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8 日,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的查理·柯克追悼会上,特朗普在柯克遗孀埃里卡发表“以爱和宽恕面对仇恨”的演讲后,公开表示“我恨我的对手,我不愿他们过得好”。
一场悼念遇害柯克的追悼会,因为特朗普的一番话彻底变了味。
9 月 8 日,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的查理·柯克追悼会上,特朗普在柯克遗孀埃里卡发表“以爱和宽恕面对仇恨”的演讲后,公开表示“我恨我的对手,我不愿他们过得好”。
这句话一出口,立刻引发了舆论的不满,原本该哀悼的场合成了一场满是政治味的 “宣言现场”。
面对外界的质疑,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利维特在次日回应称,特朗普的言论“展现了他的真实性格”,并强调“这正是数百万美国人支持他的原因”。
特朗普说这话的时机本就敏感,柯克在保守派圈子里很有分量,他遇害后,大家都很关注。
按常理,总统在这种场合该说些安慰、呼吁团结的话,克制自己的情绪,可特朗普偏不。
而且,在1989年纽约中央公园五人案发生后,特朗普也花钱在《纽约时报》等媒体登整版广告,呼吁恢复死刑,还说 “我要让全社会都恨他们”。
后来这五个少年被法院判了无罪,可特朗普从没公开道过歉。
可见,把 “恨” 当成搞政治的 “口头禅”,是他一直以来的风格。
白宫新闻秘书9日的回应,表面上是帮特朗普辩解,说他只是 “真实”,可反而让问题更复杂。
要是把 “真实” 当成 “免罪金牌”,是不是意味着手握权力的人,就能不管规矩、不顾道德约束了?
如果这种想法成了判断政治对错的标准,那公众的看法、该守的规矩,甚至别人的悲剧,都可能被拿来当工具用。
虽然警方已经认定22岁的嫌疑人泰勒・罗宾逊是自己单独作案,可特朗普还是把账算到了整个自由派头上。
这说明特朗普嘴里的 “恨”,不只是自己情绪的发泄,更是用来拉拢支持者的手段。
把追悼会变成 “动员大会”,特朗普这种做法,更让人感到担心。
他在讲话里,不仅说要 “追查暴力背后的组织”,还没拿出任何证据,就指控一些自由派团体 “出钱支持暴力”。
故意树 “敌人”,好让支持自己的人更团结。
除此之外,还有件事也透着政治味儿。
追悼会当天,ABC脱口秀主持人吉米·金梅尔在节目中评价查理·柯克遇害案时,因使用争议性措辞引发舆论。
随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杰西卡·罗森沃塞尔公开批评金梅尔“缺乏职业操守”,ABC也宣布暂停节目。
可到了周一下午,迪士尼公司又宣布吉米会在周二回归,还没有解释具体的原因。
这样的时间线更清楚地说明,这事背后有政治力量在推动。
把一件单独的事,扩大成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对特朗普来说,已经成了搞政治的 “常规操作”。
同样在追悼会上,柯克的遗孀埃里卡说:“用恨解决不了恨,答案只有爱,永远都是爱。”
可特朗普却回了句:“抱歉,埃里卡,我没法假装原谅。”
白宫明摆着站特朗普这边,不支持柯克夫人。
这种选择也恰恰说明美国现在的政治环境,正越来越偏向 “靠情绪管事儿”。
当总统能公开说 “我恨我的对手”,还不觉得有问题时,真正的问题是该守的规矩、该有的底线,是不是还存在。
来源:晓婷医生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