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机器人分拆上市?或为收购铺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21 14:38 1

摘要:4月17日,电气与工业自动化巨头ABB宣布,决定对其机器人业务单元实施100%分拆,目标于2026年第二季度,推动该业务作为独立上市公司启动上市交易。这是该公司自2018年将电网业务出售给日本日立(Hitachi)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

4月17日,电气与工业自动化巨头ABB宣布,决定对其机器人业务单元实施100%分拆,目标于2026年第二季度,推动该业务作为独立上市公司启动上市交易。这是该公司自2018年将电网业务出售给日本日立(Hitachi)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在分拆上市之前,ABB就曾寻求机器人板块业务的整体转让事宜,但因售价太高与多个接触方最终磋商无果,因而选择分拆上市寻求机遇。有分析人士指出,该交易之所以放在2026年进行,也是方便在此之前继续磋商获取更大的谈判筹码。

▍陷入瓶颈的ABB机器人

ABB拥有140余年历史,由瑞典阿西亚公司和瑞士布朗勃法瑞公司在1988年合并而成,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11万名,其中,ABB机器人业务单元拥有约7000名员工,中国是ABB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

去年,ABB机器人实现销售收入23亿美元,约占ABB集团总收入的7%,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12.1%。但有分析师认为,由于最近几个季度作为机器人大买家的汽车行业需求疲软,ABB机器人板块一直举步维艰。按照ABB最新公布的财报,其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9.05亿美元增至11亿美元,营收仅增长1%,至79.35亿美元,呈现出一定颓势。

谈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必然绕不开以ABB、库卡、安川电机、发那科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在全球范围内ABB的机器人业务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发那科,在“机器人四大家族”中领先于日本安川电机和德国库卡。但ABB拥有当今最多种类、最全面的机器人产品、技术和服务,因此一直以来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处于领先位置。

但在2024年,全球TOP10市场已经迎来了一场“大洗牌”。根据MIR数据,在2017年,中国仅有1家厂商进入全球TOP 10,而到了2024年已有4家国产厂商跻身TOP 10行列,分别是埃斯顿、汇川、埃夫特、珞石。

其中,机器人大讲堂获悉,近年来随着国产替代加速,国产机器人质量提升,国产厂商中,埃斯顿的累计出货量甚至已经超过3万台,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ABB。在市场需求萎缩、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而ABB主要采取扩大产品矩阵、坚守利润的策略,这使其市场占有率遭到持续挤压。ABB在对外公开声明中集团首席执行官马腾也直言,此前,由于供应链紧张导致的预购行为以及随后订单模式的正常化,市场经历了异常波动。

技术路线押注错误与进展缓慢也成为ABB近年来业绩承压的核心问题。2020年以来,ABB机器人选择切入环保等新领域,但实际订单并不尽如人意,而后选择跟进UR等公司进入的协作机器人赛道,也因为全球竞争加剧,市场增长率不及预期被下调了研发优先级,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近年来的展会中已经很少能够看到ABB的协作机器人亮相。但2024年协作机器人在国内的市场增长率却真实同比增长了28.2%。

由于践行产品技术为先原则,ABB缩减了在中国区的经费,团队离职率高涨,近年来负责品宣等方向的市场部门分崩离析,长期招聘但选不到合适人选,其市场声量逐渐被国内崛起的机器人同样取代。有媒体向我们证实,2020年以来ABB就终止了媒体合作,而后市场部一直沉寂。

在技术板块,ABB看到了AI技术的潜力,投资了12.32 亿元人民币切入底层控制和数字孪生技术,其中包括2024年初,ABB收购了瑞士初创公司Sevensense,以扩大其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地位。另外还收购了研发工程公司Meshmind的大部分股份,扩大了其在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和机器视觉领域的研发能力。

但是一方面船大难掉头,布局动作并不算迅速,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超出了ABB的预期,使得AI战略在近年来没有直观带动该企业业绩增长。例如2024年6月ABB发布的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平台OmniCore,可通过更快、更精确和更自主的自动化技术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灵活性,但由于老机型在硬件上的局限,无法对客户此前的产品进行升级,更高的设备置换成本也使得国内集成商犹豫不前。ABB的做法是直接宣布 IRC5 控制器将于 2026 年 6 月逐步退出市场,仅在使用寿命期间内提供备件和服务保证设备运作。这意味着部分老机型的服务到时候也面临终止风险,部分终端客户对此一度表示不满。

不可否认OmniCore的强大,尤其在2024年能够实现人工智能、传感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系统的全面集成可谓是在工业上实现了大胆创新,但是随着高算力芯片以及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模块化和AI智能控制技术开始在2024年下半年成为大多工业机器人公司的标配,埃斯顿、埃夫特等公司快速跟进了生成式AI以及相关系统级产品的研发,这使得大部分用户调低了对于该项技术的预期。例如此前ABB推出的AI+2D视觉技术,目前国内大多厂商已经升级为3D视觉,技术的进步需要更强的市场敏锐性。

▍重组的预期

为了抬高身价,今年以来,ABB机器人动态较多。4月16日,ABB机器人发布消息称,ABB为其拣选机器人产品系列增加了两款全新AI赋能功能模块,以扩展其用于物流和电子商务供应链的机器人产品解决方案。今年2月,ABB机器人还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机器人领域CR认证体系深化合作,提升在中国本土化的运营能力,但从财报上来看这部分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ABB集团董事长傅赛表示,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将优化两家公司在客户价值创造、业务增长及人才吸引方面的潜力‌。更聚焦的治理架构与资本配置将使双方受益‌。ABB称,相关提案如获股东批准,拆分计划将通过股份分配的方式进行。ABB有限公司的股东将按其现有持股比例获得新上市公司(暂定名为“ABB机器人”)的股份,作为实物股息,这意味着外部投资者也有机会参与到ABB的投资中。

但我们注意到,ABB也提到,自2026年第一季度起,目前与ABB机器人业务同属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事业部的机械自动化业务单元,将并入过程自动化事业部。ABB称此举意在使各业务单元受益于软件和控制技术的协同效应,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但这意味着ABB机器人的部分核心资产其实将会剥离。因为机械自动化业务包括ABB的PLC、IPC、伺服运动、工业输送系统和视觉软件等高端解决方案业务。

未来等待ABB的是拆分上市,还是市场收购,仍然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