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高原烟花秀引热议现场感言曝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2:44 1

摘要:第一遍,眼睛被蔡国强的橙色始祖鸟外套晃得像雪地里的信号灯——亮到让人怀疑是不是自带防狼功能。

那段视频,我原本是随手点开的。

第一遍,眼睛被蔡国强的橙色始祖鸟外套晃得像雪地里的信号灯——亮到让人怀疑是不是自带防狼功能。

第二遍,看的是他脸上那种“马上要放大招”的神情;第三遍,就只盯着一句话:“全力支持我们在这大闹天宫。”

有那么一瞬间,我脑子里真的出现了烟花炸开、火星乱飞的画面,美是美,可总觉得有人眉毛会被烫掉。

事情如果从现场倒着讲,味道更足。

9月19日晚上,那片海拔4500米的山体冷得能把牙齿冻成乐器,人却不少,都等着看52秒的奇观:1050盆烟花,从山脚一路爬到溪边,再攀上山顶,名字一个比一个热闹——“升龙”“彩虹”“游龙戏水”,听起来像下一幕孙悟空就要掏出金箍棒。

不过,这不是《西游记》剧组,而是真实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一次燃放秀。

我去过类似高度的地方做采访,那种安静很奇妙,你蹲下来十分钟,就能看到鼠兔探头、大翅膀慢悠悠划过天空,还有昆虫嗡鸣混进风声里。

这些生命习惯稳定,有时候羊群换个方向走都会引起骚动。

而把数百发烟花搬过去,相当于突然把KTV音响塞进图书馆——你以为自己是在制造氛围,他们可能觉得这是末日来临。

网络上的反应不用想也知道,一半拍桌叫好,说艺术与自然完美结合;另一半皱眉质疑,把脆弱生态系统当舞台布景不太厚道。

环保组织甚至直接甩出数据,高原草甸土壤浅薄易扰动,小型哺乳动物和猛禽正忙着储备冬季食物,一场持续几十秒的大规模燃放,对它们来说就是一次生存考验。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是他们用专业分析告诉你的冷事实。

很多人为这事辩护,说没涉及保护区,不踩法律红线。

但法律许可跟生态无害之间隔着条看不见的线。

从最近水体只有30米,到冰川仅6公里,这片草甸就是动物常活动区域。

在这种环境下,每一次巨响都可能逼走正在孵蛋的小鸟,让鼠兔逃向贫瘠地带。

有些影响肉眼看不到,但它们是真的存在,而且不会自动消失。

品牌方当然清楚怎么造势。

户外品牌始祖鸟找国际知名艺术家合作,在极端环境制造视觉盛宴,本质是在塑造自己的形象:“敢挑战”“拥抱自然”。

营销确实聪明,比传统广告好传播多了。

但聪明也有代价——越追求独特体验,越容易踩到不可逆转的边界,比如当地生态平衡,比如公众对尊重自然底线的要求。

我忍不住想到体育圈类似操作,当年某位网球冠军骑马穿越湿地拍公益宣传照,看似浪漫,其实后来被环保部门批评扰乱候鸟栖息。

一旦形成潮流,会不会以后更多团队跑去极端环境搞“大制作”?

届时影响将成倍增加,到那时补救成本怕是不止几个声明那么简单。

创作者面对宏大的自然,总会产生一种征服欲或融合欲,他想用作品占据那个空间,让表达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这股冲动并非邪恶,只是少一点自制,很容易滑向对环境的不顾及。

从战术角度分析,这次选址、高度控制、燃放方式显然经过设计,但目标明显偏向视觉效果最大化,而非干扰最小化。

这让我联想到体育赛场上一些教练宁愿冒伤病风险,也要派主力拼漂亮数据,因为漂亮的数据能写进新闻标题,而防守细节没人关心。

不过比赛输了还能总结,自然失衡却很难翻盘。

视频最后,蔡国强笑着说期待未来再次相聚世界屋脊,镜头扫过旁边鼓掌的人群。

他们是真的开心,可屏幕之外还有另一群居民——那些沉默、不擅长鼓掌的小兽、小鸟、小虫。

如果真希望未来还能相见,现在最好学学怎么轻一点走路,不必总想着炸亮整个夜空,否则下一次见面,也许只剩寂寞冷风陪伴,我们吹哨子喊加油,却发现台下早已空无一物。

你说,要不要赌这个局?

来源:嗨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