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蚌埠龙子湖畔,垂钓的老人们正议论着昨日纪委通报。那位曾许诺要打造"皖北硅谷"的汤主任,终究没能等到退休金到账的那天。从财政局新秀到千亿蓝图掌舵人,汤春义用38年写就的仕途传奇,在2025年的春风里轰然坍塌。
清晨的蚌埠龙子湖畔,垂钓的老人们正议论着昨日纪委通报。那位曾许诺要打造"皖北硅谷"的汤主任,终究没能等到退休金到账的那天。从财政局新秀到千亿蓝图掌舵人,汤春义用38年写就的仕途传奇,在2025年的春风里轰然坍塌。
1987年的夏天格外炎热。刚踏出安徽财大校门的汤春义,攥着会计学学位证书走进蚌埠市财政局。老科长记得这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总是最早到岗,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那会儿他帮乡镇企业理账目,连差旅费都帮人家省。"三十年后的看守所里,这些细节成了最刺眼的对照。
转折发生在2010年的岗位调动。从财政局副局长转任高新区副主任的汤春义,在昊方机电的厂房里找到了新舞台。工人们至今记得那个暴雨夜,汤主任带着供电局的人蹚水勘测线路。"变电站两个月落地,比高铁项目都快。"但调查组发现,这座改写企业命运的变电站,竟成了权力寻租的起点。
国显科技入驻时的剪彩照片还在高新区展厅。2015年引进的这家显示模组巨头,确实给蚌埠带来3500个就业岗位。可审计报告显示,土地出让价比市场价低三成,配套道路建设费却超标两倍。知情人透露,某次酒局后汤春义曾感叹:"千亿目标就像滚雪球,不沾点泥巴怎么滚得动?"
2022年升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汤春义在日记里抄录了《盐铁论》名句:"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颇具讽刺的是,正是那些"简化"的审批流程,让他在离任审计中露出马脚。经侦人员在他家中搜出37张购物卡,其中20张竟贴着企业名称和金额的便签——这位老会计终究败给了自己养成的"记账习惯"。
"他在五岔镇挂职时住的瓦房,现在屋顶都塌了。"当年同僚指着荒废的老房子唏嘘。当年那个冒雪走访贫困户的汤副镇长,或许想不到三十年后会在别墅里收受金条。就像他在高新区推行的廉政教育展厅,最终成了纪委办案的反面教材。
中央巡视组进驻安徽当天,汤春义还在修改述职报告。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他特意在"廉洁自律"章节增加了帮扶企业的案例。这种精心编排的双面人生,让人想起《阅微草堂笔记》里的警示:墨吏作秀,犹抱薪救火,薪不尽则火不灭。
如今站在被告席上的汤春义,与三十年前那个熬夜对账的科员隔着时空对视。他主导修建的变电站仍在轰鸣,国显科技的生产线照常运转,只是厂房外墙上"亲清政商关系"的标语新刷了油漆。这出权力与资本的荒诞剧,恰如《淮南子》所云:"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当时间丈量出贪腐的代价,所有精心构筑的伪装都会现出原形。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