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这步棋彻底崩了!花钱雇人带娃演戏,送的月饼还藏猫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3:38 1

摘要:刚带娃吃完西贝儿童餐的宝妈李女士,翻到手机里贾国龙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的采访视频,气得差点把餐具摔了 —— 她家娃啃了半根的鳕鱼条,分明是冷冻复热的,更别提菜单上 “现炒” 的西兰花,保质期竟标着 24 个月。

刚带娃吃完西贝儿童餐的宝妈李女士,翻到手机里贾国龙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的采访视频,气得差点把餐具摔了 —— 她家娃啃了半根的鳕鱼条,分明是冷冻复热的,更别提菜单上 “现炒” 的西兰花,保质期竟标着 24 个月。

这不是个例。9 月中旬罗永浩一句 “西贝全是预制菜还卖这么贵” 的吐槽,直接把这家号称 “家庭食堂” 的连锁餐厅拽进了舆论漩涡。本以为贾国龙开放厨房能自证清白,结果全国媒体扛着摄像机冲过去,拍到的全是半成品加热、食材过期的实锤,这下彻底没法收场了。

儿童餐成 “预制菜重灾区”,后厨乱象更辣眼

西贝最拿得出手的 “儿童餐”,早就成了家长们的吐槽重灾区。有妈妈晒出孩子吃剩的鸡翅,表皮一撕全是冻痕,追问服务员才承认 “是中央厨房冻好的”。要知道这玩意儿累计卖了 1100 万份,多少家长是冲着 “干净放心” 的招牌掏的钱?

更让人膈应的细节接连被扒:温州有家西贝门店,厨师长戴着手表手镯颠勺,后厨员工没健康证就上岗,甚至有人拿炒菜的漏勺去通下水道。有网友卧底后厨拍到,用的油竟是廉价的元宝牌转基因大豆油,配文调侃 “后妈严选,宝宝吃完笑哈哈”。

最离谱的是那批保质期 24 个月的西兰花。有宝妈算过账:“我家娃才 1 岁半,这菜比我孩子年纪都大!” 可西贝客服还嘴硬 “这是预加工不是预制菜”,合着消费者花 33 块点的辣椒炒肉全是肉末,合着吃的是 “时间的味道”?

花钱雇人探店演戏,带娃挣佣金被骂 “教坏孩子”

眼见口碑崩了,西贝想的不是整改,而是搞 “舆论公关”。9 月 18 日有网友爆猛料:西贝通过第三方公司偷偷招募博主 “演戏探店”,规则写得明明白白:1 万粉丝以上就能报名,自费 200 块吃饭,发好评给 150-300 块稿费,名额足足 500 个。

有博主晒出的接单记录更扎眼:一顿饭硬点了 1185 块的菜,拿到 320 块 “稿费”,视频里夸得天花乱坠,说 “羊肉串焦香四溢”,转头就在私下吐槽 “全是冻货味儿”。更魔幻的是,有人带着孩子去拍视频,镜头里教娃说 “西贝真好吃”,被网友骂 “为了几百块教坏孩子,良心不会痛吗?”

这事之所以戳了大家的窝子,是因为西贝玩得太鸡贼。明明是付费广告,偏要装成 “真实体验”;明明后厨乱成一锅粥,偏要让博主对着镜头说 “厨房真干净”。有网友扒出,连探店视频都要 “改价报备”,12500 的播放量得改成 10000,生怕露了数据造假的马脚。

送月饼想挽人心,却撞上个 “过期疑云”

探店的招儿被骂回去,西贝又想出新花样:最近去吃饭就送印着 “感谢支持” 的月饼。可这饼刚送出去,质疑声就炸了锅 —— 有人发现月饼盒上的生产日期不对劲,蓝光一照,“2025 年 8 月” 下面隐约透着 “2024” 的旧码。

这不禁让人想起南京冠生园篡改月饼日期的旧事,网友直接开怼:“是不是去年没卖完的存货,换个包装接着送?” 更有人翻出西贝 5 月份的骚操作:给食客发 “牛身份证”,印着当天被杀牛的照片,美其名曰 “证明新鲜”,结果把一堆人恶心得吃不下饭。

一边送着可疑的月饼,一边还在搞 “征文集赞免费吃”:写西贝的优点发朋友圈,集够赞就能白嫖一顿。可评论区全是阴阳怪气:“优点就是会忽悠?”“集赞不如集实锤,我这儿有后厨漏勺通下水道的视频。”

道歉信藏着 “文字游戏”,网友只认一个理

闹到这份上,西贝终于发了道歉信,可通篇看下来全是套路:承认 “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有差异”,承诺 10 月 1 日前整改 8 道菜,却绝口不提 “预制菜” 的事儿,只说 “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贾国龙之前嘴硬的样子还在眼前:9 月 11 号他当着媒体的面说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甚至要起诉罗永浩,结果转头就被拍到半成品加热。现在又说 “预加工不是预制菜”,可国家规定写得清楚:保质期超 72 小时的预包装食品,就得标 “预制菜”。

其实大家不是跟预制菜过不去。就像有网友说的:“你要是明说这是预制菜,卖平价我能接受;可你打着‘现做’‘有机’的旗号卖高价,就是把人当傻子。” 2021 年西贝 21 块的馒头、2023 年 29 块的 3 只蒸饺,早就让消费者心里的秤歪了,现在预制菜实锤,不过是压垮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机场门店冷清到结冰,西贝还能翻身吗?

最近有网友拍了机场的西贝门店:偌大的店里没几桌客人,旁边的小馆子却坐得满满当当。有人算过账:西贝全国 370 家店,光租金和工资就是笔巨款,现在销售额下滑 10%,再这么折腾下去真要撑不住了。

说到底,餐饮行业拼的从来不是公关套路。你退掉几车预制菜,不如让厨房的锅灶冒点热气;你发三百块稿费,不如把 33 块的辣椒炒肉多放几勺肉。家长带娃吃饭图的是放心,不是听你讲 “预制和预加工的区别”;食客愿意花钱,买的是踏实,不是可疑的月饼和虚假的好评。

现在距离西贝承诺的整改 deadline 没几天了,是真能把食材保质期摆上台面,把儿童餐的鳕鱼条来源说清楚,还是接着玩文字游戏?咱们走着瞧。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三番五次。

你最近吃过西贝吗?遇到过预制菜翻车的情况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