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检品牌|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童心桥 阳光未检”:沟通心灵,向阳而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4:15 2

摘要: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打造“童心桥 阳光未检”品牌,认真落实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完成未检专业化队伍建设,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科学探索“双向保护”新举措,深度融入“六大保护”格局,促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全面提升,时刻践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童心桥 阳光未检”

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打造“童心桥 阳光未检”品牌,认真落实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完成未检专业化队伍建设,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科学探索“双向保护”新举措,深度融入“六大保护”格局,促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全面提升,时刻践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初心使命。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先后获得营口市青少年维权岗、营口市巾帼文明岗、营口市检察系统先进集体、营口市关工委优秀关爱团队等多项荣誉,工作成绩和经验做法被辽宁电视台、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连续专题报道;负责未检工作的检察官被评为辽宁省政法楷模、营口市人民检察系统先进个人,荣获营口市人民检察院个人三等功,入选辽宁省未检人才库。

“童心桥 阳光未检”

品牌内涵与特色

阳光为万物生长之源,桥梁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以检察之力帮助未成年人向阳而生健康成长,引领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打造“童心桥 阳光未检”品牌,全心全意为涉案未成年人带来温暖与呵护,以多种形式帮教引领他们重回正途。深刻理解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生理特征和法律地位,无论是未成年嫌疑人还是未成年被害人,他们的合法权益都应平等获得保护,受到公正对待。通过发挥“童心桥 阳光未检”品牌效能,为误入歧途的少年们带来一缕阳光,指引他们前进,实现良好的矫正效果;抚平未成年被害人心灵上的创伤,为未成年被害人搭建一座童年心灵之桥,照亮未来前行之路,帮助他们重新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惬意奔跑,恢复少年的灿烂笑容。

打造专业化未成年人

检察团队及硬件设施

组建专业化办案组

选取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员额检察官组成办案组,定期进行学习教育培训与研讨,建成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未检人才队伍;开展综合履职工作,高质效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设立三家帮教观护基地、未检专门办案区、一站式讯(询)问室、心理疏导室等

2018年陆续在爱心企业、职业中专、职业培训中心设立三家帮教观护基地;建设未检专门办案区、一站式讯(询)问室、心理疏导室等,最大限度避免在诉讼过程中多次重复询问取证,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聘请有资质的心理医生负责心理疏导,根据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特点及心理阴影程度,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内心存在的问题与疾患。

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区”

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立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区”,服务类型分为涉未法律咨询、涉未控告申诉、涉未司法救助等,为未成年人提供更为准确便捷的司法帮助。全面落实“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工作机制。

通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区”共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各类刑事案件270件371人,追捕追诉7件13人;附条件不起诉25人,其中4人被附条件不起诉后走进大学校园;不起诉11件18人;对全部涉罪不捕不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多对一跟踪社会帮教,助力走向新生;组织亲情会见百余人次,法律援助130余人次,对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200余份,上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全部落实。近年来,该地区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团伙犯罪比例逐年下降。

站好未成年人

检察工作“维权岗”

给予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全面贯彻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注重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政策贯穿执法办案始终,促进“六大保护”进一步走深走实。对未成年被害人实行“最高限度保护”,坚持“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相统一;对侵害未成年人的成年犯实行“最低限度容忍”,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综合采取法律援助、心理干预、调解和解、跟踪帮教等手段,既让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促进矛盾化解,又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根据高中学生王某故意伤害案撰写的《守护少年求学之路——王某附条件不起诉案》获评辽宁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典型案例。

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联合市司法局制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方案,健全司法救助配套机制,与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建立快捷救助一体履职机制,实现司法救助案件快立快审,为司法救助按下“快进键”。目前已经为23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司法救助金26万元,最大限度缓解未成年人家庭的生活困难,最大限度地传播司法温度。由金某冉被遗弃案形成的《跨区域救助被遗弃早产儿》经验材料,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情况专栏转发。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厅作为典型案例在第十期“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情况”专刊发布。

搭建未检工作“童心桥”

一个体系——构建社会保护体系。携手社会力量构建司法保护大格局,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公安、教育、共青团、妇联、民政、司法等部门的合作,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动合作。

一个团队——成立司法社工志愿者团队。2020年,大石桥市检察院牵头组建了营口地区唯一一支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结合社会力量组建的公益性组织——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守护明天”司法社工志愿者团队。组建以来,“守护明天”司法社工志愿者团队对涉罪未成年人、罪错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心理辅导、社会调查、亲职教育、社会帮教、专业帮教、普法教育和关护服务50余人次,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大石桥市检察院“守护明天”司法社工志愿者团队创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形式,经验做法被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列入优秀典型案例事例。2023年11月,司法社工志愿者团队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参加了为罪错青少年举办的“成人礼”活动,帮助他们重获回归社会的信心与力量。相关经验材料被省院转发。

一个办公室——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与市关工委工作有效对接,在爱国主义教育、家庭教育、法治宣讲等方面进行充分融合,发挥司法保护合力,努力以更高质量的检察履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个机制——四大检察协作联动机制。开展涉未公益诉讼工作,以办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公益诉讼案件为突破口,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坚决摒弃“就案办案”思维,研究分析案件背后的趋势成因、社会治理难题、法律法规漏洞等,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监督相应行政机关履行职责,不断开拓涉及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新领域。目前,涉未公益诉讼立案25件,包括未成年人禁入场所、入住宾馆酒店、无证驾驶、文身、药品滥用等方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前检察建议25份,均得到采纳。

多次普法——多部门联合,开展普法宣传。在大石桥地区74所学校中,院领导及全部员额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并成立阳光宣讲团深入乡村学校开展普法教育,采取法治课堂巡讲和法治宣传板巡展等形式送法进校园,持续开展面向全市中小学校的“法治进校园”活动。开展法治教育上百场,受教育学生达5万余人次,助力将法治教育及宣传融入学校日常工作中。与教育局联合,以落实“1号检察建议”为契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及新入职的教职员工报备制度,强化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清理学校周围安全隐患;利用法治进校园、遏制校园暴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预防性侵害、禁毒宣传专项活动等,以案说法开展预防教育。

寒暑假期间,与市教育局联合制作普法小课堂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每期阅读量均达到上万次,累计点击量近十万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连载报道《小朱检察官帮扶日记》,帮扶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经验作法被辽宁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组拍摄了10分钟的微电影在辽宁电视台播放。

来源:营口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