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一点,我刷到大学室友刚发的朋友圈:“新项目启动,招10个合伙人,三个月回本!”
凌晨一点,我刷到大学室友刚发的朋友圈:“新项目启动,招10个合伙人,三个月回本!”
配图是辆奔驰车方向盘,后视镜上挂着“出入平安”的挂件。
这已经是他今年第三次创业了,上次卖减肥茶,上上次搞区块链。
往下翻,朋友圈里不是微商广告,就是知识付费课程链接,连楼下卖煎饼的大哥都在抖音教人摆摊。
钱不够花的日子,谁不慌?
发小阿强去年咬牙在郊区买了房,现在每天通勤四小时。
有天半夜他给我打电话:“兄弟,听说你认识做直播的人?我白天在公司敲代码,晚上想搞个吃播号。”
电话那头传来婴儿哭声,他媳妇在喊纸尿裤用完了。
我这才知道,他家每月光房贷和奶粉钱就要两万五。
现在去菜市场都焦虑。
卖菜大妈边称重边刷短视频,喇叭里循环播放:“宝妈在家带娃,靠配音月入两万!”
隔壁摊主在直播卖土鸡蛋,三脚架上夹着补光灯。
连我家楼下收废品的老王,都开始搞废品分类教学视频,说要当“环保领域知识博主”。
网上那些暴富神话,害了多少人?
我表妹大专毕业两年,现在张口闭口“底层逻辑”“商业闭环”。
她手机里装着六个赚钱APP,白天在公司当前台,晚上给人代写短视频脚本,周末还要去当探店博主。
上次见面,她黑眼圈快掉到嘴角了,还兴奋地说:“等我粉丝过十万,就能接广告了!”
短视频里天天推送“00后全款买房”“摆摊日入九千”,看得人心里发慌。
我同事老张,四十多岁的人,跟着直播买炒股课程,把给孩子留学的钱赔了个底朝天。
现在他工位贴着“今天你离财务自由还有多远”的便签纸,魔怔似的天天研究K线图。
生活不该只剩搞钱这件事
上个月回老家,看见隔壁李叔在院子里晒萝卜干。
他退休工资才三千多,但每天雷打不动去江边钓鱼,家里泡菜坛子摆满窗台。
我问他怎么不搞点副业,他笑着往我手里塞了把花生:“钱够吃饭就行,你看我这萝卜干,晒足180天才有嚼劲。”
其实大城市里也有人活得明白。
朋友阿琳辞了高薪工作,在胡同里开了家二手书店。
她把看店时遇到的故事写成便签贴在书上,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
上周我去,看见个外卖小哥蹲在门口看《活着》,电动车上还挂着没送完的外卖。
昨晚在小区门口碰到邻居王阿姨,她正跟保安炫耀新种的月季:“这花啊,急不得。水浇多了烂根,肥施多了烧苗。”
我突然觉得这话特在理。
回家路上看见便利店小妹在背单词,煎饼摊大叔哼着京剧,快递站大姐给流浪猫喂食。
这些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比朋友圈里的奔驰方向盘真实多了。
现在每次刷到那些暴富广告,我就想起李叔晒的萝卜干。
钱当然重要,但把人生过成永不停歇的赚钱机器,可能就像用高压锅炖老火汤——看着快,到底少了滋味。
咱们普通人的日子,不就是在赚生活费的同时,留住那些让自己半夜笑醒的小确幸吗?
来源:天目湖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