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暴涨59.2%,要是单看半年数据,4.67亿的盈利已经足够亮眼。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2024年的美图公司,活成了资本市场眼里的逆袭模板。
全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暴涨59.2%,要是单看半年数据,4.67亿的盈利已经足够亮眼。
更刺激的是股价,靠着AI概念的加持,一度拉出255%的涨幅,让不少被套牢的投资者看到了曙光。
撑起这份成绩单的核心是AI,美图把视觉大模型MiracleVision塞进了几乎所有产品。
美图秀秀的AI发型功能在印尼一夜爆红,直接把APP送进越南iOS免费榜前三。
美颜相机的AI换装更狠,助推全球月活暴涨2000万,冲到7200万,还登顶了12个国家和地区的AppStore榜单。
在互联网流量见顶的当下,美图用AI硬生生撕开了增长口子,从连年挣扎的工具厂商,摇身变成了AI应用龙头。
阿里砸下2.5亿美元战略投资,看中的正是它在影像AI领域的落地能力,毕竟能把技术快速转化成付费用户的公司并不多。
但这份狂欢里,藏着些经不起细品的隐忧,9000多条会员扣费投诉,就是最刺耳的杂音。
AI功能的走红,让美图在商业化上急踩了油门,只是这脚油门踩得有些失态。
小红书上随手一刷,全是对美图付费体系的吐槽,核心矛盾集中在免费变付费和套路扣费上。
有用户发现,之前能免费试用的AI换脸功能突然上锁,想体验就得开会员,更糟的是,上传的面部档案想删除都不行,最后得花钱开通功能才得以解绑。
更让用户愤怒的是套娃式扣费,有用户点击了AI功能的限时试用,页面没明确提示自动续费,当天就被扣了218元全年会员费,等到发现时钱已扣走,客服还以用户已确认协议为由拒绝全额退款。
这种操作并非个例,仅公开渠道的扣费投诉就超过9000条,不少人吐槽以前是修图工具,现在是扣费工具。
就像视频网站的超前点播,看似短期收割了收入,实则把大批用户推向了竞品。
在用户端争议不断的同时,美图把B端生产力工具当成了第三增长曲线,美图设计室2024年收入翻倍至2亿,订阅用户达113万,看着势头很猛。但把镜头拉远看,这更像是矮子里拔将军的无奈。
拿美图设计室主打的AI商品图来说,确实能帮中小商家省点拍摄成本,可一旦遇到高要求的品牌客户,短板就暴露无遗。
某家具电商运营负责人透露,美图生成的图片在材质纹理还原上始终有偏差,高端产品不敢用,只能拿来做低端款的临时宣传图。
这背后是B端服务的核心痛点,比起单一功能,企业更需要全流程解决方案,而美图的工具还停留在单点突破阶段。
对比行业标杆Figma,差距就更明显了,Figma靠平台化能力成了企业协作的基础设施,用户迁移成本极高,而美图的B端产品还只是孤立工具,既没有生态联动,也缺乏定制化服务能力。
资本市场看得很清楚,同样是做设计工具,Figma的市值是美图的几十倍,核心就在于商业粘性的天壤之别。
阿里的2.5亿美元投资,与其说是看好现有业务,不如说是赌它能借助电商生态补齐B端短板,但这种协同效应的释放,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
虽然美图的AI功能总能精准踩中热点,但跟风快不等于壁垒高,AI绘画火了就上AI绘画,AI换装成了趋势就推AI换装,看似总能抢占先机,实则陷入了无护城河的困境。
2024年底美图秀秀靠AI发型功能在东南亚出圈,可没过三个月,同类型软件就推出了更精细的AI发型定制,不仅能选长度,还能模拟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效果,直接分流了大批用户。
更尴尬的是,美颜相机的AI换装刚火,快手、小红书的修图功能里很快就出现了同款,甚至支持视频换装,而美图的功能还局限在静态图片领域。
这种跟风式创新的根源,在于技术投入的偏科,美图把大部分研发费用花在了应用层功能迭代上,底层大模型的突破并不多。
MiracleVision虽然通过了AI备案,但在生成精度和行业适配性上,与百度文心一格、阿里通义万相还有差距。
没有底层技术壁垒,就只能在功能层面追着热点跑,可热点的保质期从来都很短。
2025年Q1数据显示,AI发型功能带来的新增付费用户,三个月后流失率超过40%,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在工具类APP普遍陷入增长瓶颈的当下,它用AI重新激活了用户价值,这种转型勇气确实难得。
但股价的255%涨幅和9000条投诉的并存,恰恰说明这场AI狂欢还没到庆功的时候。
用户端的核心是重建信任,与其在扣费套路上下功夫,不如学学Netflix的分层订阅模式。
把基础AI功能放进低价套餐,高端功能留给旗舰会员,明码标价远比暗箱操作更能留住用户。
B端则需要放弃赚快钱心态,依托阿里的电商生态,从单一工具向设计+营销+供应链的全流程服务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对中小客户的依赖。
而且AI应用的同质化竞争激烈,今天能靠AI换装吸引用户,明天对手就能靠AI视频编辑抢走市场。
美图影像研究院每年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把论文里的技术转化成别人抄不走的产品能力。
资本市场的热情从来都是双刃剑,既能因AI概念送上暴涨,也会因增长不及预期给出暴跌。
美图要做的,不是靠跟风功能维持热度,而是用扎实的产品体验和技术壁垒,把短期的AI红利,变成长期的企业价值。
毕竟在科技行业,能笑到最后的,永远是那些既能踩中风口,又能守住根本的玩家。
来源:ho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