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北大才女周蓉从离婚、失业到成功逆袭,只因做对1件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21 02:11 1

摘要:与第一任丈夫冯诗人离婚,独自抚养女儿,后来与等了她18年的蔡晓光结婚。

周蓉为人活络,具有独立思想。

她从北大毕业到副教授,一路披荆斩棘,力求上游。

从小热爱读书和写作的她,读北大时就开始写出百万稿费的作品。

与第一任丈夫冯诗人离婚,独自抚养女儿,后来与等了她18年的蔡晓光结婚。

婚后,为了女儿她去法国却意外滞留了12年,为了供女儿上完大学,她身兼两份工作。

既是法国公司导游,又是业余写作者,还出了两部书。

回到国内,年过50,找工作却四处碰壁。

试想一所大学会招一个过几年就要退休的教师吗?

很多高学位新人更新迭代,显然,周蓉已没有年龄优势,何况她所学的文史哲专业也并非热门。

尽管以第二任丈夫蔡晓光当时的收入足够养得起她,但斗士性格的周蓉不折腾点什么出来不罢休。

01

蔡晓光很了解周蓉,发现她的写作禀赋,为了成全她的所爱,给出中肯的建议:

要求职,放下自尊去应聘,高才低就相对容易;

在家自由,可利用自己的文艺细胞,进行文学创作。

丈夫的提醒让周蓉茅塞顿开。

她放低姿态,从报上获取招聘信息,应聘到一所民办中学当高中老师,工资比公立中学还高。

了解到这学校学生的语文成绩不错,就是数学成绩整体上不去。

周蓉决定任职该校的数学老师,向来自信又乐于挑战的她说:

“我能让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她经常胃痛得厉害,每天带药上课,女儿的事也经常让她闹心,但一进教室,她立刻精神抖擞。

节假日大伙都在休息,她也丝毫不懈怠,抓紧时间备课。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很快周蓉讲课进入状态,获得学生们的认可。

她教学有方,使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周蓉被升职为该校副校长。

02

周蓉上班敬业尽责,利用间隙时间创作小说,退休后的她为写书还到法国搜集素材。

蔡晓光很理解、支持,并赞成她:

“可以不必当作家,但还是要继续写下去,不必大部头,写短一些。”

但是,一位毫无名气的新作者打入市场想被接纳并非易事。

最初她耗费心思写出来的稿件,先后遭到出版社的退稿。

万般无奈,周蓉向一家文化公司寻求帮助。

对方读后大加赞赏,如获至宝,出面说服了出版社。

她接受建议将小说修改缩减后,文化公司在网上连载三个月收获点赞无数。

为了提升热度,丈夫托几位好友,专门安排几篇差评,这一反一正,争议如潮。

好事者翘首以待,读书人也想一探究竟。

周蓉写的长篇小说《我们这代儿女》一经出版,电视网络报纸纷纷选摘报道,一时成为众议话题。

首印5万册一扫而光,出版社赶紧加印,才没有断货。

03

这时,文化公司的老板和出版社编辑找到了周蓉,商谈准备将她的作品参评长篇小说大奖。

对方鼓动她要学会自我炒作、自我爆料,公司有人协助。获奖了奖金还不少,可以买一辆好车,出版社还一分不要。

好的作品,经得起持久品读,不必追求浮华形式。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一部严肃小说能成为年度畅销书以后,肯定会成为常销书,年年都会有笔版税。

并且电台媒体一传播,大家都爱看爱听,报纸也连载,不获奖也有成就感,何必为了几十万元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周蓉从没想过当作家,只想静静写一部自己一心想写的小说而已。

方方面面,她决定不参与评奖。

何况,为了妻子不被牵着鼻子走,丈夫还答应她生日那天买部车送给她,夫妇两人又不是虚荣的人,不需摆谱,当时20几万的车已经很炫目了。

周蓉凭借踏实写作,写出了成绩,过上无忧自在的生活。

2013年9月,她的到账稿费有70多万,到年底已突破了百万。

写在最后:

写作是心灵的歌唱,苦难是作家的修行。

罗兰说:“写作是一条既认识自己又认清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

一个出生于老建筑工人家庭的普通女子,历经婚变、生活的艰辛,始终有着自己所爱的职业方向。

因为会读、会写,周蓉逆袭而成,收获了饱满的人生,走上灿若星河的阳光大道。

来源:心无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