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刚跃过山脊,位于天柱县渡马镇拜圣坡的天柱县智能化蛋鸡产业园早已忙碌起来,自动分拣传送线平稳运转,工人们熟练地进行分拣、装箱、搬运,一枚枚色泽鲜亮、品质优良的鸡蛋正整装待发,即将驶向千里之外的粤港澳大湾区。
清晨,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刚跃过山脊,位于天柱县渡马镇拜圣坡的天柱县智能化蛋鸡产业园早已忙碌起来,自动分拣传送线平稳运转,工人们熟练地进行分拣、装箱、搬运,一枚枚色泽鲜亮、品质优良的鸡蛋正整装待发,即将驶向千里之外的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产业园目前每天产出近100万枚鸡蛋,装箱后当天即可发往佛山及贵阳等市场。”天柱县凤玖玖种鸡繁育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杨鸿莲说。
这样的高效产出与稳定供应,绝非偶然。自2021年启动建设至今,该产业园累计投入资金2.661亿元,其中东西部协作资金达2700万元。
目前,园区蛋鸡存栏规模已达115万羽,成为全省规模领先的智能化蛋鸡养殖基地之一,2024年蛋鸡养殖营业总收入突破1.64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产业答卷。
走进产业园的监控中心,一块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鸡舍的内景与环境参数。“所有画面均为实时传输,我们建有24小时监控系统,视频信息全天候汇总至统一平台,实现养殖小区全覆盖式监控,并能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杨鸿莲补充道。
这种“看得见、管得准”的管控模式,正是产业园数智化升级的“智慧大脑”。不仅能远程统揽全局,还能精准调控每一处细节,真正实现了从“人治”到“数治”的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该园区在中央蛋线末端安装了蛋品自动装托设备和光检设备。“每小时可高效处理7.2万枚鸡蛋,不仅实现了鸡蛋的快速、精准收集与处理,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鸡分离。这从根本上降低了疫病传播风险,为蛋品的安全与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除了监控系统与中央集蛋系统,园区还建有智能预警、中央送料、中央清粪等七大数智系统,共同构建起数字化养殖园区,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标准化管控。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产业园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化学物质,并采用纯粮食喂养。
这份对品质的执着,也让天柱鸡蛋收获了诸多荣誉。2023年,“凤玖玖”富硒蛋在第四届蛋业与科技发展大会上荣获品质二等奖,并成功通过香港食安标准认证,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点帮扶项目,该产业园不仅获得资金支持,更通过高效的产销对接机制,成功将80%的鸡蛋稳定销往佛山市场,搭建起“黔蛋出山”的稳固桥梁。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天柱县智能化蛋鸡产业园在壮大自身产业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搭建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在项目建设期间累计带动就业3000人次,人均务工收入超过1万元;建成后稳定提供140个就业岗位,帮助每户年均增收3.6万元,实现从“输血”帮扶到“造血”发展的模式转变。
除了直接就业,产业园还通过“分红+带动”的模式,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2024年,项目分红资金约1459.39万元,惠及脱贫户7196户。
从天柱的深山鸡场,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市民餐桌,天柱鸡蛋的“破圈”之旅,不仅是一次跨越千里的消费帮扶,更是东西部协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 王岩弟 周荣塘
编辑 胡蕊
二审 周静
三审 罗梅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