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周期 邮储银行锻造韧性经营内生力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8:04 1

摘要:财报显示,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94.46亿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同),同比增长1.50%;实现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双双实现正增长。更值得注意的是,总资产、总负债站上新台阶,分别突破18万亿元、17万亿元,存贷款增速均居大行前列

在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持续收窄、资产质量压力上升的背景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稳健且亮眼的答卷。

财报显示,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94.46亿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同),同比增长1.50%;实现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双双实现正增长。更值得注意的是,总资产、总负债站上新台阶,分别突破18万亿元、17万亿元,存贷款增速均居大行前列。

数字背后展现出的是邮储银行独特的经营韧性。这种韧性不仅体现在财务指标上的稳健,更体现在战略执行、结构调整与能力建设上的穿透力。透过这份半年报,可以看到邮储银行如何在行业承压中打开局面,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从而锻造出穿越周期的内生力量。

“量、价、险”动态平衡

当前,息差收窄是全行业面临的共性难题。上半年,邮储银行通过加强资产负债两端的主动管控和精细管理,实现净息差1.7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9.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9%;上半年存款突破16万亿元,达到16.11万亿元,增长5.37%,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296.23亿元,增长13.86%。

均衡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得益于邮储银行“主动管理”的长期积累。从资产端来看,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邮储银行信贷投放保持稳健增长。在公司贷款方面,邮储银行积极挖掘前景良好、潜力较大但金融供给相对不足的薄弱环节和市场缝隙,系统总结“十大市场缝隙”作为全行公司业务营销重点,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在信贷审批环节,通过深化行业研究、应用“看未来”审贷技术,精准识别具有成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客户;在县域市场方面,充分发挥渠道下沉优势,积极服务各地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负债端,邮储银行持续巩固了稳定、低成本、多元化的存款核心竞争力。对公存款方面,通过强化主办行综合开发与链式拓客,深耕产业链与供应链上下游客户,公司存款同比增长14.53%,高于行业平均11个百分点。零售方面,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能力建设,依托支付结算和资产配置等服务吸引资金沉淀,带动AUM增长9%。

邮储银行还把握同业存款利率自律机遇,重点拓展低成本同业活期存款,上半年同业存款增长超1200亿元,形成新的高效增长点。同时,积极拓展自营存款,上半年同比多增近1300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为资产负债“有效扩表”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市场环境的挑战,邮储银行更加注重信贷投放“量价险”平衡与价值创造,该行较早意识到零售贷款面临的挑战,自去年起全面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与模型,并强调“算清账再做”,通过详细测算23个贷款品种的RAROC,在业内率先叫停“高息高返”车贷业务。尽管短期内业务增速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期发展质量得到巩固。也正是通过量、价、险的动态平衡,邮储银行在承压环境中稳住了息差表现,为营收和利润的稳定奠定了基石。

“零售、公司、资金资管”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邮储银行以零售见长,但单一依赖零售在当下并非最优解。近几年,邮储银行持续推进“零售、公司、资金资管”三大支柱的均衡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健的“批零联动”格局。

上半年,邮储银行公司金融成为最大亮点。公司贷款41902.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10.98亿元,增长14.83%;公司存款18858.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96.23亿元,增长13.86%,增速均居大行首位。公司板块中收同比大增42%,其中投行业务增长48%,交易银行增长34%。这意味着,公司金融不仅在规模上快速追赶,更在盈利贡献和风险管理上实现突破。

零售板块则继续保持稳健。零售信贷同比增速高于行业平均0.45个百分点,零售AUM规模17.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6%。财富客户群体持续扩容,其中资产50万元以上的富嘉客户和资产600万元以上的鼎福客户贡献了今年近六成的新增AUM,两类客户数较上年末分别大幅增长11%、21%。

在低利率背景下,邮储银行还探索更加灵活多元的资产负债策略,精准择时主动扩表,及时捕捉市场波动中的增收机会,资金资管业务屡创佳绩。同业融资余额突破9000亿元,质押式同业存款突破1000亿元,高收益的商票贴现量突破800亿元;票据流转交易能力显著提升,票据非息收入12.5亿元,居市场前列,同比增长超过34%。金融投资规模实现稳健增长,债券和同业存单等金融资产规模增加。其中,债券投资47782.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3.27亿元,增长3.03%;同业存单4656.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8.69亿元,增长10.93%。

三驾马车并进,既平衡了业务结构,也拓宽了价值创造空间,帮助邮储银行有效抵御单一业务波动带来的风险。

以科技与风控支撑可持续发展

银行能否穿越周期,取决于其内生能力建设。邮储银行在风险管理和科技赋能方面持续投入,正逐步将这些能力转化为经营韧性的核心。

在风控方面,邮储银行坚持风险为本,持续完善“全面、全程、全时、全域”的风险管理体系,全力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强化重点领域监测,加大风险约束和化解处置力度,打造更加主动的风险管理能力。邮储银行还不断迭代零售信贷模型,推动全国集中审批改革,利用数据交叉验证防范弄虚作假,强化催收与不良处置。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0.92%,继续保持优秀水平;拨备覆盖率260.35%,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同时,邮储银行深入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扎实提升智能风控水平,持续完善风险差异化定价体系,深化行业研究,加快“看未来”技术推广应用,深度挖潜优质客户,批复客户10629户,同比增长41.17%;批复金额2.40万亿元,同比增长261.21%。

在科技方面,邮储银行数字化建设能力持续提档升级,完成了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的首批业务功能投产上线。上线以来,系统负载峰值提升超10倍、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日终跑批时间缩短90%,为全行数万亿资金业务资产稳健运行筑牢安全防线。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积极构建具有邮储特色的全域数据资产底座,以每日10万余个批量作业处理30亿行为数据,有效支撑智能外呼、反欺诈、反洗钱等多样化业务场景创新。比如在智能外呼应用方面,以全域数据资产体系驱动主动授信业务模式,探索“大小模型”协同的智能外呼新范式,洞察消费市场,依托日均130万通外呼通道,精准触达主动授信客户。

邮储银行还全面布局大模型建设应用,融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开展前中后台各领域230余项大模型场景建设。凭借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优秀实践,邮储银行连续两年荣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

这些内生能力的建设,不仅提升了邮储银行当下的经营质量,更为未来的跨周期发展积蓄了力量。

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

邮储银行的韧性,还在于其与国家战略的高度契合。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邮储银行正在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

邮储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凭借遍布城乡近4万个营业网点形成的渠道网络,服务超6.7亿个人客户,形成普惠金融差异化特色化核心优势。邮储银行着力将普惠金融打造成最大的特色、最突出的优势,加快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普惠金融标杆行。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4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万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均居国有大行前列。

在科技金融方面,邮储银行建立“专业型+特色化+示范性”多层次科技金融专业机构体系,成立一批科技金融事业部,聚焦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为高成长性优质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0万户,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300亿元,本年净增超900亿元。

邮储银行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和绿色金融部门等绿色金融机构45家,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60个百分点。

养老金融方面,邮储银行加快形成特色优势,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超千万户,缴存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8.85%;积极打造“523”综合营销服务体系(五个重点领域、两项策略、三种营销服务模式),已实现多种产业运营模式项下的重点业务落地。

邮储银行还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生态银行,持续提升手机银行服务能力,手机银行月活客户规模(MAU)8599.87万户。全力打造差异化发展特色,积极构建数智化转型优势,以技术应用赋能内外服务,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持续深耕数字金融大文章,为高质量发展再添科技新动能。

这“五篇大文章”不仅是政策导向的呼应,也是邮储银行差异化竞争力的体现。通过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邮储银行拓展了新的增长空间,也稳固了穿越周期的战略根基。

资本充实释放潜能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成功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全面提升各级资本充足水平;首次主动调整代理费率,有力推进“自营+代理”模式市场化运行;拟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进一步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

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14.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13个、0.96个百分点,有效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补充的意义不仅在于短期缓解压力,更在于长期激活潜能。随着资本实力增强,邮储银行能够在信贷扩张、非信贷业务拓展、风险抵御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战略回旋余地。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仍坚持稳健的分红政策,保持30%的分红比例,中长期ROE目标明确,力争在保持资本稳健的前提下,为股东创造可持续回报。

从半年报看,邮储银行的业绩并非高歌猛进式的爆发,而是一种“有质量的稳健”。在利率下行、行业承压的背景下,这份稳健尤为可贵。它意味着,邮储银行已经逐步建立起能够穿越周期的能力。

未来,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和政策红利释放,邮储银行有望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走出一条“更加普惠、更加均衡、更加稳健、更加智慧、更具活力”的发展之路。

(CIS)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