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料店排队火爆,寿司郎价格体验兼顾,肉肉大米高效率翻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4:23 2

摘要:在北京的繁忙商场里,如果哪家餐厅门口排长龙,大概率不是火锅店、更不是奶茶铺,而是一家日料店——寿司郎、滨寿司、肉肉大米,几乎已经成了“排队三巨头”。别说三小时,听说最高纪录有人排了整整十个小时只为一口寿司。这种场面,不少本土餐饮老板都看红了眼:生意难做的当下,

在北京的繁忙商场里,如果哪家餐厅门口排长龙,大概率不是火锅店、更不是奶茶铺,而是一家日料店——寿司郎、滨寿司、肉肉大米,几乎已经成了“排队三巨头”。别说三小时,听说最高纪录有人排了整整十个小时只为一口寿司。这种场面,不少本土餐饮老板都看红了眼:生意难做的当下,这三家却能在一线城市稳居人气榜首,实在是有两把刷子。

先说最火的寿司郎。去年八月刚在西单大悦城亮相,隔几天就成了全城瞩目的网红打卡地。一到饭点,队伍拐了好几个弯,连商场保安都得出来维持秩序。不是有人手欠在店门口各种吐槽排队时间长么?在社交平台上一搜,排队记录天天被刷新。别的餐厅要是不小心排个队,还得怕顾客闹情绪,而寿司郎的粉丝都是玩命等——这到底靠什么本事?

另两个主角,滨寿司和肉肉大米,也不甘示弱,抢占了更多商圈,大有“日料霸主”的气势。平常工作日中午,附近上班族排着队,午休时间没了饭还没吃上。说起来很魔幻。去年北京的餐饮业整体利润下滑,大牌餐企苦哈哈减价促销,这三家却逆势爆红,看起来“排队=挣钱”,有点不可思议。

不少人以为,这三家能火,就是因为“东西好吃”。实话说,好吃确实是基本盘,但真要说它们凭什么成了排队王者,还得看价格和体验。比如寿司郎,人均消费达到120元,滨寿司和肉肉大米分别是82元和77元。这个价位在北京商场里绝对不是“廉价”路数。路边摊的寿司五块钱一大条,这三家却敢卖八块起步单价,顾客还排得心甘情愿,是不是有点门道?

秘诀在于“贵得有理”。过往逛商场吃日料,基本都得两三百起步。普通寿司店要么价格低品质随缘,要么价格高分量小,怎么算都不划算。寿司郎和滨寿司刚好填补了人均一百出头的市场空缺。寿司郎早就研究过北京人爱什么,比如那款八元的焦糖鹅肝寿司,十元一贯的金枪鱼寿司,不贵但有逼格。滨寿司十五块的甜虾海苔包、十块的温泉蛋乌冬面,也是精致又便宜。想花钱但不想花冤枉钱,这心理被拿捏得死死的。

别觉得只是价格体面就够了,吃饭的仪式感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寿司郎和滨寿司都用上了平板点餐,各种品类点点点一目了然,完全不用吆喝服务员。后厨寿司现做现送,每桌专属轨道,盘子一转食物出现在面前,跟玩游戏似的。寿司郎还弄了抽奖系统,只要消费满六十元就能来一轮,运气好还能抽到一辆迷你寿司车,吃饭变成了打卡+抽奖二合一。典型的“吃饱又玩好”。

肉肉大米则用板前料理法,把“牛肉饼直播”搬到了餐厅里。U型吧台环绕操作台,师傅烤肉、调味一条龙,客人坐在吧台前不仅能闻肉香,还能看师傅手法。肉饼烤个半熟再上桌,顾客自己摆弄烤盘,觉得生了加烤一会、觉得熟了直接开吃。配菜酱料全是自助,米饭和汤还免费续杯。省了不少服务员,但体验分一点没掉。吃完一顿再回头看看隔壁的自助餐厅,顿时有点端茶送水的屈才感。

表面上排队火爆,实际上这三个品牌背后的运营效率才是老本。寿司郎是日本头部连锁,母公司FOOD&LIFE的财报直接亮瞎眼: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营收同比增长18.3%,运营利润涨了68.4%。靠的不仅是标准化,更是流程和管理的硬核。

寿司郎菜单看着花里胡哨,品种几十种,其实食材很有限,都是基础原料不同组合。大部分岗位雇的是兼职员工,点餐纯靠电子系统,库存和食材消耗完全实现实时记录,芯片盘啥时候进出都一清二楚。这样算下来,一片海苔绝不会浪费到后厨角落。滨寿司也有类似玩法,就是把“流水线”配上日料的精细包装。

肉肉大米拼的是高翻台率,一个百来平米的店面抢占40个座位,翻台能达到五六次,高峰期寿司郎直接飙到十到十五次。说起来乐呵,一家门店如果能做到七八个月就回本,资本老板的眉毛肯定笑翻天。投资人芝芝还专门研究过寿司郎的回本速度,最快七个月,多的也就一年出头。肉肉大米虽然回本时间略慢,却也能顶住市场波动不心虚。说白了,不靠一两波网红流量,完全能自我造血。

当然,光会抄老家模式可没用。三家日料品牌进中国后,明显做了不少本地化调整。菜品供应上适合中国人口味,点餐和桌面互动方式也顾及中国人“吃饭讲体验”。你以为搬一套日式流程就能圈钱,那还真不是。中国消费者现在越来越会算账,愿意为好产品和合理价格买单,但要是让人觉得不值——再便宜也没人排队。

现在不少餐饮都在“卷价格”、“卷服务”、“卷体验”,但这几家日料店的玩法其实很简单:找到合适的市场档位,把价格和体验匹配好,然后通过标准化和高效率把门店运营到极致。寿司郎可以光明正大卖八块的寿司,大家还是乐意掏钱,说明现在的人吃饭讲究的是“值不值”,而不是“便不便宜”。

有时候看着门口人满为患,隔壁餐厅掌柜眼巴巴等生意,可能会觉得有点刺激。但再深想一下,扎根现实、专心把每一步做好,哪里会怕没人吃?吃饭这事儿,终归是“有钱图舒服,没钱图实惠”,谁把心思用在正道上,谁就能长期活得乐呵。

所以这几年北京的日料热潮,你要说只是因为哈日风尚、网红效应或者食客跟风,那实在小瞧了大家的判断力。吃到好东西、花得合理钱、玩得开心,谁不愿意踏实排队?商场排队的队伍还长着呢,也许明天寿司郎门口再多十圈也没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皮孩战士gy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