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蛋的八种做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2:00 1

摘要:以卵击石,早就有这种俗语,可见得蛋是那么脆弱的,也代表了我们这群人民。最低微,价钱最贱的蛋,是那么千变万化,我口口声声大喊:"蛋,万岁!"

不想骂人,只是谈吃;八蛋,八种蛋的做法也。

最基本的有:一、煎;二、煮;三、炒;四、蒸;五、烧;六、焓;七、焗。第八,就是混蛋了。唉,又像在骂人。

以卵击石,早就有这种俗语,可见得蛋是那么脆弱的,也代表了我们这群人民。最低微,价钱最贱的蛋,是那么千变万化,我口口声声大喊:"蛋,万岁!"

没有一种食材那么容易做,那么亲民。就算有些女人是笨蛋一个,永不下厨,也会把蛋做好。

慢点,这句话说得太早,我见过一个,油没热,就打蛋下去煎。当然,做出来的蛋白死硬,毫无香味,咽不入喉。

就算一个最普通的煎蛋,也要等油生烟,才能下蛋的。用滚油和不热的油,再用植物油和动物油比较一下,你就知道分别。

不要被那些自以为专家的家庭主妇吓倒,也别听庸医乱讲。一个普通大小的蛋,只含七十八卡路里,吃不死人的。一杯星巴克冰咖啡,已有五百六十一卡路里。

除非你是个白痴,天天吃,餐餐吃,那才有毛病。其实什么东西都一样,过量了,像整天吃生菜的女人,也会变成兔子。

偶尔八八蛋,乐趣无穷。我自己下厨,也会做多种变化的蛋,但是一个人的知识有限,有什么好过向诸位大厨学习呢?

凡遇到高手,必向他们说:"你替我做一个蛋吧!

通常要求对方的,都是一些复杂的菜式,一经我那么问,大厨们都抓着头皮,想不出来。当今被公认为厨界元老的保罗·包古斯也差点被我考倒,但他终于露出一手:原来是最简单的蛋,用最简单的方法去炮制。

先要认识食材,蛋类之中,可以吃的,包括了鸡蛋、鸭蛋、鹅蛋、鸽子蛋、鹌鹑蛋、野鸡蛋、海鸥蛋、鸸鹋蛋和最大的鸵鸟蛋。

当然,龟蛋也在其中,那是名副其实的王八蛋了。

煎蛋没什么大道理,切记看到油生烟,打蛋进平底锅煎就是。

最重要的是要有耐性,慢慢煎。火要小,一大了就焦。炭火当然比煤气炉来得好。先看到的是蛋白四周开始发出泡泡,也不必去翻动,让它继续煎下去。

到了某种程度,就可以取出上碟。至于什么程度,那你就要试了,一次不行,来两次、三次,直到你掌握住自己喜欢的生熟为止。我常强调,烹饪并非高科技,经验可以让你成功。

喜欢吃荷包蛋的话,等蛋白发泡后将左边翻到右边,或者从上至下,下到上,都行。

蛋黄的熟度凭个人喜好,有的半生,有的全熟。到外国吃自助早餐时,有专人为你煎蛋。要是你要熟一点的蛋黄,可两面煎。有句英文术语,叫"太阳向上"( Sunny side up )。此话也有毛病,要是像太阳的话,那不应该两面煎,我一向是吩咐:"蛋黄煎硬"( Egg yolk very hard )。

我煎蛋时不吃蛋黄,是因为小时的阴影。那年英国飞机轰炸日据新加坡,我刚好生日,母亲为我煮了一个蛋,吃了蛋白要吃蛋黄时,听到警报,拉着我进防空洞,我不舍得丢那粒蛋黄,一口吞下,差点哽死。

另一个原因,是当今的蛋多以激素催生,又不知有无细菌,不像小时可以打开一个小洞生噬。从此看到生蛋怕怕,煎熟了也只吃蛋白,不过打匀后炒起来,我也可以接受蛋黄的。

煎蛋全靠工夫,愈花长时间去煎愈好吃,你可以先试新加坡的煎蛋,没有吉隆坡好吃,吉隆坡又没有曼谷那么美味,这就证明了现代人不肯花时间,只有在生活节奏慢的地方,才能做出美好的煎蛋。

美国的快餐文化影响下,当今的快餐厅厨房里,煎板上摆着十几二十个铁环,各打个蛋进去,就那么炮制出来。我一看到这种圆扁蛋,即倒胃。这也是我从来不走进麦当劳的原因。

最容易不过,水一滚,放鸡蛋进去,煮至熟,就是煮蛋了。

问题在每一个人对吃蛋的生熟度的偏好不同,怎么煮才算标准呢?通常有半生熟蛋、全熟蛋和外硬内软蛋之分。

半生熟蛋:用一个大锅,放三分之二的水。水一滚,要精确的话,煮足一分钟。如果你想蛋白硬一点,那么多三十秒,即熄火,一共是九十秒。

这时即从锅中取出,不然蛋会继续熟,愈来愈硬。把鸡蛋放在蛋盅里,用一把利刀,在四分之一处割开壳,就可以用茶匙挖来吃。

外硬内软蛋:煮法和半生熟蛋一样,不过要煮足三分钟,记得水一滚就要转小火。

蛋熟后用汤匙舀起,放进一锅冷水之中,至少要浸足十分钟,如果是天气太热的话可加一点冰块进去。

剥开的功夫很重要,不然粘住壳,不仅浪费还影响美观。过程是这样的:先用茶匙在圆的那一端敲碎壳,那里有一个气袋,较易打开。

一面剥一面冲水,那层膜就会被水分隔离,你会发现这么一来,蛋的形状是完美的。

全熟蛋:做法与外硬内软蛋相同,不过要煮足六分钟。

煮猪肉时,最好是和全熟蛋一块红烧,卤肉时也同样炮制。全熟蛋的名菜,有茶叶蛋。

做法是这样的:蛋煮了六分钟后全熟,用汤匙在蛋壳上轻轻地敲,千万别打得太碎,只要有裂痕即停,切记裂痕要在蛋上布置得均匀。

放茶叶,铁观音和普洱。前者取其香,后者取其色。再加八角、桂皮、甘草、酱油、胡椒粒去煮,当然得添酒,一般的烈酒比绍兴酒更好,但不能用药性太强的,像五加皮之类。成龙的父亲教我,倒三分之一瓶白兰地进去,效果最佳,煮个二十分钟,浸过夜,翌日加热,即能做出完美的茶叶蛋。

我在非洲做过一个,吃过的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颗鸵鸟茶叶蛋。

我的炒蛋自小从奶妈处学到,做法是这样的:取两个蛋,先打一个。记得用另一个碗,打第二个蛋时,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蛋白和蛋黄混淆不清,即弃,不然会浪费第一个蛋的。

猛火,加猪油入锅,若你要用植物油,随你,不那么美味罢了。

油热之前,把蛋打匀,加胡椒。不同时做这个步骤的话,一炒就来不及。

油生烟,即刻把蛋浆倒进去,随手即洒几滴鱼露。蛋味很寡,有了鱼露即起复杂的味觉。若嫌鱼露腥,那么用盐,但盐要在打匀鸡蛋时下,否则太过花时间,鸡蛋会过熟。味精无用。

这时"沙"的一声,不必等熄火,要即刻把锅拿开,用木匙或锅铲搅动蛋液,在鸡蛋不完全硬化之前已倒入碟中。

你如果喜欢硬一点,就再翻兜几下。鸡蛋是在半生不熟的情形下最滑,在猛火之下迅速炒好,也是最能把蛋的甜味引出的办法。

这么一来,你就可以吃到一碟完美的炒蛋了。

炒蛋

炒蛋,洋人叫"手忙脚乱蛋"( Scrambled egg ),意思也是要你快点炒好,慢条斯理的,就做不出好的炒蛋来。

他们也不相信植物油会炒得好蛋,用的是牛油,除了用牛油,还会加忌廉(粤语对奶油Cream 的音译)或鲜奶去炒,虽然他们认为会更香,但一加其他东西,炒的速度就慢了,蛋的味道发挥不出来,也是弊病。

洋人做得最好的是一道简单的菜谱,黑松露菌炒蛋,炒了蛋之后削几片黑松露菌进去,是个极美妙的配合。

我在碧丽歌乡下也吃过一道,黑松露菌不削成薄片,而是只切成小方块和蛋混来炒,更有香味和咬头。

当黑松露菌不是季节的时候,买瓶用它浸的橄榄油好了。只有此油,可以和猪油或牛油匹敌,这种油可以在高级食材店买到,你试试看吧,炒出来的蛋不同凡响。

所有蛋的做法,最难掌握的还是蒸蛋。

有人说:"蒸蛋的黄金比例是一份蛋,两份水。"

又有人说:"不,不,水和蛋是一比一。"

总之,要你自己试验,像小时候听老师训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一点须切记:用来混蛋的水,绝对不可以用生水,即未煮过的水。也有些大厨传出秘籍,说蒸蛋,要用粥水;粥水,也不过是煮过的水。

生水中有很多氧气,即使蛋和水的比例正确,蒸后蛋的表面也有一粒粒的水泡,并不平滑,影响美观。

至于要蒸多久,全看你的炉火有多猛。

我喜欢吃的蒸蛋是最简单的,加盐或鱼露去蒸,其他食材什么都不加。洋人也有异曲同工的做法:只加糖,变成甜品。

复杂一点,蛋浆中可加猪肉碎,我喜欢在肉碎中剁一些田鸡肉,这么一来,更甜。进一步说:把蛋壳顶敲一小洞,倒蛋。将蛋浆和肉碎及田鸡肉倒回空蛋壳中,再蒸。

完成后,用茶匙舀来吃也行,像恰熟蛋一样切半来吃也行。烹调是一门天马行空的技艺,全凭我们的幻想力去创造。

广东人的金银蛋,用新鲜鸡蛋和咸鸭蛋来蒸。三色蛋,则加了一味皮蛋。

日本人也爱吃蒸蛋,他们做得最好的是"茶碗蒸",那是把鱼饼、银杏、鸡肉、虾,加上木鱼熬出来的汤,放进一个茶杯中蒸,其中加了"三叶"这种野菜,味道极为古怪,初尝者多会吐出来。

茶碗蒸

洋人不大懂"蒸"这个字,他们很少用特别做来蒸东西的厨具,只是放进焗炉中,算是半蒸半焗吧。

其中有一道菜也很像日本的茶碗蒸,那是用焗杯( cocotte mould ),把带壳的虾和续随子( capers )-﹣一种用盐腌制的刺山果花蕾,加牛油、胡椒,放入焗炉中蒸出来,续随子已够咸,不必加盐了。

烧,是最原始的烹调法,发挥得最佳的是日本人,《源氏物语》中,源氏和平家打仗,后者败后逃亡,在山中进食,只有用烧,故称"落人烧",战败者的烹调,烧蛋多数焓熟后再烧。

有时还是用锅,只是不加油。日本人的烧蛋,用一个特别的厨具,像一个扁平的长方形饼铁盒。

把蛋打匀,蛋浆放进扁平锅,分量不能太多,经热后,就会烧出一层很薄的蛋片来,轻轻地由下卷上,卷成一长卷,再在空处又加蛋浆,再卷。把它包在第一卷上,依照这种方法,一卷又一卷,最后成为烧蛋卷。

直切开来,有美丽的图案。(玉子。)

如果不卷,一层叠一层,那就是千层蛋饼了。

烧蛋做得最好的寿司店师傅,他们会一层蛋,一层切得极薄的海鳗鱼,叠了起来,看不见鱼片,但吃出鱼味。

又有些寿司店是用鲜虾代替海鳗,让客人以为是海鳗,又不像海鳗。

嘴刁的客人一走进寿司店,第一件事就是点蛋卷,如果吃得过,那么表示这家人有水平。味道一差,就走人,不再吃下去。

但是如果你也依样画葫芦,遇到脾气不好的师傅,知道你要来考他,也不作声,但最后买单时,会算你双倍的价钱。

淡水河鳗的鳗鱼店中,也一定卖鸡蛋卷,他们用来夹在蛋与蛋之间的那层河鳗是很厚的,让客人吃一个过瘾。

烧鸟店里除了烧鸡肉串之外,也卖烧鹌鹑蛋,一串五粒,只是用椒盐去烧,也有浸了甜浆烧得略焦的,较为美味。

洋人的烧蛋,多是做成甜品,打蛋浆进一个杯中,隔水炖熟,最后撒上白糖,再用喷火器把表面烧焦,就是焦蛋了。

中国人不用烧,最多是烟熏,把蛋恰得外硬内软,再烟熏,这种蛋上海人做得最好。

恰蛋倒是洋人的拿手好戏,我们较少用这个烹调法。

第一个原则,就是恰蛋的滚水不可加盐,否则,蛋白就会出现一个个的小洞来,影响美观。

最基本的恰蛋,做法是这样的:

用个锅子,加白醋,待水滚。看到水冒大粒的泡,中国人叫为"蟹眼"的,就可把蛋慢慢地倒入滚水中,每颗蛋焓一分半钟。其他菜的时间不必掌握得那么精确,但是恰蛋最好守着九十秒的原则,在超级市场的食物部可买到一个便宜的中国制电子秒表,很管用。

恰蛋一般是现恰现吃,如果要做一个数百人吃的早餐的话,也可以事先恰好,放进雪柜,可藏两天。吃时重新加热,在滚水中浸个三十秒即可。

要是还不能确定恰蛋熟不熟,那么以一根汤匙捞起,用手指轻压蛋的表面,熟了有弹性,不熟会被你压破蛋黄。

蛋一恰好,即刻上桌,但样子不会好看,可以把蛋放进冷水中,用刀子把不规则的蛋白削掉,成为完美的圆形。这时,恰蛋完成。

最多洋人,尤其英国人吃的恰蛋"宾尼狄蛋"( Egg benedict ),做法如下:

把英国圆面包( English muffins )切片,烤个一两分钟。

用牛油炒菠菜,加盐和胡椒,熟后取出置于面包旁,以剩下的牛油煎一片牛舌头,放在面包上。

把蛋从滚水中捞起,甩掉水分,放在牛舌上。

倒大量的荷兰酱( Hollandaise sauce ,可在超市买到)在蛋上,再撒细葱段,即成。

如果不喜欢吃牛舌的话,可以用火腿片代替,但这又不正宗了。

恰蛋

恰蛋还可以放在汤上上桌,也有人放在烤洋葱上或薯仔蓉上,更有人加在各种青菜的沙拉上。另一道出名的吃法叫佛罗伦萨水波蛋( Eggs Florentine ),是以大量的菠菜为主角。

普通的奄姆烈(煎蛋卷)属于煎蛋类,如果做西班牙的又圆又大的西班牙烘蛋饼( tortilla ),那就要焗了。

用一个中型、直径二十厘米的平底锅,加橄榄油,放薯仔角进去炒熟,加洋葱,再炒。另外把西班牙香肠切片,和大蒜及西洋芫荽一起爆香,最后用锅铲把薯仔角压成蓉。

这时就可以打蛋进去了,通常那个中型的平底锅要用六个蛋,如果你想厚一点那就用八个蛋好了。

撒盐和胡椒,把蛋和其他食材慢慢翻兜,像在煎奄姆烈一样。炒至蛋浆全熟时,把一个比锅子更大的碟子盖上,翻转锅子,让蛋饼置于碟中,再放进锅,两面煎之,煎到表面略焦,就完成。

一般在店里吃到的蛋饼,都用很少蛋来煎大量的薯仔,香肠又下得吝啬,吃得很不是味道。但西班牙人说那样才正宗,自己做时随你加料,加至心满意足为止。

意大利人做的蛋饼没西班牙人那么厚,叫意式烘蛋派( frittata )。不同的是加了大量的西红柿和香草。把西红柿和薯仔从洋人的食谱拿走的话,菜就烧不成了。

一谈到混蛋,做法可多,其实任何食材都可以混入蛋中炮制。洋人多数拿来当甜品,像他们的舒芙蕾( souffle )要混入很多芝士,可丽饼( crepes )混面粉和糖,华夫饼( waffle )也要加面粉,更有其他甜面包类,都缺少不了蛋。

别忘记冰激凌也是混了鸡蛋做出来,还有数不清的鸡蛋酱呢。

这几天谈的蛋做法,只举一两个例子,如果要算全世界的蛋谱,大概至少有一万种以上吧。家庭做法很容易找到资料,等有空时,我再把大厨做鸡蛋的心得一一细述。

至今,我还是不断地寻求,遇到喜欢烧菜的人就问他们怎么做自己最爱吃的蛋。很奇怪地,每次都有意外的惊喜,如果各位有何建议,独特一点的话,请提供,编成一本蛋书,书名就叫《蛋蛋如也》吧!

来源:齊魯青未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