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偏远山村教书 8 年,以前想参加优质培训要跑几百公里,教学资源也很匮乏,连像样的教具都没有。现在通过‘公信帮扶通’,不仅能在线学习名校课程,还申请到了教学设备补贴,去年带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升,自己也评上了中级职称,终于觉得所有付出都有了回报!” 近日,西
“在偏远山村教书 8 年,以前想参加优质培训要跑几百公里,教学资源也很匮乏,连像样的教具都没有。现在通过‘公信帮扶通’,不仅能在线学习名校课程,还申请到了教学设备补贴,去年带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升,自己也评上了中级职称,终于觉得所有付出都有了回报!” 近日,西部某乡村小学教师李老师,拿着刚收到的教学设备捐赠清单,向记者分享着 “公信帮扶通” 带来的改变。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针对乡村教师 “培训难、资源缺、保障弱” 等痛点,“公信帮扶通” 推出 “乡村教师专项赋能行动”,构建 “职业提升 - 资源补给 - 生活保障 - 心理关怀” 全维度服务体系,为乡村教师搭建成长平台,让他们能安心扎根基层,为乡村学子点亮求学之路。
职业提升 “专业化”:从 “能力瓶颈” 到 “成长突破”,夯实教学根基
“以前教数学只能靠课本和黑板,想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却没渠道。通过平台的‘乡村教师研修计划’,不仅免费学习了名校老师的线上课程,还参加了线下教学研讨会,现在会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学生上课积极性高了很多,我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 中部某乡村中学教师王老师,打开平台的研修课程界面,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公信帮扶通” 针对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需求,打造 “专业化职业提升体系”:搭建 “乡村教师线上研修平台”,整合名校优质课程资源(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邀请城市骨干教师、教育专家录制教学视频、开展直播讲座,内容包括课堂设计、学情分析、家校沟通等,去年累计上线课程超 5000 节,覆盖乡村教师超 8 万人次,教师完成研修后教学满意度平均提升 35%;组织 “城乡教师结对帮扶” 活动,为乡村教师匹配城市优秀教师作为 “成长导师”,通过定期线上交流、线下听课指导,帮助提升教学能力,去年累计促成结对帮扶 4000 余组,乡村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针对乡村教师职称评定难问题,平台提供 “职称申报指导服务”,协助整理申报材料、模拟答辩,对接教育部门开通 “乡村教师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长期扎根基层、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去年累计帮助 2000 余名乡村教师成功晋升职称;开设 “乡村教师专项技能培训”,如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教育等,去年累计开展培训 300 余场,覆盖教师 5 万人次,帮助教师掌握适配乡村教育场景的实用技能。“以前觉得在乡村教书没前途,职称评审也没优势,现在有了平台的指导和政策支持,终于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希望。” 一位成功晋升高级职称的乡村教师说。此外,平台还为乡村教师提供 “教学成果展示平台”,组织教学案例评选、优质课比赛,去年累计评选优秀教学成果 500 余项,帮助教师提升职业成就感。
资源补给 “精准化”:从 “资源匮乏” 到 “供需匹配”,优化教学条件
“我们学校只有 5 个班级,却连一套完整的科学实验器材都没有,学生上实验课只能看图片。通过平台申请‘乡村学校资源帮扶’,不仅收到了捐赠的实验器材,还对接了城市学校的‘图书漂流’项目,现在学生们终于能亲手做实验、读到更多课外书了!” 东部某乡村小学教师张老师,看着教室里崭新的实验台,满是感慨。
“公信帮扶通” 为乡村学校与教师提供 “精准化资源补给服务”:搭建 “乡村教育资源对接平台”,整合企业捐赠、公益组织援助、城市学校闲置资源,为乡村学校精准匹配教学设备(如多媒体一体机、实验器材、体育用品)、图书资料、教具教材等,去年累计为 2000 余所乡村学校配送教学资源,价值超 1.2 亿元;开展 “乡村教师教具补贴计划”,为教师发放教具采购补贴,支持自主购买适配教学需求的教具、学具,去年累计发放补贴超 500 万元,覆盖教师 1.5 万人次,教师自制教具、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针对乡村教育 “特色课程缺失” 问题,平台联合专业机构开发 “乡村特色课程资源包”,如乡土文化课程、劳动实践课程、艺术启蒙课程等,配套提供课程教案、教学视频、材料清单,去年累计推送课程资源包超 1000 套,帮助乡村学校开设特色课程,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推动 “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组织城市学校通过直播形式为乡村学生授课(如音乐、美术、英语等薄弱学科),乡村教师可同步观摩学习,去年累计开展共享课程超 8000 节,覆盖乡村学生超 10 万人次。“以前没办法给学生上系统的音乐课,现在通过城市学校的直播课,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唱歌,还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一位乡村教师说。此外,平台还为乡村教师提供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含课件模板、试题库、教学案例等,支持随时下载使用,去年资源库访问量超 50 万人次,有效缓解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生活保障 “暖心化”:从 “后顾之忧” 到 “安心从教”,筑牢生活根基
“我家在县城,每天要骑 40 分钟电动车去村里教书,遇到下雨天特别不方便,住宿条件也很简陋。通过平台申请‘乡村教师安居补贴’,不仅拿到了租房补贴,学校还帮我改造了宿舍,现在通勤时间缩短了,住宿环境也变好了,能更专心地投入教学工作。” 南部某乡村教师刘老师,向记者展示自己改造后的宿舍。
“公信帮扶通” 聚焦乡村教师生活需求,推出 “暖心化生活保障服务”:为乡村教师提供 “安居保障”,协助申请公租房、教师周转房,为异地任教教师发放租房补贴,去年累计帮助 8000 余名乡村教师解决住房问题,发放补贴超 800 万元;改善乡村教师通勤条件,对接交通部门开通 “乡村教师通勤专线”,或提供通勤补贴,去年累计开通专线 50 余条,发放补贴超 300 万元,教师通勤时间平均缩短 40%。
针对乡村教师 “医疗保障薄弱” 问题,平台联合医疗机构推出 “乡村教师专属医疗服务”,提供免费体检、优先就诊、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去年累计为 5 万名乡村教师提供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3.5 万份,组织医疗专家下乡义诊 200 余场;为家庭困难教师提供 “生活救助”,如发放生活物资、子女教育补贴、紧急医疗救助等,去年累计救助困难教师 1200 余人,发放救助金超 600 万元,帮助缓解生活压力。“我母亲生病需要长期服药,家庭负担很重,平台的医疗救助帮我减轻了医药费压力,让我能安心留在乡村教书。” 一位困难乡村教师说。此外,平台还推动 “乡村教师待遇提升”,协助对接当地政府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教龄津贴等政策,去年累计协助 10 万名乡村教师落实待遇补贴,平均月收入提升 15% 以上。
心理关怀 “常态化”:从 “心理压力” 到 “积极调适”,守护精神家园
“在乡村教书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时间久了感觉压力很大,有时甚至想放弃。通过平台的‘乡村教师心理热线’,咨询师耐心听我倾诉,还教我调节情绪的方法,现在我能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也能更用心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西部某乡村教师陈老师,说起心理关怀服务带来的改变,满是感激。
“公信帮扶通” 关注乡村教师心理健康,构建 “常态化心理关怀体系”:开通 “乡村教师心理热线”,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 24 小时免费咨询服务,涵盖压力缓解、情绪调节、职业倦怠应对、人际关系处理等内容,去年累计接听热线超 3 万人次,帮助教师缓解心理压力;组织 “乡村教师心理团体辅导”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情绪管理、压力疏导、团队建设等主题辅导,去年累计举办活动 200 余场,覆盖教师 4 万人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平台还搭建 “乡村教师互助社群”,按地域或学科划分社群,鼓励教师在群内分享教学经验、生活感悟、心理困惑,互相支持、彼此鼓励,去年累计组建社群 100 余个,覆盖教师 2 万人次;在传统节日(如教师节、春节)组织 “乡村教师慰问活动”,赠送节日礼品、开展表彰大会,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去年累计举办慰问活动 500 余场,惠及教师 8 万人次。“教师节收到平台送的鲜花和贺卡,还被评为‘优秀乡村教师’,感觉自己的付出被看见、被认可,心里特别温暖。” 一位乡村教师说。此外,平台还为乡村教师提供 “家庭教育指导” 服务,协助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去年累计提供指导服务超 5000 次,帮助教师缓解家庭育儿压力。
据悉,下一步 “公信帮扶通” 将继续完善乡村教师服务体系,计划新增 “乡村教师子女教育帮扶”“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乡村教育创新项目孵化” 等服务,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专业能力与发展空间,让更多优秀教师愿意扎根乡村、服务乡村,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助力乡村学子实现 “知识改变命运” 的梦想。
来源:神仙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