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大股东“清仓式”减持,长飞光纤的增长新叙事,能否持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6:37 1

摘要:然而,以当前的眼光看,传统电信市场的普通单模光纤光缆产品需求正在放缓。原因不难理解,我国已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后续建设强度势必有所放缓。

未来前沿产品的不确定性强

作为中国光纤光缆行业首家“A+H”上市的公司,长飞光纤的发展壮大是伴随着中国电信网络的崛起而进行的。

公司的主要客户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动这样电信行业龙头企业,这么多年下来,随着这些企业强大的光纤、光缆需求,公司的业绩水涨船高。

然而,以当前的眼光看,传统电信市场的普通单模光纤光缆产品需求正在放缓。原因不难理解,我国已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后续建设强度势必有所放缓。

最明显的例子是,近年国内主要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总额持续下降,2024年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资本开支总额约为3189亿元,同比下降约9.7%;2025年度上述三巨头的资本开支指引约为人民币2898亿元,同比去年实际资本开支总额下降约9.1%。

同时,行业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剧。比如在今年6月中国移动完成的普通光缆集中采购中,其需求总量约为0.99亿芯公里,相较前次下降近10%,而平均光缆中标价格约为人民币48元/芯公里,相较前次下降约26%。

作为中国移动光缆产品的最大供应商之一,长飞光纤在该次集中采购中排名第三、中标份额约为14%,相较前两次的排名第一、中标份额约为20%亦有下降,承压明显。

在海外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7亿元,同比增长约52.8%,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2.3%。

然而由于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公司海外业务的后续发展势头还要受到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海外光纤光缆市场需求的影响。

据CRU报告,全球前十大电信运营商2024年资本开支相较2023年略有下降,而全球光纤光缆市场需求自2023年收缩至今后,呈现企稳态势。预计今年全球光缆需求量同比温和增长约1.9%。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公司今年半年报所展现出的业绩态势是“增收不增利”——上半年实现营收63.84亿元,同比增长19.4%,但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减少21.71%。其中,光传输产品分部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8.5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毛利率约29.6%,相较去年同期毛利率下滑4.5 个百分点,成为主要的利润增长阻碍。

当然,公司的增长叙事绝不仅在传统的“普通单模光纤光缆产品”,面对近年来人工智能崛起所引领的“算力军备竞赛”,公司在满足算力中心建设要求的中高端多模光纤、光互联组件产品方面确实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互联组件分部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4.4亿元,同比增长54.6%,实现毛利率约40.7%,相较去年同期毛利率增加18个百分点。

可以说,以算力中心供应链为主的增长新叙事,正成为“对冲”公司传统普通光传输产品需求低迷的一剂良药。然而,这药效到底如何?能否持续?还值得观察。

前沿产品落地、新叙事前景不明

比如,受到微软等人工智能、云计算头部企业看重的空芯光纤产品,就被认为是未来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互联的主要产品。

空芯反谐振光纤(HC-ARF)以空气为传输介质,具有空芯导光、传输谱宽的特点,其超低损耗、低色散、低非线性、接近光速的传播速度,有望助力下一代超大容量、低延迟、高速光通信系统的建设发展,具备超低时延、超低损耗、超低非线性等颠覆性优势。

当前,公司确实在这个新领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测试、验证等研发过程中,难言确定性的商业化落地。

今年8月,长飞光纤提供的空芯光纤助力中国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我国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反谐振空芯光纤线路。

该线路主要服务于深圳与香港证券交易所间的数据传输,将深港跨境证券交易传输时延降至1毫秒,光纤损耗实现0.09dB/km,刷新了全球商用光纤光缆的最低损耗纪录。

但公司也披露,当前空芯光纤作为颠覆性的行业前沿产品,其应用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销售、尚未形成稳定的价格及利润水平,目前也未对经营业绩产生明显影响,后续业务发展也有待于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

此外,长飞光纤当前与算力中心相关的光纤光缆产品占全球光纤光缆需求总量的比例较小。

在可见的未来,公司势必将继续完善制备工艺技术,突破施工运维障碍,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体系成熟,推动空芯光纤等前沿产品的规模商用进程,不断增强对算力中心的产品供应,但一切还需时间来检验,当前的股价表现是否有点“过于乐观”了呢?

长飞光纤最近连续发布公告,提示股票交易风险。截至完稿,公司A股股价今年来上涨超270%,H股股价上涨幅度更是超380%。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A股股票滚动市盈率已达155倍,确实存在市盈率过高的风险。

而在“算力中心需求强大支撑”这个叙事真正强化起来之前,长飞光纤还需面对主要股东短时间内大幅减持的问题。

大股东短期内清仓H股

就在今年其股价节节高升,涨幅偏离值连续高企的背景下,公司的主要大股东之一,却选择“果断”清仓公司H股,无法不令人产生联想。

据长飞光纤最新披露的公告显示,原第一大股东Draka Comteq B.V.已于2025年9月19日通过香港联交所出售公司3759.53万股H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此次交易完成后,Draka Comteq B.V.正式完成了对公司H股股票的“清仓”。

要知道,就在今年3月底,Draka Comteq B.V.的持股比例仍高达23.73%,而从今年4月份开始,该股东连续减持公司H股股票,直至本次清仓。根据港交所披露的减持均价粗略估计,其累计减持套现超51亿港元。

Draka Comteq B.V.并不是什么财务投资者,而从1988年公司创建时,就是长飞光纤的共同投资方之一,是绝对的“创始”老股东。其背后公司是注册在荷兰的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光纤光缆及通信电缆。可以说是非常懂行业的股东。

在股价飙升时候,主要创始股东之一连续大幅减持,这未免不令人产生联想,Draka Comteq B.V.是否看到了什么普通人看不到的问题呢?

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1)全球光纤通信行业面临一定的周期性波动,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股东可能会选择在公司股价相对高位时完成套现操作。今年第二季度以来,长飞光纤的股价走势可能为其提供了合适的退出时机。

(2)随着国内类似业务企业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长飞光纤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Draka Comteq B.V.可能认为其在长飞光纤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因此选择退出以寻求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3)对于公司数据中心领域产品的后续研发和销售进展有所疑虑,并不看好公司的中高端多模光纤产品以及子公司应用于数据中心市场的MPO跳线及AOC等光互联组件的后续业绩增长。

(4)同业竞争问题。据悉双方于2008年10月13日签署过《光纤技术合作协议》,就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销售的全球市场进行划分。但该协议已于2024年7月到期。该协议中曾经约定,一旦Draka Comteq B.V.持有或控制的长飞光纤的股份低于长飞光纤总股份的20%,则合作协议中关于销售区域划分的条款自动失效。随着合约到期,之前有关同业竞争的持股数约束就没有了。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来源:财经下午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