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助洗衣店是许多布鲁克林人的日常,很多人家里没有洗衣机,于是自助洗衣店就成了街坊邻居聚会话家常的场所。但传统自助洗衣店通常不是什么太舒服的地方,工厂般的气氛、阴暗的灯光,想聊天也很难聊太久,一个人的时候还会莫名不自在,等待衣服洗好的过程除了滑手机没别的事可做。
自助洗衣店是许多布鲁克林人的日常,很多人家里没有洗衣机,于是自助洗衣店就成了街坊邻居聚会话家常的场所。但传统自助洗衣店通常不是什么太舒服的地方,工厂般的气氛、阴暗的灯光,想聊天也很难聊太久,一个人的时候还会莫名不自在,等待衣服洗好的过程除了滑手机没别的事可做。
纽约布鲁克林 Pearl Lee’s Washtub 的老板 Theo DuPree 也知道这件事,为了让自助洗衣店「更好聊」,他直接把洗衣店改成酒吧。
洗衣顺便小酌一杯、听个秀
布鲁克林「洗衣酒吧」欢迎你
Theo DuPree 是有三十年资历的护理师,周末在酒吧兼职烧烤快闪店。
退休后到欧洲旅行时,发现那边的酒吧和洗衣店常常比邻而居,获得改造布鲁克林自助洗衣店的灵感,在 2023 年 4 月开了第一间「酒吧自助洗衣店」 Pearl Lee’s Washtub,把吧台、咖啡吧、点心柜加入自助洗衣店内。
店的前半部是洗衣区、后半部则是酒吧,客人洗完衣服以后,等待衣服洗好的同时,可以到酒吧区和别人聊天小酌,这里还时不时会举办现场爵士表演、脱口秀、电影派对及烧烤快闪活动。
至于名字为什么是 Pearl Lee?都是为了纪念那位总是忙于为家人做饭、洗衣的姑姑 Aunt Pearl。
布鲁克林掀起「自助洗衣革命潮」
Theo DuPree 作为先驱,在布鲁克林掀起了自助洗衣革命潮。
而 2025 年 1 月开幕的 Launderette,就靠着气泡饮料 Poppi 和零食,吸引了不少在地客。创办人 McCaughey 和 Razin 原本一个做医疗销售,一个做投资管理,2022 年一起离职创办了一间营销公司,他们发现「洗衣店是个有需求但很缺乏创意的市场」。
「很多洗衣店都没座位、设备老旧,完全没有品牌感,也和客人没互动,」McCaughey 说。
洗衣服变潮了
年轻创业家都来参一脚
2025 年 3 月,Jean-Roch Dumas 接手一间超过 30 年的老洗衣店,保留了旧地板,彻底清洁洗衣机并新增刷卡功能,留下老店的复古韵味但同时与现代接轨,「在洗衣店喝咖啡」的独特气氛,让这里变成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热点。
事实上,Jean-Roch Dumas 对洗衣业可说是一窍不通,在会计公司当了 20 年顾问的他,因为想创业,在女友的建议下开始研究洗衣业。花了两天走访百间店并深入调查,就决定要开一家结合咖啡厅的洗衣店,Laundry & Latte,还一口气签下 18 年长约,对这个概念非常有信心。
其实,一开始也曾遭到反对
当然,把酒吧和洗衣店混在一起,也不是没有挑战。
Theo DuPree 在申请酒类执照时,遭到当地社区委员会阻止,因为担心孩童会在家长洗衣时接触到酒精。但他告诉委员:「把我的店当作一间以家庭为主,但同时有提供酒类的场所来看就好,就像保龄球馆、Chuck E. Cheese(美国连锁亲子餐厅)或 Dave & Buster’s (成人版 Chuck E. Cheese)一样。」
但委员们实际走访 Theo DuPree 的店后便打消了这类疑虑。
能好好洗衣服,也能放松
周遭居民都很喜欢
尽管有些居民担心社区会因为「高档化」(gentrification),让周遭的生活成本变高,但这些新型洗衣店不走高价路线,反而以平价酒水美食、符合市价的洗衣价格站稳脚步。
周遭住民大多很喜欢这类的洗衣店,不压缩单纯想洗衣服的人的意愿,也吸引想尝鲜或放松一下的顾客:既然得花数小时等衣服洗完,那让这段时间更有价值也没不好,甚至被在地 30 年居民形容爲是「社区的财富」。
有这样的洗衣店
一天洗三次衣服都不夸张
到自助洗衣店不再只是来洗衣服,而是顺便放松、交朋友,这也让人变得更想主动「做家事」。当地居民 Jess Rickards 说:「以前我总是拖两周才洗衣,一口气洗一堆,整个过程超痛苦。现在我反而会找借口去洗衣服,因为可以和邻居还有店员聊聊天。」
就像 McCaughey 说的「现在不只是把衣服洗干净而已,而是让整个过程融入你的生活。」,有这样的洗衣店,我想,一天洗三次衣服都不为过吧!
来源:murasaki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