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汽车圈的大戏全在慕尼黑车展了!BBA这仨“德系老大哥”跟打了鸡血似的,扎堆扔纯电新车——宝马掏出研发5年的“新世代” iX3,奔驰端出明年要国产的GLC纯电版,奥迪更狠,直接亮了2027年量产的纯电概念跑车Concept C。
文I夙夜玖歌
编辑I夙夜玖歌
最近汽车圈的大戏全在慕尼黑车展了!BBA这仨“德系老大哥”跟打了鸡血似的,扎堆扔纯电新车——宝马掏出研发5年的“新世代” iX3,奔驰端出明年要国产的GLC纯电版,奥迪更狠,直接亮了2027年量产的纯电概念跑车Concept C。
最有意思的是上汽奥迪,9月16号刚上市的E5 Sportback,售价23万多起,结果上市半小时订单就破了1万台,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抢演唱会门票呢!
不过热闹背后也藏着“小别扭”。奔驰设计总监最近突然开怼,说宝马的全景屏“太大了分散注意力”,奥迪的中控屏 “太小了没科技感”。
这话一出来,网友都乐了:“合着就你家屏幕大小刚刚好?”更逗的是之前有消息说奔驰要和宝马合作采购动力系统应对欧7标准,结果奔驰CTO直接辟谣,估计是怕网友调侃“老对手变合伙人,面子挂不住”。
还有奔驰,最近宣布要淘汰“EQ”命名,以后电动车改叫“Electric”,说白了就是之前的命名又长又绕,连自家销售都记不住,现在终于想通“简单点,命名的方式简单点”了。
要说BBA对中国市场那是真上心,为了卖电动车,把能抱的“大腿” 都抱了个遍。奥迪找华为搞ADS系统和鸿蒙座舱,又跟宁德时代一起造电池;奔驰更夸张,和吉利合作smart,跟思必驰搞语音,跟腾讯弄云计算。
宝马也不甘示弱,一边跟宁德时代合作大圆柱电池,一边拉着华为搞鸿蒙生态,还找了阿里和Momenta做AI和辅助驾驶。
更绝的是权力下放,以前中国团队连改个内饰都要报备德国总部,现在宝马中国能自己定ADAS上市级别,奔驰长轴距GLE SUV直接让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奥迪甚至搞了个中国团队说了算的新品牌“AUDI”,这波“本土化”操作,简直是把“入乡随俗”刻进了DNA。
但你别以为BBA焦虑的是中国市场,其实人家愁的是欧洲老家的政策。先看数据,2025年8月BBA在华纯电销量确实一般:宝马3329辆,奔驰不足900辆,奥迪更惨,不足400辆。
上半年电动化占比也不如中国市场平均水平 —— 奔驰纯电占比8.1%,奥迪12.9%,宝马26%,都低于中国47%的新能源渗透率。但即便这样,中国市场也是BBA电动化的“救命稻草”,真正让他们睡不着觉的是欧盟的“2035年全面电动化”目标。
欧洲车企之前哭着喊着求欧盟改目标,说“转型太快跟不上”,还拿数据说事:2020到2024年插混车份额才从11%涨到24%,照这速度2035年根本没法全电。
结果欧盟一句话噎回去:“人家中国同期从5%涨到47%,咋就你不行?”更要命的是欧洲的基础设施,宝马都吐槽“德国要30到40年才能把电网扩建好”,而且非洲这些地方连电都没通明白,怎么搞电动化?这就好比老师让学生年底前必须考满分,结果学生连课本都没凑齐,能不慌吗?
有人说BBA在中国搞这么多本土化合作,总能破局吧?其实不然。先不说他们的电动车在续航、空间、快充这些中国消费者最在意的点上,未必能打过本土品牌;更关键的是,他们的智能化全靠跟华为Momenta这些中国企业合作,自己的技术特色越来越淡,跟“贴牌”似的。
而且中国市场再大,也解决不了欧洲政策的“催命符”,更没法让非洲突然用上充电桩。所以哪怕奥迪E5 Sportback卖得再好,BBA的纯电焦虑也没减轻多少 —— 就像一个学生,就算数学考了满分,语文要是不及格,照样没法毕业。
说到底,BBA现在的处境就像“老大哥遇到新难题”:以前靠燃油车躺着赚钱,现在突然要转型电动化,既要应对老家的政策压力,又要跟中国本土品牌抢市场,还得在合作中保住自己的面子。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能放下身段搞本土化,还愿意花大价钱研发新车,至少说明没打算“躺平”。至于最后能不能在电动化时代保住“德系老大哥”的地位,就得看他们能不能真正吃透中国市场,同时搞定欧洲的政策和基础设施难题了。
咱们普通消费者嘛,就等着看他们接下来还能整出啥新活,毕竟有竞争,咱们才能买到更划算的好车不是?
来源:夙夜玖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