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胡塞传来消息!报复够狠,瞄准两艘美航母一顿乱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0 01:49 1

摘要:这次空袭直接引发胡塞武装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反击,双方在红海与阿拉伯海展开新一轮对抗。

胡塞武装报复够狠,瞄准两艘美航母一顿乱炸,击落美军军机

美军空袭也门荷台达省的拉斯伊萨港彻底点燃了胡塞武装的怒火。

这次空袭直接引发胡塞武装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反击,双方在红海与阿拉伯海展开新一轮对抗。

事件背后既有传统军事力量的碰撞,也折射出非对称作战的独特博弈。

拉斯伊萨港遇袭后,胡塞武装迅速展开报复行动。

该组织向红海海域的"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发射多枚导弹。

同时针对阿拉伯海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发动袭击。

两艘航母分别位于也门西南方向和东北方向,形成钳形防御态势。

胡塞武装的导弹最终未能击中目标,但暴露了美军在中东地区面临的持续安全压力。

攻击失败的核心原因在于目标追踪能力不足。

美军航母战斗群始终保持高速机动状态,平均航速超过30节。

胡塞武装缺乏实时卫星侦察和电子监测手段,难以准确定位移动中的海上目标。

公开资料显示,美军在红海部署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伯克"级驱逐舰均配备"宙斯盾"防御系统,这些舰艇在导弹来袭时成功实施拦截。

胡塞武装采取了颇具针对性的消耗战术。

该组织使用成本仅2000美元的自杀式无人机实施袭扰,迫使美军动用单价百万美元的"标准-2"或"标准-6"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这种战术已在也门战场检验多年,2021年沙特空军的F-15战机被击落事件就源于类似消耗策略。

军事专家评估,持续的低成本消耗可能削弱美军在中东的长期部署效益。

战事中出现值得注意的技术对抗案例。

胡塞武装在也门首都萨那附近使用改装防空系统,成功击落美军MQ-9"死神"无人机。

该组织对苏制SA-6防空导弹进行技术改进,加装电视制导和红外追踪模块,形成应对现代无人机的特殊防御手段。

这种战法创新延续了该武装力量"旧装备新用"的作战传统,2015年至今已累计击落数十架联军飞机。

美军在此轮对抗中展现出体系化防御优势。

航母战斗群的雷达预警系统能在400公里外发现来袭目标,舰载电子战设备可对导弹实施软杀伤。

部署在阿拉伯半岛的陆基预警雷达与海基系统形成互补,构建起多层防空网络。

不过,持续的高强度防御对后勤保障形成考验,单艘驱逐舰仅能携带90-100枚防空导弹,面对饱和攻击时存在弹药耗尽风险。

胡塞武装的作战能力呈现明显双面性。

该组织在战术创新和装备改造方面表现突出,能够将上世纪70年代的防空系统改造为反无人机武器。

但在战略层面仍受制于技术短板,缺乏持续电子对抗能力和远程精确打击手段。

其使用的弹道导弹最大射程约1600公里,末端制导精度误差超过1公里,难以威胁海上移动目标。

地区安全格局因此次冲突出现微妙变化。

美军双航母部署凸显对曼德海峡控制权的重视,该海峡每日通行的400万桶石油占全球海运量10%。

胡塞武装展示的红海封锁能力引发国际能源市场关注,布伦特原油价格在事件后出现短期波动。

周边国家加强海上警戒,沙特海军在吉达港外海实施实弹演习,埃及则向苏伊士运河增派巡逻舰艇。

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存在面临新的评估。

国防部官员透露正在研究"浮动基地"替代方案,考虑使用两栖攻击舰搭配F-35B战机执行任务。

这种部署模式日均成本约700万美元,相比航母战斗群更具成本效益。

但军事专家指出,两栖舰队的防空能力和持续作战效能仍无法完全替代核动力航母。

胡塞武装的战场表现引发非国家武装力量研究热潮。

多国军事院校将其列为非对称作战典型案例,重点关注该组织如何整合传统游击战术与现代技术。

其创造的"预警雷达+改装导弹+无人机蜂群"组合战术,为缺乏先进武器的武装团体提供了对抗思路。

未来冲突或将更多呈现这种"高端与低端并存"的混合形态。

拉斯伊萨港的硝烟暂未散尽,红海波涛中的博弈仍在继续。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传播正面信息,没有低俗或不良引导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内容!如有不准确信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作出更正。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