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绘丰收丨江西婺源:探寻最美乡村,品味篁岭晒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4:08 1

摘要:秋分时节,稻浪翻金,椒柿盈枝。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央广原乡行·金秋绘丰收”大型直播节目走进江西婺源篁岭古村。这座悬挂在山崖上的古村落,正以传承数百年的“晒秋”民俗,绘就出一幅缤纷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

央广网上饶9月24日消息(记者胡斐)秋分时节,稻浪翻金,椒柿盈枝。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央广原乡行·金秋绘丰收”大型直播节目走进江西婺源篁岭古村。这座悬挂在山崖上的古村落,正以传承数百年的“晒秋”民俗,绘就出一幅缤纷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

村民们利用晴好天气,将辣椒、玉米等农作物晾晒在房前屋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晒秋”景观(央广网记者 胡斐 摄)

步入篁岭,仿佛闯入一个巨型的露天艺术画廊。层层叠叠的徽派马头墙上,圆形的晒匾依次排开,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皇菊、橙黄的南瓜……在秋日艳阳的照耀下,这些色彩浓烈的图案与远处的千年古枫、云海梯田交相辉映,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驻足。

“央广原乡行·金秋绘丰收”大型直播节目走进江西婺源篁岭古村,晒秋大妈汪杏花讲解当地文化习俗(央广网记者 胡斐 摄)

“篁岭晒秋,源于先民依山而居、就地取材的智慧。”晒秋大妈汪杏花一边熟练地摆放辣椒,一边介绍,“过去是因为山势陡峭、缺少平地,只能在屋顶窗台架晒作物。‘晒秋’晒的不仅是丰收的果实,更是我们对红火日子、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如今,村民手中的晒匾,已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篁岭以“晒秋”为核心IP,推动“非遗+文旅”深度融合,建设晒秋观景平台、农俗文化展馆、秋晒体验工坊等,让游客不仅能观赏拍摄,还能亲手参与切晒果实、制作皇菊茶等农事体验。

航拍婺源篁岭古村,游客正在晒架前打卡拍照(央广网记者 胡斐 摄)

“我们今年新增了150间民宿和1500个停车位,全面提升接待能力。”篁岭景区总经理瞿正阳表示,“欢迎大家在国庆中秋期间来篁岭晒秋、赏秋、品秋,感受丰收喜悦,体验五百年来古村的烟火气与慢生活。”

民居的木架上晾晒着红辣椒、玉米……秋收的喜悦铺满了山间(央广网记者 胡斐 摄)

随着“晒秋”品牌日益响亮,村民的收入渠道也不断拓宽。通过土地流转、景区就业、农产品销售和民宿经营等方式,越来越多当地人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以前晒秋是为了生活,现在晒秋晒出了好日子!”返乡青年小曹感慨道。他经营的民宿在今年旅游旺季几乎天天满房。

目前,婺源县已形成以篁岭为核心、辐射多乡镇的晒秋文化体验带,那一匾匾辣椒、玉米、南瓜拼合出的斑斓图案,不仅晒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更晒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蓬勃生机,成为赣鄱大地庆祝丰收节的最生动注脚。

来源:江西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