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民基金走进中央财经大学 分享量化前沿实践 共探金融人才培养路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7:01 3

摘要:9月8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携手北京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评价机构及多家主流媒体,共同启动了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为主题的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中证网讯(记者 张舒琳)9月8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携手北京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评价机构及多家主流媒体,共同启动了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为主题的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9月22日,作为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益民基金走进中央财经大学,与创新发展学院师生展开深度对话,分享益民基金在量化投研领域的前沿实践,共同探讨金融人才培养命题,北京证券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莅临现场指导。

科技赋能量化实践

9月22日,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之金融机构进校园活动现场,汇聚了上百名师生,此起彼伏的掌声与快门声点燃全场氛围。这场将量化前沿案例与金融职业规划结合的交流,牢牢抓住了年轻学子对金融知识的求知欲以及对金融行业的向往。

在开场环节,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常务副院长袁淳、益民基金总经理、数量金融实验室发起人王健精彩致辞。

随后,益民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关旭带来的主题演讲《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如何运用数量化工具提高投研水平》成为现场焦点。益民基金数量金融实验室正是“人机结合”的代表案例,将人的思维嵌入算法,利用量化模型科技赋能,探索市场本质。

关旭介绍,数量金融实验室是由益民基金总经理王健牵头成立的“自发创业+自主创新”的人工智能投研团队。该实验室初创于2022年3月,筹备于2024年初,正式成立于2024年11月。初期聚焦于利率债数字化分析系统开发,后期扩展至权益、固收+领域。

该实验室采取“工业化+矩阵式”的管理模式,纵向按照数字化分析系统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横向按照组合项目分组,实行项目牵头人负责制,平台化、去明星化,打破基金经理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

在因子处理方面,益民基金通过自主研发的机器学习算法将基本面、估值、宏观、资金面、交易情绪等上千基础因子进行对抗训练,生成网络(GAN)构建因子对抗体系,每日产生20000+动态特征因子。对市场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拆分,经过稳定性测试、经济学逻辑验证、实盘压力测试三阶段过滤后,最终形成有效因子池。

通过不同维度的AI模型处理后,得到更全面的数据信息、更充足的市场角度,构建多元评估模型,确保从不同层面获取关键信息,进而形成对市场的立体认知。关旭介绍,数量金融实验室的策略以目标为核心(如更优的风险收益比、更高的收益、更小的回撤、组合行业优化、组合市值优化等),将多元信息进行整合计算,生成投资组合建议。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关旭表示,数量金融实验室权益投资理念是通过分散和高概率的方式,保持“小亏+小赚+绝不大亏”的长期状态,并以严苛标准监测,待确定性较高的机会出现时转向进攻,获得“偶尔大赚”的收益。整体而言,注重控制回撤,追求绝对收益,通过平稳增值的净值曲线来提升基民体验。

点燃学生探索热情

最后,在圆桌对话环节,益民基金投研团队与创新发展学院教授一起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知识盛宴,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点亮方向。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阳作为主持人,带领益民基金总经理、数量金融实验室发起人王健,益民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数量金融实验室策略架构师王勇,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长聘副教授郭枫,以及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长聘副教授贾越珵,围绕“金融学业成长、职业规划与智能量化工具的融合实践”主题,展开多维碰撞。现场嘉宾共同探讨了金融行业就业全景与学院就业趋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系统培养与提升路径,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发展对科研和金融行业的影响。

讲座结束后,现场气氛依旧十分热烈,活动原定八点半结束,直到九点,依然有不少学生围在嘉宾身边踊跃提问。这场活动播下的量化探索的种子,在年轻学子心中悄然生根。

本次生动的校企联动案例,不仅传递了金融知识,更点燃了年轻一代对于金融投资、量化研究的热情。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北京公募基金行业积极推动金融行业实践转化为可知可感的前沿知识。

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引领作用,打造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名片。未来近一个月,系列活动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宣传与互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化投资者教育与保护。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