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东前副总裁蔡磊的双手静静地搭在轮椅扶手上,连最细微的手指颤动都已成奢望。47岁的他,与渐冻症抗争已进入第六年。全身肌肉萎缩至仅剩39公斤,连吞咽口水都需要借助外力,却依然每天工作16小时,用眼球操控电脑推动渐冻症药物研发。
文丨小小范
编辑丨娱乐小小范
京东前副总裁蔡磊的双手静静地搭在轮椅扶手上,连最细微的手指颤动都已成奢望。47岁的他,与渐冻症抗争已进入第六年。全身肌肉萎缩至仅剩39公斤,连吞咽口水都需要借助外力,却依然每天工作16小时,用眼球操控电脑推动渐冻症药物研发。
昨天晚上他又差点窒息,我赶紧给他戴上了呼吸机。妻子段睿轻声说道,眼底满是血丝。这位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的高材生,已经连续2000多个日夜未曾睡过一个整觉。
2019年2月18日,蔡磊发现自己无法顺畅地滑动手机屏幕。“可能是太累了”他这样想着。当时他刚带领团队完成一项重大并购,京东的市值正节节攀升。短短三个月后,北医三院的诊断书上的“ALS”三个字母,将他从人生巅峰直接抛向深渊。
渐冻症,学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细胞会逐渐死亡,导致肌肉萎缩无力。全球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2-3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起初是手指,然后是手臂,接着是双腿。蔡磊曾这样描述疾病蔓延的过程。如今,病情已进展到延髓部位,控制吞咽和呼吸的肌肉正逐渐失能。最新的医学影像显示,他的膈肌萎缩已达到67%,这意味着自主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
上午8点,护理师将蔡磊安置在特制轮椅上,调整好头托角度。9点整,他的目光聚焦在眼前的屏幕上,通过眼球运动操控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个眼神停顿0.8秒相当于一次鼠标点击。”工程师介绍,这套眼动仪系统是蔡磊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桥梁。通过它,蔡磊每天要处理数百封邮件,协调科研团队,推进药物试验。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身体功能持续衰退,蔡磊的工作效率反而提升了。以前会被很多琐事分心,现在每个眼神都必须用在刀刃上。段睿说,丈夫甚至开发出了一套独特的“眨眼密码”,能快速表达复杂指令。
在蔡磊的推动下,渐冻症科研基金已筹集超1亿元,10条药物研发管线同时推进。其中针对SOD1基因突变型的靶向药已进入三期临床,有望在明年上市。
结婚时没想到会经历这些,但既然遇到了,就一起面对。段睿轻描淡写地说着,同时熟练地为蔡磊调整呼吸机参数。这对夫妻的日常,充斥着各种医疗仪器的声响和消毒水的气味。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段睿,如今身兼多职:护理师、科研协调人、基金会负责人。每天凌晨5点起床,先处理儿子早餐和上学事宜,然后开始照顾蔡磊起居,下午要直播筹款,晚上还要整理科研数据。
直播间里常有不友善的评论:“又在卖惨赚钱”“渐冻症根本治不好”。对此段睿很少辩解,只是默默将直播收益全部公示。数据显示,他们的直播带货毛利率仅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最让她心痛的是6岁儿子的早熟。“妈妈,爸爸的眼睛还能动,我们就能陪他说话。”孩子已经学会通过眼动仪与父亲交流,还会帮忙擦拭父亲不自觉流下的口水。
2024年7月,由蔡磊团队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发现了渐冻症新的生物标志物GFAP,能将诊断时间从平均12个月缩短至3个月。
早期诊断意味着能更早干预,延长患者生存期。项目负责人、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表示,这项发现得益于蔡磊建立的全球最大的渐冻症患者数据库,目前已收录超过1万例病例。
更令人振奋的是,针对FUS基因突变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显示,能延缓病情进展达40%。虽然还不能根治,但这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每次临床试验都需要志愿者,蔡总总是第一个报名。”科研团队成员透露,即使是一些风险较高的试验,蔡磊也会坚持参与。他说自己已经这样了,不如为后人探路。
很多人问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蔡磊通过眼动仪缓缓“说”道,“但意义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找到的。”
他的日常充斥着各种数字:呼吸机参数、血氧饱和度、药物剂量。但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依然炽热的灵魂。他最新正在推动的是建立中国首个渐冻症脑组织库,为后续研究保存重要样本。
医学专家表示,蔡磊的生存期已远超渐冻症患者平均水平。“强大的意志力和科学的护理创造了奇迹。”但奇迹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每次肺炎发作都是生死考验,营养支持全靠鼻饲,全身肌肉需要每小时翻身按摩。
儿子画了一幅画,说爸爸的眼睛里有很多星星。段睿展示着孩子的画作,画面上的蔡磊坐在轮椅上,眼睛特别大,里面画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
夜深人静时,段睿会朗读病友的感谢信给蔡磊听。一位使用新药后手部功能有所改善的年轻人写道:你们在黑暗中为我们点亮了灯。
蔡磊的眼睛微微湿润,这是他现在唯一能自主表达的情感。随后,他继续用目光操控电脑,屏幕上的光标坚定地移动着,像破冰船在极地航行,虽然缓慢,但始终向前。
来源:娱乐小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