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fa成“恐怖组织”?特朗普借谋杀推进计划,美国社会分裂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1:04 3

摘要:2025年9月22号,美国总统特朗普干了件挺受关注的事,签了份行政命令,直接把“反法西斯”运动也就是Antifa,定为“恐怖组织”。

2025年9月22号,美国总统特朗普干了件挺受关注的事,签了份行政命令,直接把“反法西斯”运动也就是Antifa,定为“恐怖组织”。

这事不是突然发生的,前阵子有个叫查理·柯克的保守派人物遇刺,跟这个命令的出台关系不小。

先说柯克遇刺那事儿。

柯克不是普通人,他是保守派里挺活跃的人物,跟特朗普走得还近。

9月10号那天,他去犹他州一所大学做演讲,结果就在演讲的时候出了事,被人刺杀了。

现在警方已经指控了一个22岁的技术学院学生,说他是凶手。

不过说实话,目前警方还没查明白这人的作案动机,也没发现他跟什么团伙有勾结。

本来想只看这个遇刺事件本身,但后来发现特朗普政府明显是借这事做文章。

柯克刚遇刺,特朗普就公开说要对左翼团体采取行动。

再结合后来的命令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特朗普政府其实早有针对左翼团体的计划,柯克遇刺刚好成了推进计划的“由头”。

毕竟之前就有消息说,特朗普团队觉得左翼团体对保守派的观点有敌意,一直想找机会管一管。

搞清楚了前因,再说说被定为恐怖组织的Antifa。

专门追踪极端分子的反诽谤联盟(ADL)给过定义,说Antifa就是“反法西斯”的缩写,它不是一个有统一领导的组织,而是由松散的团体、网络和个人组成的。

本来想觉得既然被定性成恐怖组织,那肯定全是搞暴力的,但后来看Antifa自己官网的说法,才发现也不是这么回事,他们说确实有自称跟Antifa有关的人,在集会的时候搞过暴力或者破坏,但这不是常态。

说实话,这种松散的组织,想完全控制所有人的行为,确实不太现实。

特朗普签的这个命令,字数不多就370个字,但里面的权力可不小。

命令里明确让所有相关的行政部门和机构,都去核查、阻止还有瓦解Antifa的非法行动,连资助Antifa的人也得查。

白宫还说,跟Antifa有关的人,会跟其他组织协调,传播、煽动政治暴力,还压制合法的政治言论。

现在联邦执法人员已经动起来了,正在核查那些和仇恨团体、意识形态运动沾边的暴力行为,还有有组织犯罪的事。

但这里面有个大问题,美国以前从没给国内团体定过恐怖组织。

为啥呢?很大程度是因为宪法保护公民权利,比如第一修正案里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第四修正案里禁止不合理搜查和扣押。

这次特朗普这命令,说白了就是想扩大政府的调查和监视权力。

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司法部官员就说了,这命令一出来,政府就能更密切地盯着美国公民的财务和行动,还能查Antifa相关的松散团体、非营利组织有没有外国联系。

老实讲,这事儿的法律争议太大了。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肯定不会同意,按照他们一贯的立场,肯定会说把国内运动定为恐怖组织,很容易滥用反恐权力压制异见,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

你想啊,Antifa本来就是松散的,万一查的时候把其他左翼团体,比如搞劳工维权的、推动种族平等的也捎上了,这不就成了“关联定罪”吗?之前2024年就有过类似的事,一个左翼环保集会因为有Antifa成员参加,事后就被联邦调查局问询,现在这命令一出来,这种情况怕是会更多。

而且对比一下美国给外国恐怖组织定性的流程,就更能看出问题。

以前定外国恐怖组织,得国务院和司法部一起评估,走正规程序。

但这次特朗普直接下行政命令,连基本的评估流程都省了,难怪有人说这是“行政越权”。

如此看来,这命令能不能经得起法律考验,还真不好说。

这命令对美国社会的冲击也不小。

左翼和保守派本来就对立,现在更僵了。

保守派觉得这是在维护社会秩序,打击政治暴力;左翼却觉得这是政治打压,不让人说不同的话。

说实话,2024年中期选举的时候,左右翼的对立就挺明显,现在这命令一出来,怕是要更激化矛盾。

比如有的州已经出现保守派抗议Antifa,左翼又抗议这个命令,两边对着干,美国社会这不就更分裂了吗?

更关键的是,这事儿可能会改了美国“反恐”的定义。

以前美国反恐主要针对境外的极端组织,比如基地组织,现在把国内的左翼运动定为恐怖组织,就把“反恐”和“管意识形态”混在一起了。

布鲁金斯学会有份报告就说,这样搞可能让反恐工具变成政治工具,这话我觉得挺有道理。

万一以后换了政府,再用这招对付其他异见团体,那美国一直说的“公民社会多元性”不就没了?想想以前麦卡锡主义的时候,到处查共产党,现在这事跟那时候有点像,确实挺让人警惕的。

说到底,柯克遇刺只是特朗普签这个命令的直接导火索,本质上还是特朗普政府想借反恐的名义,推进对左翼团体的治理。

这命令不仅扩大了政府的权力,还碰了宪法的红线,更让本就分裂的美国社会雪上加霜。

接下来,民权组织可能会告政府,国会也可能要召开听证会。

但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有一点得明确,不能为了打击所谓的“暴力”,就把公民的合法权利给丢了。

毕竟美国一直标榜自己讲自由,要是连结社、言论自由都保不住,那可就有点打自己脸了。

来源:琴溪之娱

相关推荐