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在谈及协议时直言,巴基斯坦的核能力“久经考验”,必要时可向沙特提供。此言一出,举世哗然——这可是一个“不合法”的核国家,首次公开为他国提供核保护。
这边沙特和巴基斯坦刚签完《共同防御协定》,那边巴基斯坦就放出了“核保护伞”的重磅言论,瞬间引爆国际舆论。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报道,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在谈及协议时直言,巴基斯坦的核能力“久经考验”,必要时可向沙特提供。此言一出,举世哗然——这可是一个“不合法”的核国家,首次公开为他国提供核保护。
更有网络传言称,巴三军情报局局长表示,若以色列空袭沙特,巴方将派战机反击,甚至不排除使用战术核武器。尽管消息真实性待考,但结合国防部长的表态,巴基斯坦这次确实拿出了“拿钱真办事”的态度。
目前,巴军主力核威慑装备是射程约2750公里的“沙欣-3”弹道导弹。沙特手中则拥有上世纪从中国购入的“东风-3”。这两款导弹虽已不算先进,但联手形成的核打击体系,对国土纵深远逊于伊朗的以色列而言,已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若巴基斯坦从沙特境内发起核反击,以色列将失去目前在沙特、伊拉克等地由美军部署的前沿预警雷达支持,拦截难度将大幅增加。此前连胡塞武装的简陋导弹以军都难以全数拦截,面对巴沙两国的联合核力量,以色列的反导系统恐怕更难招架。
在常规力量方面,巴基斯坦与以色列存在明显差距。以色列空军不仅体系完整,更装备有F-35I隐身战机,对巴军的歼-10CP形成代差优势。若双方常规交战,巴军胜算不大。
正因如此,巴基斯坦降低核门槛的表态才更值得关注——这似乎是以核威慑来弥补常规短板的策略。一旦以色列对沙特实施大规模空袭,巴方可能直接启动核反击,以此确立威慑的可信度。
无论如何,巴基斯坦此举已开创先例:一个区域国家竟将核能力打包为“安全产品”出售。这种通过极端安全承诺实现深度绑定的思路,确实令人惊叹。
该协议将如何影响中东格局?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是战略深思还是即兴表态?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定力短视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