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链接!罗老师测完赶紧上链接!”9 月 23 号凌晨罗永浩官宣要测遍预制菜后,评论区瞬间被催带货的声音刷屏。可他紧接着的回应却让所有人意外:“不会。为了避嫌,预制菜我只做评测,不做直播带货。” 要知道这可是手握千万流量的 “带货一哥”,放着到手的生意不做,偏
“上链接!罗老师测完赶紧上链接!”9 月 23 号凌晨罗永浩官宣要测遍预制菜后,评论区瞬间被催带货的声音刷屏。可他紧接着的回应却让所有人意外:“不会。为了避嫌,预制菜我只做评测,不做直播带货。” 要知道这可是手握千万流量的 “带货一哥”,放着到手的生意不做,偏要干吃力不讨好的测评活?更让人琢磨的是,这节骨眼上他公司刚新增 2142 万 “老赖” 记录,8 亿还债路还没走完,这波操作到底图啥?
这事得从半个月前的 “西贝风波” 说起,不然你压根看不懂罗永浩为啥突然盯上预制菜。9 月 10 号那天,他吃完西贝突然发博开怼:“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21 块一个的馒头都敢说是现做?” 这话直接把预制菜的 “透明化” 问题抛上热搜。到了 12 号直播里,他更是拿着海鲈鱼包装念配料表,指着 “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 这些添加剂较真:“保质期 18 个月的鱼,能叫鲜鱼吗?”
当时西贝还硬刚了一波,说自家菜品符合标准,不算官方定义的预制菜。可杭州媒体一暗访就戳破了:羊排煮好放三天还卖,所谓 “现做” 根本是幌子。这波交锋让罗永浩发现,预制菜行业压根没统一标准,消费者被蒙在鼓里花钱买 “伪新鲜”。所以这次宣布全面测评,根本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之前维权的延续。
“我想和团队一起,抽空把市面在售的大部分预制菜都详细测试一遍,看看哪些是可以放心吃的。” 罗永浩凌晨发的这句话里,“详细测试” 四个字藏着真功夫。根据他怼西贝的架势,大概率会像扒海鲈鱼那样,把配料表、添加剂种类、保质期甚至生产工厂都扒个底朝天。要知道现在市面上的预制菜五花八门,从即热盒饭到餐厅半成品少说上千种,全测一遍光样品费就得花不少,更别说耗的时间精力 —— 这要是换成带货,早赚得盆满钵满了。
网友们的反应直接分成了两派。支持者说:“这才是真为消费者着想!上次怼西贝就没含糊,现在敢不带货测评,可信度拉满了。” 还有人吐槽行业乱象:“早就该有人管管了,餐馆拿预制菜当现做卖,超市的预制菜添加剂一堆,普通人根本分不清。” 但也有质疑声:“是不是故意炒热度?等测完说某款好,转头让徒弟带货,照样能赚钱。”
可了解罗永浩近况的人都知道,他现在最缺的是钱,但最不缺的是 “避嫌” 的自觉。就在测评官宣前一天,9 月 22 号他还在回应债务问题:“要是只还法律逼我还的,五年前就清账了,现在还的都是不用我还的公司债。” 这话真不是吹牛,去年 8 月他就晒过账单:直播赚的 5.48 亿、卖字节的 1.8 亿、物料抵债的 6600 万,加起来 8.24 亿,早超了当初 6 亿的欠债本金。
但麻烦也没断过。最近锤子科技(成都)公司又新增两条 “老赖” 记录,欠紫辉创投的 2142 万没还,被法院认定 “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这事说起来挺狗血,2016 年锤子快倒闭时,紫辉的郑刚借了 1500 万救命钱,后来俩人反目成仇,郑刚天天骂他,罗永浩就放话:“这钱我本来想个人还,但他骂我,就放最后再说。” 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微博喊话说要 “火力全开搞钱,尽快还完剩下 5 亿”。
按理说,预制菜正是带货的风口,他要是测完顺势推荐几款 “放心货”,销量绝对爆,还债速度能快一大截。可他偏要把路走窄,明确说 “不带货”,这背后其实是多年被骂 “割韭菜” 逼出来的清醒。当年做手机时,他说 “东半球最好用” 结果翻车,后来带货初期也被质疑 “夸大宣传”,这些教训让他知道:一旦测评和带货挂钩,哪怕说的是真话,也会被当成广告。
从法律和商业伦理上说,这步棋走得极聪明。现在《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通知》虽然出了,但没明确的国家标准,很多商家钻空子把 “半成品” 当 “现做” 卖。罗永浩不带货的测评,相当于用自己的流量做 “民间质检”,既能戳穿行业猫腻,又能积累口碑 —— 要知道他的 “真还传” 之所以圈粉,靠的就是 “说到做到” 的信誉,这次避嫌恰恰是保住了最值钱的资产。
网友 “老秦聊商业” 的评论说得在理:“老罗这招是‘以退为进’,不带货反而让测评更有分量,等他把这事做成 IP,以后哪怕不直接带货,影响力变现的路子更宽。” 还有人联想到他的还债经历:“从欠 6 亿到还 8 亿,这人虽然爱吹牛,但真办事儿。这次要是能逼得预制菜行业透明点,也算积德了。”
其实不管罗永浩初衷是维权还是造 IP,这件事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现在咱们去餐馆吃饭,根本分不清哪盘是现炒哪盘是加热的;买预制菜回家,看着配料表上的化学名词也犯怵。要是真有人能把这些猫腻扒出来,哪怕只是列个 “避坑清单”,也比听商家自卖自夸管用。
说到底,罗永浩的 “只测评不带货”,本质上是用流量做了件有公共价值的事。他或许还是那个爱 “吹牛” 的老罗,会为了还债急着 “搞钱”,会因为被骂就推迟还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预制菜这个乱象丛生的领域,他的较真恰恰击中了普通人的痛点。 希望他这次能说到做到,别让 “避嫌” 变成噱头,真能测出让大家放心的预制菜清单。毕竟对消费者来说,比起 “带货一哥”,我们更需要敢说真话的 “测评一哥”。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