会立马干,也就是 “躬身入局”。
就像李明那样,遇到要找达人的需求,不找借口不拖延,当天就用办法对接资源,把结果递到老板面前。
反观有些年轻人,嘴上喊着要逆袭,让他办点具体事,要么说 “我不会”,要么说 “等明天”,这种光说不做的人,态度就不过关。
比如公司要做活动缺物料,躬身入局的人会当天查三家供应商,对比价格和质量,把方案交上来;而不想入局的人,只会说 “我不知道去哪买”,这样的人再聪明也没用,根本不值得重点培养。
方法二、看是否吃过 “三种苦”
能成大事的人,大多吃过三种苦,少一种都差点意思,分别是身体的苦、财务的苦、尊严的苦。
身体的苦很好理解,就是那种 “劳其筋骨” 的日子,比如创业时天天熬夜赶方案,跑业务时顶着大太阳跑遍半个城,没经历过这种 “累到极致” 的人,稍微碰到点困难就容易躺平。
财务的苦不是说穷过就行,是那种真的为钱犯难过,比如欠着信用卡还不上,想做事却没启动资金的窘迫,这种苦能让人知道钱难赚、事难办,以后做事才不会眼高手低。
最关键的是尊严的苦,被最亲的人背叛、被看重的人看不起、被信任的人背后捅刀,这种苦能磨掉人的傲气,还能让人看懂人心。
比如有的员工之前被合伙人坑过,后来跟人合作时,既懂得防风险,又懂得珍惜真心,而没吃过这些苦的人,遇到挫折可能直接 emo,碰到利益就红眼,你敢把重要的事交给他吗?
方法三、看是否有 “谦卑的格局”
现在很多年轻人,稍微有点能力就飘得不行,说话鼻孔朝天,做事毛毛躁躁,一点不顺心就甩脸子,这种人根本没法长久合作。
真正的高手恰恰相反,越能成事越低调,越知道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就像榕树家老板说的,他越往后做越觉得自己不懂的多,反而更愿意听别人的意见。
比如有的主管,下属提的建议合理就会采纳,不会因为自己是领导就固执己见;而骄傲的人,做项目时明明下属指出方案有漏洞,却非要按自己的来,最后出了问题还甩锅。
谦卑的人做事稳、能容人、还肯学习,跟这种人合作,你不用天天担心他拆台,反而能一起补短板,特别适合当合伙人。
方法四、看是否 “节制欲望 + 使命感驱动”
这一点最关键,要是遇到能做到的人,你可真捡到宝了,这种人就是能跟你走到底的 “命运共同体”。
这里说的节制欲望,不是说他不图钱,而是他不会只盯着眼前那点利益,不会为了赚快钱丢了底线。
使命感驱动,就是一说起公司的目标、团队的愿景,他眼里是有光的,哪怕这事暂时不会干,也会主动学、主动扛。
比如公司要开拓新市场,需要先铺垫半年,短期内没收益,只看利益的人会直接跳槽去赚快钱;而使命感强的人会跟着一起熬,因为他信这个市场有价值,信跟你一起能做成事。
这种有道德感、能管住自己欲望的人,不是普通员工,是能跟你同生共死的 “战友”,碰到了千万别放过。
以后招人或者带团队,别再只盯着简历上的学历和经验,多观察这四个特质,遇到符合的人一定要重点培养、留住。
毕竟招错一个人,可能毁了整个战略;找对一个人,可能帮你把团队带得越来越强。
识人的核心不是找 “完美简历”,而是找 “靠谱特质”,抓准四特质,才能组建能扛事的好团队。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关注我。这里有每日更新优质的认知感悟、商业案例分析、市场销售策略、历史故事和前沿科技资讯,期待与您一同探索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来源:智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