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家庭群”泄密,差点炸飞战机?Signal群聊门曝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1 15:18 1

摘要:在这个什么都能用“群聊”解决的年代,美国的战争准备工作,也悄悄从五角大楼搬进了Signal聊天框。

在这个什么都能用“群聊”解决的年代,美国的战争准备工作,也悄悄从五角大楼搬进了Signal聊天框。

3月15日凌晨,也门上空战火即将燃起。美国F/A-18战机正在待命,目标直指红海上的胡塞武装。

然而,就在行动开始前几个小时,一份作战计划竟然悄悄出现在了一个名为“Defense | Team Huddle”的群聊里。

问题是——这个群,不是国防部的安全通讯频道,而是一个混杂了“家人+亲信+私人律师”的Signal群组。

群主,正是现任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个名为“Defense | Team Huddle”的群创建于今年1月,赫格塞斯尚未正式就任国防部长时就已经启动。

群成员有谁?

他的妻子詹妮弗(前福克斯新闻制片人)、亲哥哥菲尔、私人律师蒂姆·帕拉托雷,外加一众“亲信圈子”的人。

而就是这个群,赫格塞斯在3月15日分享了F/A-18战机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计划。

信息包括起飞时间、目标区域等内容,和他同日误发给包含《大西洋月刊》主编的另一个高级官员群组的信息几乎一模一样。

注意,这可不是“明天开个会”的行政通知,而是军事行动开始前的“实弹指令”级别内容。

Signal群聊门的第一次爆发,是上个月的《大西洋月刊》报道。

当时,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Mike Waltz)建了个名为“Houthi PC Small Group”的Signal群,方便包括赫格塞斯在内的国安高层沟通也门打击事宜。结果一不小心,沃尔兹把媒体人杰弗里·戈德堡误加进了群。

此前相关报道:群聊拉错人,绝密战争计划泄密,原来美国政府也是个草台班子

群信息曝光后,特朗普政府一边解释“没有机密内容”,一边硬撑“只是协调”。但眼看火刚熄灭,赫格塞斯自建的“家庭群”又起风波。

第二个群不再是“误加”记者,而是赫格塞斯自己“主动分享”核心作战信息。

“这已经不是操作失误,而是战略级的安全疏漏。”一位前国防部安全顾问直言不讳。

更令人瞠目的是,赫格塞斯妻子詹妮弗不仅在Signal群里活跃,近期还陪他参与过至少两场与外国军事高官的闭门会议,引发业内哗然。

“这位太太,不是国防部员工,却像影子部长一样出入会议室。”《华尔街日报》早前已对此提出质疑。

群聊中还有他的私人律师帕拉托雷,虽然他在打击前一周刚刚重返海军担任法律顾问,但无迹象表明他当时有权限获知军事打击计划。

还有赫格塞斯的亲哥哥,目前在五角大楼担任国土安全事务联络人,也不是作战决策成员。

一句话:这个群,从构成到用途,全是“谁都不该知道,却全知道了”。

特朗普政府第一时间否认“有机密内容”,称这只是“旧闻重炒”。赫格塞斯本人则更潇洒:“没有人在群里发‘作战计划’,就这。”言下之意,就是媒体炒作。

可前国防部高官指出:起飞时间、目标区域、出动机型,这在作战术语中统统属于“机密”,一旦落入敌手,可能直接影响行动成败,甚至威胁飞行员生命。

你可以不叫它“classified”,但它确实能决定一条命的存亡。

更夸张的是,赫格塞斯的幕僚团队在行动前已多次提醒他,“请不要在群里发这种内容”,结果他依旧“坚定分享”,丝毫不为所动

眼下,五角大楼代理监察长已宣布启动调查,审查赫格塞斯是否违反国防部有关通讯工具的政策,尤其是使用商业加密软件处理公务问题。

调查由参议院军委会两党领袖共同发起,连共和党内也开始“失望”:这不是政治斗争,这是职业底线的问题。

而在赫格塞斯办公室内部,信任体系也在迅速崩塌。

上周,他的三位核心顾问——卡德维尔、塞尔尼克、卡罗尔被直接开除,原因是“泄密嫌疑”,连夜被保安带离五角大楼。

这几人事后联合发声明否认一切,公开信写得义愤填膺。

有知情者透露,赫格塞斯的幕僚长乔·卡斯珀也正在考虑辞职,尽管他并未被指控,但已对目前办公室“信任崩解”的氛围感到厌倦。

皮特·赫格塞斯,这位曾在福克斯电视台担任军事评论员的退役陆军少校,如今坐上美国国防部长的位置。

他的支持者称他“有战地经验,能扛事儿”

但问题是,军人可以打仗,不代表能处理国家机密。

他的身边,是一群同样来自战场、却对华盛顿政治和流程一知半解的老兵顾问。他们也许懂如何应敌,却不熟美国政府的权力边界与责任义务。

而“家庭群”泄密事件,无疑是一次制度性灾难的集中爆发。

Signal是一款加密通讯软件,但无论多么“加密”,都无法替代一个正常、安全、规范的政府决策流程。

这次事件之所以引发舆论爆炸,并不是因为一个国防部长“用错了聊天软件”,而是因为——美国军事指挥系统的神经中枢,居然轻易地连接进了一个私人生活的朋友圈

在这个战机能被手机信息“秒杀”的时代,一条看似随意的消息,可能就是一场国际危机的开端。

参考资料:

纽约时报:https://www.nytimes.com/2025/04/20/us/politics/hegseth-yemen-attack-second-signal-chat.html

来源:留学生Dail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