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A地块大报告厅启动。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A地块大报告厅启动。
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领衔开讲,围绕其担任工程总指挥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即子午工程二期),带来《破解空间天气之谜》公开课。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即子午工程二期)于2025年3月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该监测网与子午工程一期组成世界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持续为全球空间天气研究贡献中国方案。王赤院士主讲从极光的形成、太阳的变化等知识,延伸到子午工程二期的监测原理与运行成果,生动解读空间天气对地球磁层、卫星导航、电网安全的影响。
据了解,“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活动正是依托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打造出的全国独有的“科研资源科普化、区域学子同课堂”科普模式,旨在推动“国之重器”从“硬核科研设施”转化为“科普核心课程”,走入青少年科学教育的课堂。
此次活动吸引我区500名中学生现场参与,同时线上覆盖怀柔区全部中小学,并通过直播形式联动北京市其他7区60所学校,实现近1.3万名师生“同上一堂课”。
现场参与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此次课程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怀柔科学城的“国之重器”不再是“远在天边的科研设施”,而是能走进教室、触达心灵的科学启蒙载体。
“同一堂课——解码国之重器”系列课程也将紧扣怀柔科学城六大科学装置特色,聚焦其背景故事与科学原理,在9月至12月结合不同学段认知规律定制课程内容,陆续推出十场公开课,实现“一堂课解码一个装置、一系列课读懂科学城”。
来源:怀柔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