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生产队:白天大家搞生产,晚上没有电,农民都干了些什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8:26 1

摘要:那个年代,每天晚饭后都会前往队部记录工分,之后便开始进行政治学习。如果有文件就学习文件,没有文件则学习报纸。有一次,在学习批判形而上学时,一位社员向工作组成员询问什么是形而上学。工作组成员回答说,形而上学就是在形式上学习,并不是从内心深处去学习。我当时强忍住没

回顾当年,那个被称为生产队的特殊时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段独特篇章。尽管当时生活贫困,但勤劳的人民依然用双手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无数动人的故事。

那个年代,每天晚饭后都会前往队部记录工分,之后便开始进行政治学习。如果有文件就学习文件,没有文件则学习报纸。有一次,在学习批判形而上学时,一位社员向工作组成员询问什么是形而上学。工作组成员回答说,形而上学就是在形式上学习,并不是从内心深处去学习。我当时强忍住没有笑出来。年终时,社员根据工分多少进行分红,分配公平合理,整个生产队几百人和睦相处,无任何纷争,真是一个和谐的时代!

队委会每周召开一次会议或社员大会,总结前期工作情况,并讨论和安排下一周的农事活动。为了避免占用劳动时间,会议通常在雨天或傍晚举行。男人们或站或坐,屋内烟雾缭绕;女人们则编织毛衣或缝制鞋底,场面热闹非凡。会议结束后,大家各自回家,准备第二天的工作。

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当时的记忆是生活较为贫困。在生产队劳动非常辛苦,尤其秋收时节还需夜间劳作。饮食、穿着和居住条件都相当简陋。那个年代的人,团结,互帮,友爱,思想单纯,积极向上,生活充满阳光。

六七十年代,农村地区根本没有电,晚上除了夏天的星星月亮外,其它季节多数乌灯黑火的,天黑没事可干,都是围着一堆人在闲谈说笑讲故事的。有人讲述,晚饭后,全村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天气热时,他们摇着葵扇;天冷时,围在火堆旁。尽管那时生活略显艰苦,但过得非常踏实,没有过多的压力。生产队是很健康,很和谐,很热闹的,社员们,乡亲们都很亲切,那时候的人们,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亲切感。

在生产队劳动有苦有累也有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有时上夜校学文化,有时打在麦场看电影。生活上也没有压力!尽管那个年代生活艰苦,物质匮乏,但人民群众的生活依然充满阳光和热情。大队每周放映一场电影,每天通过广播播放新闻和歌曲。

当时,我们这里的每个大队都有文艺宣传队,公社和学校也不例外。我曾参与其中,负责唱歌、跳舞和拉二胡。每逢假期,尤其是寒假,我们都会加入公社或大队的队伍,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们表演,深受大家欢迎。春节和国庆节期间,还会举办文艺汇演,各队伍都会挑选最精彩的节目参加,场面非常热闹。

那时的童年时代真好,无忧无虑,各种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抓鱼,摸虾,光屁股的游泳……夏日夜晚,院子里的大人和孩子们都聚集在那棵大黄梅树下乘凉。有人手持竹编扇子,轻轻扇动,还有人在闲聊,孩子们则欢快地嬉戏。当月亮升起时,大家各自回到屋里休息。夜晚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那时正值夏季,我家房子后面非常凉爽。孩子们在地上铺上席子,仰望星空,数着星星,辨认过天星、北斗星、牛郎织女星。没有月亮的夜晚,星星显得格外多。仰望银河,仿佛能听到河水奔腾的声音,不时有流星划过天际。至今,我仍渴望回到乡下,寻找童年的回忆。不知是否还能找回?

来源:旺仔甜妹妹84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