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黄光裕在国美系连续多年亏损、多家子公司遭法院破产清算的困境中,选择的最新突围方向。黄光裕回归后的几年,一直试图带领苟延残喘的国美闯出新的生路来,这次能成功吗?
海闻社观察 卷土重来未可知。
曾三度问鼎中国首富的黄光裕,正带领国美展开一场生死自救。
9月10日,北京国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黄光裕控股的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0%。
这是黄光裕在国美系连续多年亏损、多家子公司遭法院破产清算的困境中,选择的最新突围方向。黄光裕回归后的几年,一直试图带领苟延残喘的国美闯出新的生路来,这次能成功吗?
图源:网络
黄光裕的发家还是颇为传奇的,他生在一个潮汕农户家庭,小时候家里穷,还要靠捡废品补贴家用。但他的天分没有被磨灭,1987年,18岁的他就凭着卖得便宜,把国美电器的名声打响了北京家电市场。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35岁的黄光裕个人资产突破百亿,首次问鼎中国大陆首富,到2008年黄光裕第三次登顶首富,但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2008年11月19日,黄光裕以操纵股价罪被调查。2010年5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单位行贿罪判处黄光裕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到2020年6月,黄光裕才获得假释出狱,12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好在没有了领头羊的国美在这些年里相对保守,虽然也已经被时代击倒,但多少比当年的老对手苏宁要过得好一些。
反而是最近几年,随着内需大环境的保守,国美的加速衰落令人震惊。2021年至2024年,国美零售营收从464.8亿元降至4.74亿元,归母净利润四年累计亏损460.5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国美零售营收2.97亿元,虽然同比增长75.74%,但相比昔日辉煌已不可同日而语。归属于母公司拥有者应占亏损为13.46亿元,同比收窄69.63%。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流动负债达418.25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仅0.75亿元;计息借款233.64亿元,其中178亿元已逾期。涉及法院判决案件1633宗,总金额162亿元。
国美零售的门店数量由2021年底的4195家缩减至2024年底的163家。短短三年时间,国美就关闭了超过4000家门店,线下网络基本瓦解。
面对经营困境,黄光裕深知主业扭转的难度,一直尝试向其他领域转型。他曾想要在18个月内复兴国美,只不过接近4倍的时间过去了,国美的复苏依然遥遥无期。
2021年,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App,为此国美一年就花了近10亿元的广告费,但很显然,放弃本身知名度够高的品牌,反而改了一个毫无辨识度的名字,失败几乎是理所应当,最后真快乐App又更名为国美App,甚至都没什么人记得国美APP的这段时期。
公司于2021年推出的打扮家APP也同样不及预期,没有在市场上留下什么水花,只能在一年后匆匆关停。
2022年,国美宣布全国门店将全面转型直播,2023年,国美入驻抖音直播带货,2024年,公司又推出“即时仓”和便利店业务。但没落的国美资金实力实在太过单薄,这些业务都没能成功做起来。
2024年底,黄光裕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销售,甚至亲自下场抖音直播卖车。然而,业内普遍质疑其缺乏汽车行业经验与售后体系支撑,该业务最终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次跨界氢能,是黄光裕回归后的第四次豪赌,在氢能业务上,他加快了布局速度。
国美氢能成立仅5天后,就与国家电投旗下国氢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氢能应用场景打造、氢能车辆规模化运营及氢能装备推广展开合作。国美氢能的经营范围广泛,覆盖“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整车及运营”等全产业链环节,定位为设备、材料和技术服务商。
然而,国美在氢能业务的布局可能依然要面临和前几次跨界尝试相似的挑战。
氢能作为一个技术与资本双密集产业,从研发到产业化都需要持续的巨量资金投入。而当前国美自身失血严重,负债累累,资金支撑能力存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美零售流动负债达418.2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7504.80万元,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氢能技术门槛极高,且赛道内玩家也已深耕多年。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隆基、亿华通等央企、上市公司以及众多独角兽企业,早已形成技术壁垒。
当前氢能行业整体仍处于商业化前夜,政策面虽然火热,但商业化还未最终落地,想要产生效益遥遥无期。市场对氢燃料汽车的使用相对消极,对安全性等因素保持担忧,这也是氢燃料汽车保有量持续低于预期的一大原因。
氢能源作为新兴产业,想象空间肯定充足。但国美在这个行业没资本、没技术、没经验,注定要面临更加残酷的挑战。相比其他实力更加雄厚的玩家,国美的容错空间实在有限。虽然黄光裕说:“我可以接受失败,但不能接受不战而降”。但悬崖边的国美又还能经受几次失败呢?
来源:海闻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